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1635-泰国大战缅甸
作者:吕井旺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养乐多
泰国和缅甸同处中南半岛,两国体量相近,文化相通。但泰国的GDP总量是缅甸的六倍,人均收入也是缅甸的近5倍,明显更为强势。
中南半岛国家中
泰国和缅甸的人口差距不是很大
但是GDP和人均GDP差距巨大▼
然而倒退回古代王朝时代,缅甸曾经是一个非常强悍的国家,曾多次同中原王朝交手而不落下风。向南,缅甸还同泰国断断续续交手近三百年,两次攻破泰国首都,逼泰国成为附庸国,甚至一度让泰国亡了国。
这两个邻国,历史上互掐了数百年▼
然而最终的结局,却是缅军被赶回老家。而泰国,一如既往地保持了自己的历史独立性。
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中南半岛上的地理和缅泰两族的崛起
中南半岛诸国除越南和马来西亚外,基本都是信仰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的佛国。佛国之间的联系也相较其他两国更多,这背后是该半岛的地形所致。
儒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
算是东南亚这个复杂区域的四大文化分区▼
半岛地势北高南低,连接云贵高原的掸邦高原扇形展开,三条大体南北走向的山脉与大河形成山水相间的地形格局。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昭披耶河)、湄公河、红河等大河在上游高原切割出河谷,每条河的中下游,都是富庶的冲积平原,发展到今天则成为东盟各国的首都或是经济大都市。
中南半岛地形及主要河流
伊洛瓦底江和昭披耶河则是缅甸和泰国的母亲河▼
不同的大河水系也孕育了东南亚的众多民族。
其中缅族兴起于伊洛瓦底江中游地区,西北那加、若开山脉把缅甸和南亚隔开,构成了现代缅甸版图的自然基础。在这个陆上封闭板块的西南,孟加拉湾沿岸生活着阿拉干人,东部和北部则广布着泰系民族。
而最让缅族人垂涎的,无疑是位于南部沿海平原的孟族。他们享受着伊洛瓦底江下游冲积平原肥沃的农业经济,又掌握着沿海商路,能否征服这些人,是缅族能否维持国家统一的关键。
缅甸东部的怒江-萨尔温江相对较小
其历史主舞台是伊洛瓦底江平原
早期伊洛瓦底江平原是孟族的天下
但北方的缅族不断南下压缩孟族的生存空间▼
缅甸的蒲甘王朝在阿奴律陀在位时征服了南部的孟人和西部的阿拉干人,甚至北上进攻段氏大理国。他第一次统一了缅甸核心地带,并且引进了小乘佛教。
第一次统一核心地带
下一步就是向东扩张
征服可能形成威胁的掸邦高原地带▼
但是好景不长,元朝灭了大理、南宋后将兵锋指向缅甸。1287年元军攻破蒲甘城,蒲甘王国成为元朝傀儡,缅甸开始四分五裂。北部掸族建立阿瓦王国,南部孟族独立建立了勃固王国。
北方的压力暂时打断了缅甸的历史进程
而东面的昭披耶河流域,泰人王国正在加速崛起▼
而泰族人,在被尊为泰国大帝的兰甘亨领导下素可泰王国一度控制了今天的泰国大部分。后来素可泰王国被罗斛国吞并,中国史书称素可泰为暹国,之后将合并的国家称为暹罗。统治暹罗国的是大城王朝(阿瑜陀耶王朝),迅速崛起为中南半岛上的强权。
至今仍是泰国人倍加敬仰的一代明主
(素可泰历史公园,兰甘亨像)
(图片:wikipedia)▼
缅甸东吁王朝与泰国的战争
元朝被明朝取代后,中南半岛大小势力陆续接受了明朝的册封。
此时缅甸正值阿瓦王国和勃固王国的“四十年战争”期间,大批的缅族为了逃避战乱投奔缅甸中部一个小势力东吁国。实力增强的东吁国王莽瑞体,继承了缅族人一贯的战略,向南发动了对孟人的征服战争。
经过多次征讨,莽瑞体消灭了勃固王国,统一了缅甸的中部和南部。
在统一缅甸核心区之后
东吁王国继续东征西讨
开启了缅甸历史上又一轮大规模扩张时期▼
然而接下来就是一些难啃的骨头了。向西,他没能打下阿拉干人的地盘,此后缅族又以勃固为基地,向东面的泰国发起了远征。
1548年莽瑞体率军深入泰国,包围了其首都大城府。泰军在出城迎战受挫后,退入城中坚守不出。
大城府即阿瑜陀耶(Ayutthaya)
作为泰国历史悠久的故都
今天即使在数次战乱后仍然留下了大量古迹
(大城府-玛哈泰寺佛像)
(图片:[email protected])▼
当时世界已经进入大航海时代,缅泰双方除了传统的封建动员兵以外,还各自拥有数百人的葡萄牙雇佣兵,而泰国雇佣兵的拥有的火炮型号更大,缅军无法攻破大城府城墙。在补给耗尽及泰国地方援军的威胁下,缅军撤兵回国,缅泰第一次交锋以缅军失利告终。
当时欧洲人绘制的大城府,佛塔是真的多
(图片:wikipedia@Johannes Vingboons)▼
莽瑞体回国后很快被孟人贵族暗杀。他死后孟人复国、缅族诸王争位,身为莽瑞体妹夫的莽应龙趁势崛起。莽应龙迅速平定了王族内乱,并再次将孟人势力征服。在稳固国家基础之后,莽应龙又一次将重心放在征服泰系民族诸政权上。
一个狠角色,缅甸战神
(图片:Cooler8 / Shutterstock)▼
他挥军北上消灭了掸人(也是泰人的一支)的阿瓦王国,进而攻击兰纳国(今泰国北部清迈地区)和南掌国(老挝)。缅北的掸族诸部自元朝起就是中央王朝的羁縻土司,却在莽应龙的攻击和拉拢下,大多成为了缅甸的附庸。
平了内乱再来扩张,誓要拿下大城府▼
莽应龙统一缅甸以后,以要求泰国进贡白象为名发起了战争。在缅军进攻下,泰国彭世洛城长官投降,他还将自己儿子送往缅甸当人质,这个人质就是日后的泰国大帝纳黎萱。缅甸大军压境,泰国被迫交出国王在内的王室人员为质并进贡白象,莽应龙则另立一个摄政王。
这位先认识下,待会儿还会出现
阿瑜陀耶的中兴之主纳黎萱
(图片:wikipedia)▼
然而辉煌的军事成就并不是没有代价的。由于莽应龙年年征发农民出征,导致国内农业生产破坏饥荒不断。趁着莽应龙远征泰国,孟人再起,联合大批泰族俘虏发起武装起义,攻下了都城勃固,把城市连同王宫全部焚毁。
莽应龙只得赶回国弹压叛乱并放回泰国国王。
在稳定国内局势后,莽应龙再度聚集重兵攻入泰国。泰国和老挝联军被缅军击败,随后缅军围困大城府长达十个月,并在1569年第一次攻克了泰国首都。投降缅甸的彭世洛长官被立为傀儡国王,泰国沦为缅甸附庸国。
此时的莽应龙,控制了缅甸、泰国、老挝和南亚的曼尼普尔,成为缅甸历史上控制范围最大的国王。
胃口很大,然而无法消化▼
但是登劳山脉、他念他翁山脉和比劳山脉纵贯缅甸东部国边境,且半岛丛林密布,对大领土的有效统治是非常困难的。缅甸相对于其他对手,并没有可以构成绝对压制的实力,纵使胜利也只是得到不可靠的附庸国。
由于半岛上的地形限制
他念他翁山脉是其生命线,掸邦高原已是很好的缓冲
再向东扩张,缅甸本部便难以实际掌控了
(掸邦的掸族与泰族乃是近亲)▼
这一点,也确实让后来的缅甸付出了代价。
莽应龙死后,其子莽应里即位。莽应里进一步对云南的土司发起入侵,结果引起了明朝的反击。明军在刘綖、邓子龙等率领下一度打到阿瓦城下。阿瓦城守将密谋献城,莽应里只能征调附庸国的军队进攻阿瓦。而此前一直作为人质的暹罗太子纳黎萱,在率军赴阿瓦路上决定独立,并且偷袭了缅甸后方。
阿瓦就在曼德勒下游不远处
这里已是缅甸统治的腹地所在
(图片:google map)▼
莽应里陷入了国力无法承受的两线作战,此后对泰国发起5次远征都失败了。在1592年的入侵中缅甸太子更是在传统的象背决斗中被纳黎萱杀死,缅甸对泰国完全失控。而此后纳黎萱也把东边的柬埔寨变为自己的附庸国,开始不断北上进攻缅甸。
莽应里则众叛亲离,首都勃固被缅甸割据势力攻破后被杀。东吁王朝退缩到阿瓦,纳黎萱也在一次进攻阿瓦的路上病逝。此后缅泰两国维持了百余年的大体和平。
这一次是缅甸的失败成就了泰国战神
(泰国-大城府,纳黎萱像)
(图片:Weerachai chandang / Shutterstock)▼
缅泰战争的终结
屋漏偏逢连夜雨,东吁王朝末年,缅甸南部的孟族人再度发动起义。
1752年,孟族占领阿瓦灭亡了东吁王朝。此后缅族在一个小首领雍籍牙领导下赶走了孟人,雍籍牙也成了缅甸贡榜王朝的开创者。雍籍牙经过数年的征讨消灭了孟人国家,再度将缅甸统一。
再度统一意味着再度扩张▼
统一缅甸后雍籍牙将兵锋指向泰国,但是他的突然死亡让缅军结束了远征。几年后新缅王孟驳重启入侵泰国计划,缅军从北路进军攻占了清迈和老挝万象,还入侵了云南的车里土司(西双版纳)。云贵总督刘藻迎战却兵败,乾隆大怒,刘藻则畏罪自杀。
1766年,缅军兵分三路入侵泰国包围了大城府。围攻持续了14个月,在此期间,新任云贵总督杨应琚再度派兵征讨缅甸,结果连吃败仗。杨应琚谎报大捷却被乾隆识破,随后被逮捕入京处死,乾隆命满洲贵族明瑞担任云贵总督主持征缅战事。
面对清军的新一轮征讨,攻克大城府的缅军主力不得不回国布防,撤走时将大城府掳掠一空,泰国大城王朝灭亡。
这,再次被灭▼
而大清国对缅用兵也极不顺利,不仅明瑞兵败自杀,后来的傅恒、阿桂等人也没能战胜缅军,最终擅自与缅甸签订了和议。
但缅甸还是遇到了对手。
缅甸主力回国后,仅在泰国留下九千人,泰国实际上处于地方割据状态。一个名叫郑信的潮汕后裔,在大城王朝灭亡后,攻下了泰国东南的富饶之乡尖竹汶府作为基地征募军队、建造军舰。此时他抓住机会,率军溯湄南河而上,在三菩提树击败了缅甸留守军队,于1767年10月收复了大城府,并在吞武里建都成为泰国国王。
这次是祖籍潮汕的大帝,吞武里大帝
(图片:wikipedia@ )▼
之后缅甸军队又多次入侵,但是在郑信领导下的泰军表现英勇,不仅抵抗了侵略,还逐步讨平地方割据势力统一泰国,并将老挝、柬埔寨变为附庸国。郑信本人也被奉为泰国五位大帝之一。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一次柬埔寨内乱中,泰国和越南阮朝同时派兵进行干涉,首都吞武里城却发生了政变,郑信被囚禁。
吞武里大帝-郑信雕像
(图片:wikipedia@Watkongdin team)▼
当时在柬埔寨的泰军大将昭披耶却克里,即刻率军回国镇压了叛乱,可他随后自立为王,处死了郑信。这位大将就是今天泰国王室的祖先拉玛一世,他将国都迁到吞武里一河之隔的曼谷,其王朝,也被命名为曼谷王朝。
自此,曼谷王朝(却克里王朝)一直延续至今
(如今泰国是君主立宪制)
(图片:kajornyot wildlife photography / Shutterstock)▼
而泰国和缅甸,也在经历了数百年的战争后,达成了和平的均势。
缅族在缅甸一直不是一个压倒性的主体民族,种族分离至今仍然困扰着这个国家。
而泰国的泰族,占到了总体人口的70%左右,民族同化政策也因此显得很有成效。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泰国华人的融合度是东南亚最高的。
可调动的有效力量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泰缅数百年战争的结果,也为这两个国家日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反观缅甸,内部问题始终是最大的问题
主体民族缅族与其他民族、“省”与“邦”
仍然基本等同于缅甸那古老的地形分界线▼
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而泰国却在英法两国的争夺下幸运地成为一个缓冲国。独立后的缅甸则依然深陷内战漩涡,又因为军政府独裁及毒品泛滥等原因长期遭到国际社会的制裁和孤立。而泰国凭借灵活的外交政策和较为安定的国内局势,在二战后发展势头迅猛,成为了东南亚最有话事权的国家之一。
稳坐江山又一年
(图片:Camera_Bravo / Shutterstock)▼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图片来自:[email protected]
END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