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MV,真心有点累。
悬疑剧,不玩情节玩氛围。
三大显隐主旨混淆视听。
哪里能看爱奇艺
首播时间2020-8-18
悬疑剧一直是多数观众的心头好。
往阳春白雪说,希区柯克、克里斯托弗·诺兰将悬疑元素与视听艺术完美融合。
往下里巴人讲,名侦探柯南、夏洛克·福尔摩斯又造就了太多商业神话。
华语影视瞅准这一契机,从“唐探”宇宙,到奈飞打造的《谁知受害者》,悬疑推理剧势不可挡。
这就不得不提一个网剧大IP——
爱奇艺迷雾剧场
作为第一批次的大将,《隐秘的角落》以8.9分刷新国产网络悬疑剧新高度。
一时间,《小白船》、朝阳东升CP、爬山梗刷爆朋友圈。
然而,接棒选手《非常目击》表现一般。
剧播完了也没啥水花,豆瓣6分简直老脸丢尽。
要说《隐秘的角落》里的宣传点,《非常目击》里一个不少。
阴间神曲《送别》代替《小白船》继续霸榜。
宋洋与袁文康组成的山峰江流CP,尤靖茹与李九霄组成的BGM情侣,宣传点多多。
可惜,一个也没爆。
看评论,前两集没放完就弃剧了。
主要原因还是故事人物众多,线索冗杂,角色背景滞后,没能做到开门见山。
对此,豆瓣上有一篇文章,是之前跟组的工作人员写的。
凭着剧本初稿,将原剧本与现在删减后的情节做了一个对比。
说白了,还是剪刀手把好好一部剧弄得面目全非。
倘若将文章中删减的线索放归原处,《非常目击》还是存在一些硬伤。
首先是故事结构:副线凶案掩盖主线凶案。
主案件是小白鸽案。
巧的是,20年后,小白鸽的好友秦菲,以同样的方式,死在同一地点。
搞笑的是,秦菲案只是一个烟雾弹。
凶手杀死秦菲,为的是让众人不要忘当年悬案。
警官一番调查,周氏兄弟坦白杀死小白鸽的经过。
可花了2集篇幅,兄弟二人还不是第一凶手。
多此一举的谋杀,毫无必要的间接杀人。
铺垫了6集,才引入主案件——竹筏连环杀人案。
悬疑片,讲究的是节奏紧,线索密,一环扣一环。
探案过程本该步步接近真相,而《非常目击》却越发远离真相。
这让前半段剧情,看起来像是为撑住进度条硬加进去的废戏。
其次,次要角色显得多余。
母亲被杀,妹妹因此嫁不出去,哥哥嫉恶如仇,誓死要找出真凶。
石磊性格上的刚毅是一大亮点,可惜作为辅助人物,对案子推进没有直接作用。
把他拿掉,山峰、江流一行人,依旧会发现竹筏案的秘密。
另一组多余人,就是小禾那条线。
是她造谣诽谤,让山峰背上沉重的十字架。
也是她亲眼目睹父亲当年办案不力,未能使小白鸽案真相大白。
可这些都只是在塑造小禾一个人而已,对以情节取胜的悬疑剧,不起太大作用。
而且,每次小禾出场还都拖慢了节奏。
不是跟着刀哥骑着摩托满山跑。
就是跟刀哥楼上楼下打哑语。
当然,MV式慢镜头撒狗粮还不是最绝的,你能想象一个豆瓣文青跑去拍电影吗?
一会儿让杀手看哲学理论《关于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一会儿让警官背诵黑塞的小说《彷徨少年时》。
最后又让失意老爹读一段《小王子》哄女儿睡觉。
有心思摆弄文艺范儿,还不如花点时间翻译翻译什么叫悬疑。
所以,《非常目击》是部烂剧?
——NO——
剧主以为,《非常目击》是迷雾剧场的一次试水:
如果说《隐秘的角落》主打的是故事线上的悬疑,那么《非常目击》则是一部由氛围气场烘托出来的侦探剧。
本剧原名很文艺,叫《夜雨雾》。
因此,环境氛围也围绕这三个字展开:
如黑夜般无明,如骤雨般促急,如浓雾般迷离。
首先是三峡连山的云雾。
浓雾的若隐若现,象征案件的扑朔迷离。
在雾气中,人们站在无以触及的此岸,眺望水落石出的彼岸。
另外,夜晚的诡谲,配合着雨天的潮湿。
树林里狭窄泥泞的过道,既是搜寻真相之路的崎岖,亦夹杂着鲜血般的浓稠液体。
警官山峰与江流,在夜雨雾中与歹徒争分夺秒,肃杀之感贯穿整部剧。
好的氛围,需要风格化的摄影来衬托。
台阶上的火盆,驱鬼送神,给人惊悚之感。
拿伏击这场戏来说:
灯光闪烁不定,绿色、红色、蓝色交替映入眼帘。
忽明忽暗间,山峰身后显出一道黑影。
下一个镜头,山峰直接倒下。
前景定格在铁棒一端,接着大手一挥,灯灭。
节制的摄影,颇有几分侠气。
除了电影质感,拍摄技巧上也显高超。
山峰回忆少年事,剪辑通过长镜头,将现在的街道与回忆里的街道,成年山峰与儿童山峰框在一组镜头里。
一个长镜头,完成了两条时空线索的并列。
同时,长镜头还连带出人物性格上的转变。
剧集前半部分,成年时期的山峰与童年时期的他,虽说出现在一组镜头中,但并不存在于同一画面里。
经过一番挣扎,山峰最终敢于面对埋藏在内心的恐惧。
他放下偏见、畏惧,而是将寻求真相作为首要任务。
这时,画面也第一次让小山峰与身为警官的山队同框。
两条时空的交织,也暗示山峰与过去自我的和解。
此外,《非常目击》的台词也颇有言外之意。
山峰在面馆第一次见老谢,吃面吃出母亲的味道。
于是,两人有了如下对话:
我和你妈想到一块去了
老茶便宜
外地人
算是吧,在这住过
变化大呀
台词的第一印象是不拖泥带水。
每个人物直接给理由,没有连词过度,轻快简洁。
另外,两个人物话语的着眼点也不同:
老谢聊的是情分,山峰讲的是功能。
同时,也为之后的情节——老谢将山峰作为最后一个目标——埋下伏笔:
老谢这么问的前提,是把山峰假想成亲弟弟。
“外地人”是为了确认山峰是移民;“变化大”则代表失散多年的弟弟变化大。
悬疑剧除了环环相扣的情节,直指人性的宏观主题也是一大看点。
但《非常目击》每个大主旨,都蕴藏着明暗、显隐两条线。
首先,是对看客的讽刺与对上层不信任。
全剧像是继承了鲁迅的衣钵,将看客心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秦菲死了,当地居民围在林子里看热闹。
山峰初到县城,房东大叔小市民心态显露无疑:
因命案而胆怯,又因死的是女人而窃喜。
此类重男轻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活动,片中比比皆是。
可细细琢磨,百姓的麻木,对应的是上层权威的消解。
百姓为什么乱?对判案者的不信任。
小禾的父亲曾调查小白鸽案,之后不了了之。
坐上轮椅的他被带着嘲讽的牌子,极尽羞辱。
老白这么做,完全是为了给女儿小白鸽讨个说法。
自制土枪,自己调查,都表明:
当夜空的明月不再耀眼,只有手中的烛火能照亮远方的渺茫。
世道不平刁民出。此类主旨能在当下影视剧中出现,也算大胆。
除了官民之间的冲突,还有一个关于哲学命题的探讨——
悲观主义表象下的乐观态度
《隐秘的角落》中,讲的是两个笛卡尔与心形线。
到了《非常目击》,则把焦点放到悲观主义哲学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上。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书中聊了很多形而上的东西。
关于人生,他概括为:人生不是痛苦,就是无聊。
所谓快乐,都是苦痛底色之上的装饰物。正所谓“趣果有间,孤独无解”。
《非常目击》里的每个人,都在无边苦海中挣扎。
面对苦痛,有直面困苦的人,也有坐以待毙的人。
山峰来巫江县之前,是个逃避者。
童年时期,小山峰暗恋小白鸽,结果被诬陷,无力反抗,只得离开。
当上警察后,还得暗自等待7年,才能直面昔日伤痛。
江流看上去是个被生活磨平棱角的人。
事实上,他一直以灰色的手段守护着正义,正因如此,老婆吵着闹离婚。
无论是不动如山,还是随波逐流,都免不了生活的折磨。
有的人选择面对,但还是被命运捉弄。
深受原生家庭困扰的小禾,长大后好不容易遇见一个懂自己的人,结果爱人卷入凶案……
再看周氏兄弟。本来哥哥想好好赚钱送弟弟出国留学,结果二人撞见小白鸽的尸体……
老白为女儿伸冤不得反被嘲,老警察为正义献身反被辱。
每个人都活在痛苦中,无论逃避还是面对,底色仍旧凄凉。
可痛苦也不是持续不断的,这就引出第二处对权威的消解——
关于悲观主义的质疑。
家人的遗弃,寄养家庭的无爱,让老谢沉浸在自己幻想出的家人中。
他从社会上挑选出与亲人相对应的陌生人,想通过杀死他们完成灵魂上的团聚。
悲观主义的态度,产生的竟是一种丧心病狂的行为。
但在老谢作案时,因受到刺激,从而产生过不杀的念头。
在某一时刻,他想过释怀。
可养女甜甜的飞扬跋扈,让女婿将其误杀。
再度的刺激,使老谢嗜血的一面显露出来。
老谢与山峰、江流、小禾一样,本可以逃出命运的魔爪。
注意山峰拦住精神失常的老谢时,雨中有一道彩虹:
可惜,老谢只能看到眼前的悲,却看不到雾中的风景。
老谢一直说,面馆里的客人落了本书,书里讲的悲观主义太好了。
这里有一组人物对应关系:
叔本华——尼采——老谢
叔本华开创了悲观主义,但他的一生一点也不悲。
父亲是银行家,老娘成天办沙龙,工作介绍人又是歌德,连对手都还是黑格尔。
剧主只想说:这不是由悲痛经验得来的悲观,而是一种作出来的悲观。
到了尼采,不仅经验悲观,而且人生悲剧,最后彻底疯了。
联系《非常目击》,老谢也中了叔本华的毒。
追本溯源,悲观不是悲剧,是在生活中添加困苦,并超越它,而不是陷入深渊。
最后一处显隐主旨,关于自我的找寻和回归家庭。
风平浪静后,江流给女儿读《小王子》,希望女儿能找到自己的星星,暗示回到初我的状态。
山峰重拾小白鸽案是面对自我;
小禾也将自己比做孤独的鲸鱼,于流浪中找寻自我。
果真如此?当然不是。
结尾,小禾问山峰:人死了之后会去哪儿?
山峰的回答是:那些记住他们的人的心里。
翻译过来就是,一个充满家庭温暖的地方。
《非常目击》关注的不是个人,而是归家不得后的个体迷失。
故事的发生地在“中国哥谭”重庆,但重点被放到三峡。
再看片中的人物,每个角色都存在原生家庭的问题。
老谢杀人的手法,是从上游始发,将尸体打扮整洁,用竹筏送往下游。
什么意思?回到改造之前的家。
可能是因为审查的考虑,剧集淡化了三峡大坝的背景。
很多人因水利建设,旧城改造,沿江居民被迫搬到上游。
“老城淹没之前”“往老城里钻”,都是对这段历史的暗示。
杀人,不过是对归家不得的无奈之举。
风格化的摄影镜头,“似是而非”的主旨设定,以及对观众观影习惯的挑战。
《非常目击》的确不如《隐秘的角落》那般友好。
然而,在现有的类型化基础之上,加入非常规的审美符号。
无论对于市场还是观众,未尝不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