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美]莫提默 ⋅ \cdot ⋅ J. 艾德勒 查尔斯 ⋅ \cdot ⋅ 范多伦 著 郝明义 朱衣 译
该书讲述了阅读可分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四个层次,系统阐述每个层次的阅读规则及相互关系,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则;给出了不同类型的书一些阅读建议;阐述了阅读好书对我们生命与心智的益处。
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本书的目的:是为了那些想把读书的主要目的当做增进理解能力的人而写的。我们为“理解”一件事,并不需要“知道”和这件事相关的所有事情。太多的咨询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对理解力的阻碍。换句话说,现代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
主动阅读:主动阅读读得更好,体验和收获都更好。
阅读的目的:(1)为获得资讯而读;(2)为求得理解而读
阅读的艺术: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的阅读。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要读这本书。你什么都没有,只凭借内心的力量,玩未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这样的一种提升,是在阅读时的一种脑力活动,也是更高的阅读技巧。这种阅读就是让一本书向你既有的理解力做挑战。可以为阅读的艺术下个定义:这是一个借着大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
"阅读"的两种不同的意义:(1)阅读报纸、杂志,或者其他东西时,凭我们的阅读技巧与聪明才智,一下子便能融会贯通了。这样的读物能增加我们的资讯,却不能增进我们的理解力,因为在开始阅读前,我们的理解力就与他们完全相当了。(2)一个人试着某样他一开始并不怎么了解的东西。这个东西的水平比阅读的人高上一截。这个作者想表达的东西,能增进阅读者的理解力。这里的“学习”指的是理解更多的事情,而不是记住更多的资讯——和你已经知道的资讯在同一水平的资讯。简单来说,我们只能充比我们“更高杆”的人身上学习。
"阅读"就是学习:(1)指导型学习(2)自我发现型学习
第二章 阅读的层次
阅读的层次,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1)基础阅读:通常在小学时候就已经学会,当遇到不熟悉的外国文字时,这个层次也会存在问题。
(2)检视阅读:或者称略读或预读,但并不是说略读就是随意或随便浏览一本书。检视阅读时系统化略读的一门艺术。大多数人,即使很多优秀的读者,都忽略了检视阅读的价值。他们打开一本书,就第一页开始读,孜孜不倦,甚至连目录也不看一眼。
(3)分析阅读: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是说优质的阅读——你能做到的最好的阅读方式。如果说检视阅读时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也对完整的阅读,那么分析阅读就是在无限的时间里,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分析于都就是咀嚼与消化一本书,分析阅读就是特别在追寻理解的。
(4)主题阅读:或者说比较阅读,这是最高层次的阅读,是所有阅读中最复杂也是最系统化的阅读。做主题阅读时,阅读者会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这些书之间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
第三章 阅读的第一层次:基础阅读
学习阅读的阶段,儿童具备纯熟的阅读能力之前,至少会经历大约四个截然不同阶段:
(1)阅读准备阶段:身体方面的准备,包括良好的视力与听力。智力方面的准备时要有起码的认知能力,以便能记住一个字。语言上的准备包括口齿清晰,能说出一些正确的句子。个人的准备,则包括能与其他孩童一起学习的能力,保持注意力、服从等等。
这个阶段相当于学前教育或幼儿园的学习经验。
(2)孩子会学习一些简单的读物。如看图识字。相当于一年级——认字。
(3)快速建立字汇的能力。所用的方法是从上下文提供的线索,"揭发"不熟悉的字眼,孩子会在这个阶段都学会不同目标与不同领域的阅读方法,想科学、社会学、语言艺术等等。
这个阶段通常在四年级解读是完成。
(4)精炼与增进前面所学的技巧。最终的是,学生开始消化他的阅读经验——从一本书提出来的观点转化到另一个观点,在同一个主题上,对不同的作者所提出来的观点作比较。
这个阶段有时候称为八年级、九年级或十年级的读写能力。
第四章 阅读的第二层次:检视阅读
除非你能精通基础阅读,否则你没法进入检视阅读的层次。这时在阅读一位作者的作品时相当顺手,用不着停下来检查许多生字的意思,也不会被文法或文章结构阻碍。
检视阅读的两种:
(1)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在以下两种情形,很有必要进行这种阅读,第一,你并不知道自己想不想读这本书,你也不知道这本书是否值得多分析阅读。但你觉得,或只要你挖掘出来,书中的资讯及观点就起码会对你有用处。第二,你想挖掘所有的东西,但是时间却有限。
略读的习惯应该用不着花太多的时间,下面是要如何去做的一些建议:
1)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要很快地看过去。
2)研究目录页,对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这就像出发旅行之前,先看一下地图一样。目录刚要是很有价值的,在你开始阅读整本书前,应该先仔细阅读目录才对。
3)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大多数论说类的书籍都有索引。快速评估一下这本书涵盖了哪些议题的范围,以及提到的书籍种类与作者等等。
4)如果那是本抱着书衣的新书,不妨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
5)从你对一本书的目录很概略,甚至有点模糊的印象当中,开始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6)最后一步,把书打开,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单不要太多。
(2)粗浅的阅读
对于一本难读的书,不要望而却步,或者期望过高。只要找对方向,不论多难的书,只要原来就是写给大众读者看的,那就不该有望之却步的理由。
什么叫对的方向?就是一个很重要又有帮助的阅读规则。这个规则很简单: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只注意你能理解的部分,不要为一些没法立即了解的东西而停顿。从头到尾读一遍就算了解的只有50%或者更少,也能帮助在后来重读第一次略过的部分时,增进理解。就算你不重读,对一本难度很高的书了解一半,也比什么都不了解来得要好一些。
阅读的速度
大多数人应该有能力比他们现在的阅读速度更快一些。但是不能一味求快,而忽略了你目前能掌握的程度。应该依照读物的性质与复杂程度,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
所谓阅读速度,理想上来说,不只是要能读的更快,还要能用不同的速度来读——要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速度是恰当的。检视阅读是一种训练有素的快速阅读,但是这不只是因为你读的速度快——虽然你真的读得快——而是因为在检视阅读时,你只读书中的一笑部分,而且用不同的方式来读,不一样的目标来读。
逗留与倒退
许多人一直使用“半出声”的方式阅读。年轻或未受过训练的读者在阅读一行字的时候会在五六个地方发生“逗留”现象,更糟的是,这些不熟练的阅读者在没看过两三行后,眼睛就自然地“倒退”到先前读过的句子与那一行去。实际上头脑是个惊人的工具,可以在“一瞥”之间掌握住一个句子或段落。一旦矫正“逗留”和“倒退”,学生就可以跟着脑部运作快速阅读,而不是跟着眼部的慢动作来阅读。
克服逗留与倒退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做这样的训练:将大拇指与食指、中指合并在一起,用这个“指针”顺着一行一行的字移动,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觉的还要快一点。强迫自己的眼睛跟着手部的动作移动。一旦你的眼睛能跟着手移动时,你就能读到那些字句了。继续练习下去,继续增快手的动作,等到你发觉以前,你的阅读阅读速度已经可以比以前快两三倍了。
理解的问题
专心并不一定等于理解力,理解力,是比回答书本内容一些简单问题还要多一点的东西。那种有限的理解力,不过是学生回答“这是说什么?”之类问题的程度而已。这里的理解力是超越基础阅读层次以上的理解力,大多数的速度课程没有包括这方面的指导。没有经过分析阅读,你就没法理解一本书,分析阅读,是想要理解(或了解)一本书的基本要件。
检视阅读的要点
(1)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应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
(2)略读或粗读一本书总是个好主意。一般来说,就算你想要仔细阅读的书,也要先略读一下,从基本架构上找到一些想法。
(3)在第一次阅读一本难读的书时,不要企图了解每一个字句。这是最最重要的一个规则,也是检识阅读的基本概念。
第五章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主动阅读的基础:一个阅读主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主动阅读的核心:你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自己必须尝试着去回答的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你一定要想出方法找出这本书的主题,作者如何一次发展这个主题,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你一定要想出办法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这些组合成作者要传达的特殊讯息。
**(3)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除非你能回答前两个问题,否则你没法回答这个问题。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如果这本书给了你一些资讯,你一定要问问这些资讯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作者会认为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如果这本书不只是提供了资讯,还启发了你,就必须找出其他相关的、更深的含义或者建议,以及获得更多的启示。
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
读书时提出问题的习惯,比没有这种习惯更能称为一个好的阅读者。要真正完全拥有一本书,必须把这本书变成你自己的一部分才行,而让你成为书的一部分最好的方法——书成为你的一部分和你成为书的一部分是同一件事——就是要去写下来。
第一,那会让你保持清醒;第二,主动阅读就是一种思考,更倾向于用语言表达出来(讲或是写);第三,将你的感想写下来,能帮助你记住作者的思想。
以下是几个可以采用的做笔记的方法:
(1)画底线
(2)在画底线出的栏外再加移到线
(3)在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号
(4)在空白处编号
(5)在空白处记下其他页的页码
(6)将关键字或句子圈出来
(7)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
三种做笔记的方法
你会选用哪一种方式做笔记,完全依你阅读的层次而定。
做检视阅读时,没有太多的时间做笔记,一些重要的问题最好在你记忆犹新时把答案记下来。
在检视阅读时,要回答的问题是:第一,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第二,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第三,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你应该做一下笔记,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写下来。
注意这些笔记抓哟重点是全书的架构,而不是内容或细节,因此我们称这样的笔记为结构笔记。
在做主题阅读时,需要读好几本书,关注的是对这个主题对的一些想法,跟作者的观点有关,当读得越深越广时,也会出现自己的观点。因此主题阅读的笔记应该是概念性的,我们称为概念笔记。
对于一个已熟悉同时好几本书相同主题书籍的专业阅读者来说,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笔记方法,那就是针对一场讨论情境的笔记——这场讨论是由许多作者共同参与。这样的笔记称为辩证笔记。
由许多规则中养成一个习惯
首先按照一些有益的规则去进行阅读训练,然后足够熟练后,就会养成一个习惯。就像学习游泳、自行车,刚开始的时候你必须知道一些动作要领,并按照这些要领去练习,最后你学会的时候,你就已经可以忘记这些要领了,你不必再把这些牢记于心,因为它们已经在你的习惯里了。为了忘掉这些单一的动作,一开始必须学会每一个单一的动作。
第六章 一本书的分类
分析阅读的第一个规则:规则一,你一定要知道自己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早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就知道。
大体的分类,有些并没有明确的界线:
虚构的作品——小说、戏剧、史诗、抒情诗
实用性作品——常常是论说性作品,教程、指南、道德培养、管理等等,提供应用在同类型特殊状况中的通用规则。
理论性作品——常常是论说性作品,历史、科学、哲学等,理论性的原则会归纳出出色的行事规则。
第七章 透视一本书
掌握一本书的结构是绝对需要的。
分析阅读的第二个规则:**规则二,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则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对于“整体内容”这件事,光是一个模糊的认识是不够的,你必须清楚地了解才行。只有一个方法能知道你是否成功了,你必须用几句话,告诉你自己,或者别人,这整本书在说的是什么。不要满足“感觉上的整体”,自己却说不出口。
结构与规划:叙述整本书的大意
你用不找光靠自己来发掘故事的情节,作者通常会帮助你。留意书名;有时候作者会在前言说明他整体内容的设计。
分析阅读的第三个规则:“规则三,将书中重要的篇章列举出来,说明他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
驾驭复杂的内容:为一本书拟大纲的技巧
规则三要求我们将一本书最重要的部分照秩序与关系,列举出来。与第二个规则关系很密切,第二个规则在指导你注意一本书的整体性,第三个规则在强调一本书的复杂度。
分析阅读的第四个规则:规则四,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一本书的作者在开始写作时,都是有一个问题或一连串的问题,而这本书的内容就是一个答案,或多个答案。
分析阅读的第一个阶段
前面这四个规则是有整体性的,这四个规则在一起,能提供读者对一本书架构的认识。当你运用这四个规则来阅读一本书,或任何又长又难读的书时,你就完成了分析阅读的第一个阶段。你不应该将“阶段”一次当做一个前后顺序的概念,因为你没有必要为了运用这四个规则,而将一本书读完,然后为了运用其他规则,再重新一遍又一遍读。真正实际的读者是一次性完成所有阶段的。
小结——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
分析阅读的第一个阶段,或,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四个规则:
(1)按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分类。
(2)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你出来之后,在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4)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第八章 与作者找出共通词义
分析阅读的第二个阶段,也包含了四个规则。
分析阅读第二个阶段的第一个规则:规则五,找出重要单字,透过他们与作者达成共识。
如何找出共通词义:找出关键词,专门用语及特殊词汇,找出字义。你一定要利用上下文自己已经了解的所有字句,来推敲出你多不了解的那个字的意义。
第九章 判断作者的主旨
书的主旨是作者表达他对某件事的判断,他断言某件事他认为是真的事,或否定某件他判断是假的事。他坚持这个或那个事实。我们往往不是对作者的个性极端感兴趣,只是知道他的观点并不能满足我们。作者的主旨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持,就只是在抒发个人想法罢了。如果是这本书,这个主题让我们感兴趣,而不是作者本身,那么我们不只是想要知道作者的主张是什么,还想知道为什么他认为我们该被说服,以接受这样的观点。
分析阅读的第六个规则:规则六,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
找出关键句
从作者的观点来看,最重要的句子就是在整个论述中,阐述作者判断的部分。一本书中通常包含了一个以上或一连串的论述。作者会解释为什么他现在有这样的观点,或为什么认为这样的情况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找出主旨
假设你已经找到了重要的句子(关键句)。接下来你必须找出每个句子所包含的主旨。诠释过组成句子的每个字,特别是关键字后,你就会发现主旨。
找出论述
分析阅读的第七个规则:规则七,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
一个论述可能用一个复杂的句子就能更说明,可能用一个段落中的某一组句子来说明。可能等于一个段落,但又有可能等于好几个段落。有可能会遇到一个困难点,在任何一本书中都有许多段落根本没有任何论述——连一部分也没有。因此第七个规则又可以这样表述:如果可以,找出书中重要论述的段落。但是,如果这个论述并没有这样表达出来,你就要去架构出来。你要从这一段或那一段挑选句子出来,然后整理出前后顺序的主旨,以及组成的论述。
诠释作品的阅读技巧的最后一部分就是:规则八,找出作者的解答。
小结——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
分析阅读的第二个阶段,或者找出一本书到底在说些什么的规则(诠释以本书的内容):
(5)诠释作者使用的关键字,与作者达成共识。
(6)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主要主旨。
(7)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第十章 公正地评判一本书
读者才是最后一个说话的人,作者要说的已经说完了,现在该读者开口了。一本好书值得主动阅读,主动阅读不会为了已经了解一本书在说些什么而停顿下来,**必须能评论,提出评论,才算真正完成了这件事。**没有自我期许的作者没法达到这个要求,也不可能分析或诠释一本书。他不断没有化心力去理解一本书,甚至根本将书搁在一边,忘个一干二净,这比不会赞赏一本书还糟,因为他对这本书根本无可奉告。
受教是一种美德
一般人通常认为,水准普通的读者是不够格评论一本好书的,读者与作者的地位并不相等。在这样的观点中,作者只能接受同辈作家的批评。
读者或许像个孩子,因此一位伟大的作者可以教育他们,但这并不是说他们没有说话的权利。不要把受教与卑躬屈膝混为一谈,受教或能学习是一种极为主动的美德。因此,**最能学习的读者,也就是最能批评的读者。**这样的读者最后能对一本书提出回应,对于作者所讨论的问题,会整理出自己的想法。
修辞的作用
站在叙述者或作者的角度看,修辞就是要知道如何去说服对方。在写作时讲求文法与逻辑的技巧,会使作品清晰,容易理解,也是达到目标的一个过程。在读者或听者的立场,修辞的技巧是知道别人想要说服我们时,我们该如何反应。同样的,文法及逻辑的技巧让我们了解对方在说些什么,并准备做出评论。
暂缓评论的重要性
只要做好检视阅读,其实就已经完成了前两个阶段的大部分了。但是就下评论来说,即使是阅读专家,也必须跟初学者一样,不等到他完全了解是不能开始的。
分析阅读的第九个规则: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说:“我了解了。”
避免争强好辩的重要性
分析阅读的第十个规则:规则十,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反驳或争论。
化解争议
分析阅读的第十一个规则:规则十,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做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
区别知识与意见的重要性,大多数知识都无法做到绝对的地步。知识存在于可以辩护的意见之中——那些有某种证据支持的意见。
第十一章 赞同或反对作者
**怎样才算阅读完一本书?**假设你在阅读一本好书,也就是说这是一本可以理解的书。再假设最后终于可以说:“我懂了!”再假设除了你看懂全书之外,还对作者的意见完全赞同,这样,阅读工作才算完成了。分析阅读的过程已经完全结束。你已经被启发,被说服或被影响了。但是,如果你对作者的意见不同或暂缓评论,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考量。尤其是不容易的情况比较常见。
一定要熟悉辩论的原则,既有礼貌又有智慧。当读者不只是盲目地跟从作者的论点,还能和作者的论点针锋相对时,他最后才能提出同意或者反对的有意义的评论 。
偏见与公正
你读懂了一本书(接受前面所谈的规则),但是却不同意作者,那就是作者在某一点上出错了。你并没有偏见,也不是情绪化。要做到理想话辩论,必须满足一下三个条件:
第一,在辩论时就要注意你会带进去的情绪,或者在当场引发的脾气。否则你的争论会流于情绪化而不是说理了。
第二,你要把自己的前提或假设摊出来,否则你就不容易接受对手也有不同假设的权利。一场好的争论不会为假设而争吵。
第三,派别之争几乎难以避免地会造成一些盲点,要化解这些盲点,应尽力尝试不偏不倚。争论时应多一点理性的光,少一点激情的热,从对方的立场着想,用同理心阅读一本书。
判断作者的论点是否正确
当你读懂了一本书却不同意时,可以用以下概念向作者说明:
(1)你的知识不足。
说一位作者知识不足,就是说他缺少某些与他想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知识。除非这些知识确实相关,否则就没有理由做这样的评论。你要说明这些知识如何与这个问题有关。
(2)你的知识有错误。
说一位作者的知识错误,就是说他的理念不正确。可能来自缺乏知识,也可能远不止于此。不论那种原因,作者所说的事实或可能的事实,其实都是错的,而且是不可能的。
(3)你不合逻辑——你的推论无法令人信服。
说一为作者不合逻辑,就是说他的推论荒谬。一般来说荒谬有两种形态,一种是缺乏连贯,结论冒出来了,却跟前面所说的理论连不起来。另一种是事件变化的前后不一致,也就是作者所说的两件事是前后矛盾的。要批评这两种问题,读者一定要能列举出精确的证据,而那是作者的论点中所缺乏的使人信服的力量。这点难以举例说明,真正的好书,很少在推论上出现明显的错误,即使有,也是精巧隐藏起来。
判断作者论述的完整性
(4)你的分析不够完整。
说一位作者的分析是不完整的,就是说他并没有解决他一开始提出来的所有问题,伙食他并没有尽可能善用他手边的资料,或是他并没有看出其间的含义与纵横交错的关系。或是他没法让自己的想法与众不同。但这还不够去说一本书是不完整的。严格来说第四点不能作为不同意一个作者的依据,只能就作者成就是有限的这一点而站在对立面上。
注意,读者不能任意使用这些评论,除非他能证明这位作者是知识不足,知识有误,或不合逻辑。
分析阅读总结——分析阅读的三个阶段
一、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谈些什么的规则
(1)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
(2)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将主要的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部分大大纲也列举出来。
(4)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二、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的规则
(5)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6)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主要主旨。
(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有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有解决的问题。
三、分析阅读的第三个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A. 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或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10)不要争抢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能证明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 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注意:关于最后这四点,前三点是表示不同意的准则,如果你无法提出相关的佐证,就必须同意作者的说法,或至少一部分说法。你只能因为最后一点理由,对这本书暂缓评论。
运用本书提供的规则,仔细阅读一本书,而不是浮面地阅读大量的书,就是一个好读者能达到的理想境界了。许多书都值得精读,但有更多的书只需浏览一些就行了。要成为一个好读者,就要懂得依照一本书的特质,运用不同的技巧来阅读。
第十二章 辅助阅读
或称为外在阅读,主要有四个方面:
(1)相关经验
(2)其他的书
(3)导论与摘要
(4)工具书
第十三章 如何阅读实用型的书
特别提醒,第十一章结尾所说明的十五个阅读规则并不适用阅读小说或诗集。
**任何使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一本理论性的作品可以解决自己提出来的问题,但是实际的问题却只能依靠行动来解决。
说服角色
阅读任何一种实用书时,一定要问几个主要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他建议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目的?
作者的“性格”,背景:阅读一本书数学用书时,用不着知道作者是谁,但是了解与判断一本道德的论述、政治论文或经济论著,就要了解一点作者的人格、生活与时代背景。
第三个问题:内容真实吗?
第四个问题:这本书与我何干?
第十四章 如何阅读想象文学
阅读想象文学的“不要”
论说性作品要传达的是知识——在读者经验中曾经有过或没有过的知识。想象文学是在阐述一个经验本身——那是读者只能借着阅读才能拥有或分享的经验——如果成功了,就带给作者一种享受。
第一,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
第二,在想象文学中,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
第三,不要适用与传递知识的,与真理一致的标准来批评小数。
阅读想象文学的一般规则
(1)必须将想象文学作品分类。
戏剧和小说
(2)你要能抓住整本书的大意。
一篇故事的大意总是在情节之中。除非你能简要说明剧情——不是主旨或论述——否则你还是没有抓住重点。
(3)你不仅要能将整本书简化为大意,还要能发现整本书各个部分如何架构起来的。
阅读小说时候的诠释规则:
(1)小说的要素是插曲、事件、角色与他们的思想、言语、感觉及行动。
(2)共识与主旨有关,小说的要素与整个表现的场景或背景有关。
(3)在你衷心感谢作者试着为你创造的经验之前,不要批评一本想象的作品。
一个好的读者不会质疑作者所创造出来,然后在他心中又重新在创造一遍的世界。
第十五章 阅读故事、戏剧与诗的一些建议
仍然需要提出一些基本的问题:
第一,这本书的内容是在谈些什么?就是你嫩说出关于一个故事、戏剧或诗的情节大意,并能广泛地包括故事或抒情诗中的动作与变化。
第二,内容的细节是什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要辨识剧中所有不同的角色,并用自己的话重新叙述过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关键事件。
第三,这本书说的是真实的吗?全部真实或部分真实?就是合理评判一本书的真实性,这像一个故事吗?这本书能满足你的心灵与理智吗?你欣赏这本书带来的美吗?不管是哪种观点,你能说出理由吗?
第四,这本书与我何关?如果你受一本书的影响,要问问自己,那本书是否包含了激励你的宣言,让你产生行动力?要把这些问些作品读通,你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去感受与体验。
如何阅读故事书
快读,并且全心全意地读。
一种是满足我们个人特殊潜意识需求的小说——那会让我们说:“我喜欢这本书,虽然我并不知道为什么。”
另一种则是满足大多数人潜意识需求的小说,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世代相传,永不止息,能给活着的人一些需要的东西——对正义的信念与领悟,平息心中的焦虑。
如何阅读抒情诗
第一个规则:不论及觉得自己懂还是不懂,都要一口气读完,不要停。
第二个规则:重读一遍——大声读出来。
要了解一首,一定要去读它——一遍又一遍地读。
第十六章 如何阅读历史书
事实而言的历史,书写记录而言的历史是不同的。
难以捉摸的历史
历史学家所关心的是已经发生的事件,而且大部分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件。所有事件的目击者都死了,他们所提的证据也是没有受到严格、仔细的规范(法庭证人及证据会有严格、仔细的规范)。没人能保证他们真的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那么想知道历史上真正发生了什么事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当然,某一历史事实是可以确定的。
一个好的历史学家是不会编造过去的。但是他一定要假设他知道为什么这些历史上的人物会做出这些事。即使他如实报道所发生过的事件,他也总不免要指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行为的动机。你在读历史书时,最基本的认知就是要知道作者在运作的是哪条路。
无论如何,我们认为每一种历史的写作都必定从某个观点出发的,为了追求真相,我们必须从更多的角度来观察才行。
历史的普遍性
阅读历史的两个要点:
第一,对你感兴趣的时间或时期,尽可能多阅读一种以上的历史书。
第二,阅读历史时,不只要关心过去某个时间、地点真正发生了什么事,还要读懂在任何时空之中,尤其是现在,人们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行动的原因。
阅读历史书要提出的问题
阅读历史时,也要像阅读论说性作品一样,提出四个基本的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我们要弄清楚这本书在谈些什么,没有谈到的又是什么。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可能没有任何文学作品能像历史一样影响人类的行为。
如何阅读传记与自传
传记有很多中类型。定案本的传记是对一个人的一生做详尽完整的学术性报告。定案本绝不能用来写活着的人。授权本的传记往往不能像定案本的传记那样受到相同的信任。
如何于都关于当前的事件
读者要擦亮眼睛!
(1)这个作者想要证明什么?
(2)他想要说服谁?
(3)他具有的特殊知识是什么?
(4)他具有的特殊语言是什么?
(5)他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吗?
第十七章 如何阅读科学与数学
主要讨论两种形式的书:一种是伟大的科学与数学的经典之作。另一种是现代科普著作。
直到大约19世纪末,主要的科学著作都是给门外汉写。今天,科学论文已经编程专家写给专家看的东西了。就某个严肃的科学主题的沟通中,读者也要有相对的专业只是才行,通常不是这个领域中的读者根本无法阅读这类文章。一般读者怎么办?他必须退一步,也就是阅读流行的科普书。
**推荐你最少要阅读一些伟大的科学经典巨著。**例如,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阅读科学经典名著的建议
你要注意作者最初的假设,然后把他的假设与经过论证后的结论做个区别。科学的客观不在于内有最初的偏见,而在于坦白承认。
论述,主要是归纳法,其次是演绎法。
面对数学的问题
数学其实是一种语言,我们可以像学习自己的语言一样学习它。数学是一门优美、满足智力的学问,愿意花点力学来读数学,要领略数学之美永远不嫌晚。
掌握科学作品中的数学问题
第一,你至少可以把一些比你想象的基础程度的数学读得更明白。可以尝试一下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
第二,你的责任不是成为这个主题的专家,而是要去了解相关的问题,在阅读时就会轻松许多。
关于科普书的重点
科普常常避免了阅读原创性科学巨著的两个难题。
第一,他们只谈论一点相关的实验内容。
第二,内容只包含一点数学。
第十八章 如何阅读哲学书
小孩常会问些伟大的问题:“为什么会有人类?”、“猫为什么会那样做?”、“这世界最初名叫什么?”、“上帝创造世界的理由是什么?”。大多数人的疑惑就止于孩提时代。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成人便失去了孩提时代原本就有的好奇心。或许是学校教育是头脑僵化——死背的学习负荷是主因。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父母,常告诉孩子说没有答案,或者要他们不要再问问题了,或是一些回答打击了孩子的好奇心。
最伟大的哲学家提出的深刻问题,是能保留孩子看世界的眼光,又能成熟地了解到保留这些问题的意义,确实是非常稀有的能力——拥有这种能力的人才可能对我们的思想有重大的贡献。
哲学家提出的问题
第一组,关于存在与变化的问题,与这个世界上存在与发生的事有关。这类问题在哲学领域数学理论或思辨型的部分。
第二组,关于善与恶,好与坏的问题,和我们应该做或探寻的事有关,我们称之为隶属于哲学中实用的部分,更正确来说该是规范的哲学。
哲学的方法
要找出普遍存在的特质,却没有实验方法可循。要找出改变是什么,事情为什么会改变,既没有特殊的现象可供你观察,更没有文献记载可以寻找阅读。你唯一嫩顾总的是思考问题本身,简单来说,哲学就是一种思考,别无他物。当然,你并不是在茫然空想。
哲学家与一般人的不同,就在他们的思想极为缜密,他们找出答案的方法,势必一般人更深刻地思考这个问题。
哲学风格
在西方传统中,至少采用过五种论述的风格:
(1)哲学对话,柏拉图的《对话录》。
(2)哲学论文或散文,亚里士多德,康德的论文。
(3)面对异议,圣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大全》。
(4)哲学系统化,笛卡尔、斯宾诺莎发展出来的。
(5)格言形式,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阅读哲学的提示
最重要的是要发现问题,或者找到书中想要回答的问题。
第十九章 如何阅读社会科学
从大学的学科来看,社会科学的部门中通常包括了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与社会学,而没有包括法律、教育、商业、社会服务与公共行政,常见的回答是这些学科的目的,在于训练校园以外的专业工作者。
绝大部分社会科学作品是非常容易阅读的。但是其难处在于对于有一个主题通常要读好几本书,而不是一本书。
阅读社会科学作品
阅读社会科学作品的着眼点在一个特殊的事件或问题上,而非一个特殊的作者或一本书。
分析阅读的规则并不适用于就一个主题阅读很多本书的情形,分析阅读适用于阅读个别的书籍。社会科学作品通常需要用上主题阅读。
第二十章 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
第一,对于一个特定的问题,所涉及的绝对不是一本书而已。
第二,要知道总的来说,应该读的是哪些书?
在主题阅读中,检视阅读所扮演的角色
收集好书目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检视书单上所有的书。在做检视阅读之前,绝不要用分析阅读来阅读。
检视阅读的有两个基本功能:第一,让你对自己想要研究的主题有个清晰的概念,第二,它会简化你的书目到一个合理的程度。
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
(1)找到相关的章节,在主题阅读中,你及你关心的主题才是基本的重点,而不是你阅读的书。要记得你主要的工作不是理解整本书的内容,而是找出这本书对你的主题有什么帮助,而这可能与作者本身的写作目的相去甚远。
**(2)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在这时候就要有你建立起共识,带引你的作者们与你达成共识,而不是你跟着他们走。这一个步骤,真正的困难在于要强迫作者使用你的语言,而不是使用他的语言。
**(3)厘清问题。**我们得建立起一组不偏不倚的主旨。最好的板书是先列一些可以把我们的问题说的比较清楚的问题,然后让那些作者来回答这些问题。
假设你已经检视了相当多的书籍,至少对一些书中谈些什么有点概念了,而你也有想要研究的主题了。
**(4)界定议题。**通常对一个问题会有超过两种以上的答案。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找出不容意见彼此之间的关联,再根据作者的观点来做分类。血多议题围绕着一组相互关联密切的问题打转,就会形成这个议题的争议。
(5)分析讨论。
我们不只是问问题与回答问题而已,我们要依照特定的顺序提问题,也要能够辨认为什么是这个顺序,我们必须说明这些问题的不同答案,并说明原因。我们一定能够从检视过的书中找出支持我们把答案如此分类的依据。
客观的必要性
简单来说,主题阅读就是要面面俱到,而自己并不预设立场。
总结——主题于都精华摘要
一、观察研究范围:主题阅读的准备阶段
(1)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
(2)浏览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是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你的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二、主题阅读:阅读第一阶段收集到的书籍
(1)浏览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你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2)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无论作者是否实际用到这些词汇,所有的作者,或至少绝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3)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一连串的问题——无论作者是否明白谈过这些问题,所有作者,或者至少大多数的作者都要能解读为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他们的回答。
(4)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你要记住,各个作者之间或之中,不见得一定存在着某个议题。有时候,你需要针对一些不是作者关心范围的事情,把他的观点解读,才能建构出这种议题。
(5)分析这些讨论。这得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
注意:理想上,要一直保持对话式的疏离与客观。要做到这一点,每当你要解读某个作家对一个议题的观点时,必须从他自己的文章中引一段话来并列。
第二十一章 阅读与心智的成长
好书能给我们什么帮助
如果你阅读的目的是想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如果所阅读的书都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你就没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只有那样的书能帮助你的思想增长。除非你能增长心智,否则你学不到东西。
不必反对娱乐性作品,但是这类书无法让你增进阅读的技巧。
一个好的读者是自我要求很高的读者,他阅读时很主动,努力不懈。
读一本好书,会让你的努力有所回报,最好的书对你的回馈也最多。第一,当你成功阅读了一本难读的好书后,你的阅读技巧必然增进了。第二,长期来说这一点更重要——一本好书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你不只是更懂得如何读得更好,还更懂得生命。你变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识——像只提供讯息的书所形成的那样。你会成为以为智者,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体认。
毕竟,人间有许多问题是没有解决方案的。伟大的经典就是帮助你把这些问题想得更清楚一点,因为这些书的作者都是比一般人思想更深刻的人。
书的金字塔
人类历史中书的数量非常庞大,只有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的书籍可以让你学习。
有许多书只能当做娱乐消遣或者接收资讯用,事实上,你根本用不着对这些书做分析阅读,扫描一下就够了。
第二中类型的书籍是可以让你学习的书——学习如何阅读,如何生活。
可能你会了解到到别人推荐的很多书目,但是很多伟大的作品对你来说不一定是伟大的作品,重点是你该自己去找出对你有特殊价值的书来。
生命与心智的成长
我们的身体是有限制的,心智却没有限制。在力量与技巧上,身体不能无限制的成长,到一定年龄后,身体的状况只有越来越恶化,而我们的头脑却能无限制地成长与发展下去。但是心智跟肌肉一样,如果不常运用就会萎缩。
好的阅读,也就是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