十年寒窗苦读,最后只能去街道办盖章?


玩个橙光游戏吧!

你是一位牛津本硕连读四年的化学系高材生,你前途大好意气风发。在毕业之际,高瞻远瞩的你看到了英国整体经济下坡,也预见了中国未来发展的不可限量。于是眉头一蹙,下定了决心,你决定:

A、留在英国挽救英国经济

B、回到国内出任CEO走上人生巅峰

C、继续深造日后再烦恼

D、不如去国内基层岗位试一试?

看似最不可能的D选项,近年来却成了越来越多高材生们的选择。985、211以及海外名校的高材生们,纷纷“放下身段”,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基层岗位上。

“十年寒窗苦读,最后只能去窗口盖章吗?”网友们的调侃,也正是我们想要知道的。为此我们也采访了一些高学历“下乡”的同学们,看看他们的想法与感受。



十年寒窗苦读,最后只能去街道办盖章?_第1张图片


上述的牛津高材生J同学(没错他是真实存在的),在毕业面临就业抉择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回国,但缺少清晰职业规划的他,彼时没有明确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工作,于是选择了一个相对有用武之地的职位——在常州一家公司做外贸专员,一做就是三年。

今年,在机缘巧合之下,他看到了无锡市的人才选调计划,“觉得是一个比较好的机会,能去到更好的平台,给自己更多发挥的空间”。

选调的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J同学表示,“一千多个人报名,录取比例大概十比一。”在激烈的竞争之后,J同学通过选调考试,成功上岸一家市属国有企业,目前已经入职快两个月了。

我们采访的另一位G同学的经历也有些相似之处。

G同学毕业于浙江大学,在毕业的最后一年,她选择了考基层公务员。

“是真正的基层公务员。我的岗位需要驻村,每周差不多有一到两天的时间要去村里待着,剩下的时候在乡镇上处理一些办公室的工作。我刚入职的时候,基本都是跟着同事们在村子里摸排情况,哪里有河啊哪里住人啊,了解这些东西。”

那么问题来了——本该在城市CBD写字楼里的高学历的人才们,为什么都“下乡”了?


十年寒窗苦读,最后只能去街道办盖章?_第2张图片

一个原因是,北上广不再是金字塔顶端的高材生们的唯一选项了。

牛津毕业的J同学表示,“我是无锡人,中学的时候在上海读过几年书。”谈及自己生活过的这两座城市,J同学显然更偏向前者,“我个人更喜欢无锡这种比较平静的城市,生活比较和谐。其实大城市,中型城市,小城市,我都待过,无锡是我最喜欢的,就像喜欢一个人一样,说不出原因,更多的是一种感觉吧。”

“因为想回老家,但老家的公务员就只放出那么几个岗位,我没什么选择的余地。”浙大G同学的理由更加简单粗暴,“如果去一线城市发展想要买房的话势必会给家人带来不小的压力。我本人也没啥狼性思维,而且说实话,我们老家的基层公务员,虽说工资看起来不多,但是福利什么加起来也是挺好的。至少在我老家,可以过得很滋润了。

这不是个例。G同学表示,“据我所知,我们这一届同学,基本就是考公、读研、去大厂这三种选择,在小地方,铁饭碗还是很受欢迎的。”


十年寒窗苦读,最后只能去街道办盖章?_第3张图片
So,另一个问题紧接着而来:如果最终的结局都指向乡下基层岗位,那么寒窗十年的高学历还有必要吗?

十年寒窗苦读,最后只能去街道办盖章?_第4张图片
如果你想听到否定的答案,那你恐怕要失望了。

即使都奋斗在基层岗位,几位高学历同学都表示,在世界一流高等院校学习的经历,不仅给了他们不同的眼界和视野,学历本身的认可度在职场上也是一大助力,即使在基层也不外如是。

浙大G同学就经历了宛如爽文般的奇妙情节,“开始大家肯定有些另眼相待,我们那个地方,虽然本身也有一些学历不错的,但是本科就是浙大这种,还是不太多,所以每次介我的时候,同事们都会加一句’这位是浙大的高材生’blabla。”

让她没想到的是,自己的浙大文凭在无形之中成了“乘云梯”,在乡下工作还不到一个月,就因为高学历被市里的领导听说了,并将她借调到了市属单位。“领导们的想法大概是毕竟是浙大的,不想看着一个人才被埋没在乡下吧,于是很快我就接到通知,被借调到上面做秘书,之后再有编空出来的时候我就上去了。”

同样的岗位,硕士比本科生薪水高一阶梯已经不是新鲜事,你甚至可以发现,许多基层岗位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高材生们才能应征。

上周,先是杭州市余杭区2018年的一份招聘公示名单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公开显示的48个岗位中,招收的清一色都是清华和北大的硕博士生,其中有9个还是“街道办”这样在吃瓜群众眼中无足轻重的岗位。
十年寒窗苦读,最后只能去街道办盖章?_第5张图片

随后,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办也以一己之力贡献出了一个热搜——该街道办副主任罗林姣被曝出是哈佛大学的博士后。她2013年回国后一直任教于南京大学物理系,2018年开始出任桃源街道办副主任。
十年寒窗苦读,最后只能去街道办盖章?_第6张图片

就像G同学说的那样: “当CEO是一种思路,但不是985们的唯一选择。”

十年寒窗苦读,最后只能去街道办盖章?_第7张图片
继续橙光游戏。

你是一位北大毕业的法学硕士,你在毕业后选择去了余杭区街道办,面对别人对于高学历的质疑,你选择:
A、感到困扰默默伤心 B、拿好自己的年薪开开心心

在社会的刻板印象里,名校毕业的高学历人群,似乎就应该被安排在更重要的位置上,杀鸡焉用牛刀的疾呼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一次。

但是,高材生们需要这些呼声吗?

据澎湃新闻的采访,入职余杭街道办的北大法硕柳云南表示幸福感非常高:“工作稳定,晋升渠道畅通,余杭的生活、工作环境也非常好”,更重要的是,收入也符合自己的预期,他甚至会向自己的学弟学妹推荐来这里工作。

不难发现,在社会996风气盛行和疫情影响的失业潮下,越来越多人对「铁饭碗」真香了。更何况,有时候只是岗位基层,薪资待遇可一点儿不基层。

譬如余杭区开出的offer,年薪30-50万,博士享受副处级待遇,硕士享受正科级待遇,表现良好的,还可提拔副处领导干部。

这也是高材生们选择“下乡”的另一个理由——越来越多的基层岗位,正在用优异的待遇对高材生们敞开热情的怀抱。

有一说一, 即使在狼性文化的华为,和996是福报的阿里,给出的薪资也不过如此,还需要拼命加班、时刻担心自己会不会被优化。 两相比较之下,即使只上过小学也能算得出来基层岗位的性价比,更别说是成绩优异的高材生们了。
十年寒窗苦读,最后只能去街道办盖章?_第8张图片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 十几年前和现在,高材生们对自己的期望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十几年前,全国轰动一时的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的主人公,「北大屠夫」在返校演讲时,曾几度哽咽,称自己“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

而现在,高材生们已经不会再觉得丢脸了。上山下乡,同样是建设祖国。正如牛津J同学所说,“名校毕业去到基层工作,我不觉得是屈才。每个地方的发展都离不开人,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才更多元。”

(更何况年薪三十万呢?)

十年寒窗苦读,最后只能去街道办盖章?_第9张图片
如上所说,大家都意识到了工作不分贵贱,在各个岗位报效祖国都是OK的。 但是高材生们在应聘基层岗位时,也并不那么一往直前。 甚至可以说,留给高材生们的机会也不多了——年龄和性别的各种限制,让学历也有了掣肘。
不久前,杭州32岁女硕士去做家政的新闻一度引起哗然。如果说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只是一则比较猎奇的古早新闻,那么这位会说双语的32岁优秀女性,实在引起了大家感同身受的焦虑。
十年寒窗苦读,最后只能去街道办盖章?_第10张图片

朋友们,现实生活可不是《三十而已》,而是真·《三十二岁没办法了》。

高学历人才去做基础岗位,同样也不是个例。《纽约时报》很早前就报道过,Google连前台的接待员都是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而据2019年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700万快递员大军中,硕士学历的有将近10万人。

敢问在座的各位社畜,你们有没有在996加班/被甲方怼到快扛不住的时候,跟同事开玩笑说“改天我就辞职改送快递/外卖/做保洁”呢?
十年寒窗苦读,最后只能去街道办盖章?_第11张图片

好了, 这下你心中“保底”的工作,也要跟硕士们一起竞争了。

这里不得不提到时下的流行词——内卷化。

内卷,简单来说就是过剩的人口争抢有限的资源。放到职场中,就变成了同样的职位,对应聘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通人去竞争成功的几率越来越小。
十年寒窗苦读,最后只能去街道办盖章?_第12张图片
于是,对于普通毕业生而言,这个橙光游戏的剧本就变成了这样:

你是一名非985/211的普本毕业生,当你努力笔试考进前十名后,需要在面试时选择一位候选人进行1v1 PK。此时你看看坐在面试等待室里的其他人,决定选择:
A、哈佛硕士 B、北大硕士 C、新加坡国立硕士 D、香港中文大学硕士

是否感受到了一丝窒息呢?

可以预见的是,将来会有更多人盯上铁饭碗的稳定,而高材生们也会源源不断地参与到考公考编的竞争中,你自然成了单位的第二选项、第三选项,甚至备选选项。

对于高材生们而言,无论是上山还是下乡,都是个人的选择罢辽,但对于你来说,可能就是本可上岸和惨遭失业天与地的差别了。

有点太难了哈。




采访、撰文:ttt/mk

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作者所有



互联网第一渣男,为什么是他?

你可能感兴趣的:(十年寒窗苦读,最后只能去街道办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