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作为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重要架构方式,超融合在过去几年迅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其中,以VMware vSAN为代表的超融合解决方案,通过不断的创新和迭代,为用户认知、接受和广泛应用超融合解决方案,实现超融合基础设施的部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随着超融合逐渐深入到企业的核心生产环境之中,用户对超融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超融合必须支持所有虚拟机监控程序、容器化环境、裸机工作负载和多云环境等,这就要求超融合必须能够快速、轻松地向上和向下扩展,以支持变幻莫测的工作负载需求,而这种变化给超融合市场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今年英特尔再次联手VMware创建了第二版面向VMware vSAN 的英特尔精选解决方案,该版本专门针对内存受限的工作负载进行了优化,大幅超越了上一代解决方案的性能,在释放新一代超融合创新红利的同时,也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超融合市场的新挑战
众所周知,过去几年超融合已经在边缘和敏态应用场景中验证了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但超融合的应用范围绝非限于此,其正在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逐渐进入企业核心关键应用,如主流数据库、ERP,以及其他企业关键应用等等,但由此也产生了更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第一,从技术迭代看,超融合的核心技术是分布式存储,但超融合要实现更好的软硬一体的交付,其中的x86服务器虚拟化和SSD闪存介质的成熟也至关重要。
换句话说,建立在分布式存储技术之上的超融合OS需要不断的迭代和进化,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此外,SSD更是超融合打破IOPS随机读写性能瓶颈的关键,大幅提升从远端服务器上调取数据的速度,使超融合一体机能实现更高的性价比,更好的交付体验将是未来的主要趋势。
第二,从应用场景看,在云计算、大数据、云原生应用乃至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今天,用户对数据的“取、存、管”有着更大的需求,这为超融合带来极大市场增长空间的同时,也需要超融合能够适应越来越多出现的应用场景的挑战。
以VMware vSAN为例,在其最新的软件版本中就扩展了其应用场景和范围,包括提升超融合在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更大作用;延伸超融合在公有云中的能力;以及扩展超融合对数据保护、数据管理和云原生应用的支持,由此支持下一代敏捷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更新,并实现跨混合云的一致性运营。
第三,从发展趋势看,未来将是多种云技术混合交互在一起的状态,企业也需要实现渐进式的“云化业务”。数据显示,近三分之二的云购买者正在寻求横跨数据中心、云和边缘环境的云模式。此外,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正在转向混合云,为其所有应用程序提供最佳环境。
在此过程中,从私有云到混合云再到公有云,超融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管理和升级方案,但也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以满足用户在不同数据中心、公有云或边缘基础架构之间,创建、运行和管理工作负载,同时也能够确保架构的一致性。
不难看出,无论是技术迭代、应用场景还是发展趋势三个维度看,超融合无疑在未来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价值与作用,同时也对市场中的技术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释放超融合创新红利
为此,今年英特尔和VMware携手创建了第二版面向VMware vSAN的英特尔精选解决方案,新版本不仅可以将VMware vSAN 的软件与英特尔的最新硬件平台技术相结合,同时还能加速缓解随市场上新兴技术而带来的主要工作负载,可以实现无延迟且无需对超融合基础架构进行全面升级,就能进一步为用户交付最佳的超融合基础设施平台,由此帮助用户简化数据中心管理,降低采购和运维成本,轻松应对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面对的各种挑战,具体来说:
首先,在性能方面,英特尔和VMware专门针对内存受限的工作负载进行了优化,大幅超越了上一代解决方案的性能。所以,企业可以在性能经过优化的平台上快速部署可靠且全面的VMware vSAN超融合基础设施,并为严苛的应用和工作负载提供更加充足的内存容量,解决在性能关键型用例中DRAM成本和容量的限制。
例如,英特尔傲腾数据中心级持久内存可以提供出色的存储密度,每个模块最多可提供512 GB容量;与传统的DRAM DIMM相比,可降低每GB内存的成本。而通过在VMware vSAN部署英特尔傲腾数据中心级持久内存,就能经济高效地扩展可用内存容量,并在桌面虚拟化中运行更多或更大的虚拟机,或是存储更多“热” 数据,满足包括内存数据库、数据分析和其他严苛的工作负载。
来自Evaluator Group的报告也显示,采用英特尔傲腾技术和英特尔3D NAND 固态盘构建的VMware vSAN系统,能够支持最多1.6倍的虚拟机,同时仍可以为每个虚拟机保持相同的服务水平协议,这相当于每个系统可多支持60%以上的用户,可以说真正降低了用户在超融合基础设施上的投资成本,从而带来了明显的成本效益。
其次,在适配性方面,由不同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的面向VMware vSAN的英特尔精选解决方案,还通过了vSAN ReadyNode的认证并满足英特尔和VMware的严格规范,可为用户提供真正的“开箱即用”的能力,这样用户就可以立刻着手进行VMware vSAN的部署,而不是费力挑选多个方案或进行大量的系统级测试。
这样带来的好处是硬件、固件堆栈到 VMware vSAN 软件均已经过全面验证,能够实现超融合基础设施均衡和优化的性能;可缩短评估、选择和采购必要硬件组件所需的时间;同时还能够大幅减少部署新基础设施所需的时间,最终为用户提供更简便且一致的部署体验。
最后,在扩展性方面,新版本除了具有强大的英特尔硬件基础之外,还包含其他可进一步提高性能和安全性的固件和软件优化技术,如英特尔卷管理设备(英特尔VMD)、英特尔可信执行技术(英特尔 TXT)、可信平台模块 (TPM) 2.0、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英特尔超线程技术和英特尔Speed Shift 技术等,进一步丰富了用户的选择性。
目前,第二版面向VMware vSAN的英特尔精选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了两种配置选择,其中基础 (Base) 配置指定了面向 VMware vSAN 的英特尔精选解决方案必须具备的最低性能,增强(Plus)配置提供了系统制造商、系统集成商以及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如何进一步优化以实现更高性能和能力的例子。
以增强(Plus)配置为例,通过VMmark 3.1基准测试显示,企业可将虚拟机密度提升至少25%,并且可将单位虚拟机成本降低高达30%。在此基础上,用户还能够升级或扩展任一配置,以获得额外的容量或性能。
由此可见,第二版面向VMware vSAN的英特尔精选解决方案,不仅为用户建设现代化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同时也推动了VMware vSAN超融合解决方案的进化与迭代,为其注入了更多的新动力以及提供了更大的想象力,真正释放了新一代超融合的创新红利。
提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今,借助面向VMware vSAN的英特尔精选解决方案,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实现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升级,并加速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例如,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信公司之一Telefónica,就通过基于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和英特尔傲腾数据中心级固态盘的VMware vSAN架构,完成对高吞吐量和低延迟的虚拟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验证。
随着Telefónica VDC服务的不断发展,异构数据中心环境已成为其优化运营效率和总体拥有成本(TCO)的一大阻碍。为此,Telefónica搭建了一个易于管理并具有出色吞吐量的整合平台。但测试平台中使用的缓存设备无法满足 Telefónica 客户对关键业务工作负载的低存储延迟要求。
这意味着如果部署了这种测试解决方案,将需要Telefónica维护两种架构:适用于要求稍低的存储服务级别协议(SLA)的vSAN平台和适用于高级SLA的传统存储区域网络 (SAN)。因此,在与英特尔和VMware进一步沟通后,Telefónica决定将英特尔傲腾数据中心级固态盘用于vSAN 缓存,最终实现了性能层面的大幅度优化和提升。
具体而言,在使用英特尔傲腾数据中心级固态盘重新配置vSAN节点后,Telefónica所部署的四个vSAN 节点集群中大数据集的拥塞现象大幅减少。这样一来vSAN 集群就能够为不同的 I/O 模式持续提供高吞吐量、 低延迟和一致行为。
不仅如此,即使在集群占用率高且分块很大的情况下,vSAN的吞吐量和延迟依然能够满足Telefónica对于各种工作负载的严格的SLA要求,保证 Telefónica 客户的用户体验和满意度。测试数据显示,特别是对于随机和顺序读取操作,系统始终维持近50 万IOPS的同时,延迟更是低于 1.5ms 。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采用英特尔傲腾数据中心级固态盘的超融合基础设施的性能表现令人信服,Telefónica 已计划在其全部 VDC 节点上部署 vSAN,以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营。
总的来说,过去十多年来,英特尔和VMware携手提供了各种具有创新性的数据中心转型解决方案,而这种传统延续至今。相信随着第二版面向VMware vSAN 的英特尔精选解决方案的推出,不仅能实现企业超融合基础设施的平滑升级,还能最大限度的保护投资,并承载用户的关键业务应用落地,最终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申耀的科技观察,由科技与汽车跨界媒体人申斯基(微信号:shenyao)创办,16年媒体工作经验,拥有中美两地16万公里自驾经验,专注产业互联网、企业数字化、渠道生态以及汽车科技内容的观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