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章目录以
<<资治通鉴>>—全名阅读文库
的目录为参考
天子职责中最重要的是维护礼教,礼教中最重要的是区分地位,区分地位中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
礼教是什么?就是法纪.
区分地位是什么?就是君臣有别.
名分是什么?就是公、候、卿、大夫等官爵有别.
权贵支配贱民,贱民被权贵支配.
上层奴使下层就好像人的心腹支配四肢行动,树木的根和干支配枝和叶;
下层服侍上层就好像人的四肢保护心腹,树木的枝和叶遮护根和干;
这样才能上下互相护卫,从而使国家长治久安.
所以说天子的职责最重要的就是维护礼制了.
礼教中最重要的就是地位的高下之分.
礼教,在于分辨贵贱,将亲疏区别开来,裁决万物,处理日常事务.
没有一定的名为,则不能显扬;没有器物,则不能体现.
只有用名位来分别称呼,用器物来分别标识,然后上下才能井然有序.
这就是礼教的根本.
区分高下最重要的就是匡正各个等级的名分.
中心思想便是,在古代礼教基本对同于法纪,作为统治者或者天子就是维护法纪并逐级实施法纪,统治全国,维护国家长久治安;而作为被统治者与统治者又互为树和枝叶,互为保护。一切的基础便是礼教、法纪!这是统治的工具又是管理的工具。而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思想也给予了我们一定的启发。
作为一个企业领导人,如果要维护企业正常运转,就要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并逐级管理,发挥每个人主观能动性,这样的企业才是在激烈竞争下能够生存的企业!
当初,晋国的智宣子想以智瑶为继承人,
族人智果说:“他不如智宵。智瑶有超越他人的五项长处,只有一项短处。
美发高大是长处,精于骑射是长处,才艺双全是长处,能写善辩是长处,坚毅果敢是长处。
虽然如此却很不仁厚。
"如果他以五项长处来制服别人而做不仁不义的恶事,谁能和他和睦相处? "
要是真的立智瑶为继承人,那么智氏宗族一定灭亡。”
智宣子置之不理。智果便向太史请求脱离智族姓氏,另立为辅氏。
司马光说:智遥的灭亡在于才胜于德.
才与德不同,而世俗之人不能辨别开来,概而论之称为贤明,于是看错了人.
所谓才,是指聪明、明察、坚强、果毅;
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
才是德到的辅助;
德是才的统帅.
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
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
德生过才称之为君子;
德不如才称之为小人;
挑选人才的方法,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而委任,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
有德的人令人尊敬,有才的人使人喜爱;
对喜爱的人容易亲近,对尊敬的人容易疏远,
所以察选人才者经常容易被人的才干蒙蔽而忽略了观察他的品德如何.
解析参考
对一般人,不能和他们商议开创的计划,只能和他们共享成功的喜悦.
讲论至高道德的人与凡夫俗子同俗,要成大业不能去与众人谋划.
解析参考
这句话表面是说明改革大计不能与众人商量的原因,深层含义道
出了成大事者注定不会与大部分人为伍的原因,这里的为伍不是行为层次,而是在精神意志层
次,两种人已经无法同层次对话。那这句话揭示的普通人理解不了权谋家的三个人性是:
1.拒绝改变。(民不可与虑始, 而可与乐成)
2.拘于道德。(论至德者不和于俗)
3.随泼逐流。(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综上分析,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权谋家商鞅会说,成大事者不与众人商议。人性中的三点,追求舒适,盲信道德,从众心理,权谋家不是没有,而是能够认识并征服内心的弱点。所以成功者都是深刻理解了普通人的,因为他们经历过,而普通人不理解也不愿理解成功者的精神世界。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一切向目标看齐。
普通人只知道安于旧习,学者往往被所知限制不能有所开创.
这两种人,让他们做官守法可以,但不能和他们谋划旧章之外开创大业的事.
聪明的人制订法规政策,愚笨的人只能受制于人;
贤德的人随着情况的变化改变礼法制度,无能的人死守成法.
信誉,是君主至宝.国家靠人氏来保卫,人民靠信誉来保护;
不讲信誉无法使人民服从,没有人民便无法使国家继续存在.
所以古代成就王道者不欺骗天下,
建立霸业这不欺骗西郊,
善于治国者不欺骗人民,
善于治家者不欺骗亲人.
只有不善于做以上事情的人反其道而行,
欺骗邻国,欺骗百姓,甚至欺骗兄弟、父子.
上下互不信任,上下离心,以至于落败.
靠欺骗所占的小便宜救不了致命之伤,所得到的不能弥补所失去的,这岂不令人伤心!
问:治理百姓应以什么为先.
答:先给他们以利益.
问:贤德的人教育百姓,只谈仁义就够了,何必要说利益?
答:仁义原本就是利益!上不仁,则下无法安分;上不义,则下常常欺诈,这就是最大的不利.
<<易经>>:
利,就是义的全部体现.
用利益安顿人民,以弘扬道德.
这些都是说明利益的重要性.
只有仁义的人才知道仁义为大利,不仁义的人是不知道的.
厚人薄己、慈爱利益他人才对自己真正有利,才应该是我们人生最高境界的目标。
您没有听说过海里的大鱼吗?
网罩不住它,鱼钩也牵不住它,然而它一离开海水,却要受制于小小的蚂蚁.
今天的齐国,就是您的汪洋大海.您能长期掌握齐国,又要薛城干什么!
如果失去齐国大权,即使把薛城城墙砌到天上,也不足以保护自己啊!
故事非常简单,就是靖郭君听人劝吃饱饭,原理灾祸。
君子收养人士,为了百姓的利益.<<易经>>说:
圣人养贤,恩泽及于天下百姓.
贤,道德操守足以匡正风俗,才干足以整顿纲纪,
见识足以由小知大,由近知远,力量足足以团结仁人志士;
大可以有利于天下,小可以有利于一国.
所以君子用丰厚的俸禄使他们生活富足,用尊崇的地位来礼侍他们.
蓄养一个人就能使天下百姓普被恩泽,这就是养贤的真谛.
摘句:“君子之养士,以为民也”,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收养士人,是为了天下百姓的利益。
只要提的意见对,即使是别有用心,他也给予采纳,更何况那些毫无私心的忠心侍奉君王的呢!
<<诗经>>写道:采集藤蔓,采集土瓜,根好根坏不要管它.
问:天下怎么样才能安定?
答:统一才能安定.
问:谁能统一?
答:不杀人成性的人能统一.
问:谁能给他统一的机会呢?
答:天下百姓都愿意.
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一发生干旱,禾苗就要枯槁了。
一旦天上乌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长得茂盛了。像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
“保民而王”“仁义为本”。
想要使国家富强必须先开拓疆土,
想要使军队强大必须先让百姓富庶,
想要称王天下,必须先树立德望.
圣明的君主对百姓以教育感化为主,而尽量减少防范和禁令,知道那是靠不住的.
对百姓应用,礼教来引导,用乐进行教化.
为保护树叶而伤害树枝.
凡是主上所不喜欢的,就乘机诋毁;主上所喜欢的就成绩称赞.
制造事端,玩弄律法条文,心怀奸诈迎合主上的心愿,对外依靠不法官史树立自己的威望.
这一时期,用法严酷成为整个官场的风尚,
只有左内史儿宽,积极推进,放宽刑罚,处理诉讼纠纷,以获取人民的拥护;
他选择心地忠厚的人加以任用,与下级推心置腹,不追求功名,受到官史和百姓的衷心爱戴
可以用兵威和财务使周围弱小的部落归顺自己.
将天下犯有死罪的人招募为士兵.
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不征收赋税.
班固说:玄菟、乐浪,本是箕子的封国。
当初箕子居住在朝鲜,用礼义教导他的百姓,掌握种田、养蚕、纺织的方法,并为他们制
定八条法令。
凡杀人的,当即以本人性命相抵;伤人的,用谷物赔偿对方的损失;
盗窃的,男子给被盗者做奴,女子做婢;
想要自赎其罪的,一人要交赎金五十万钱,虽被免罪为平民,但按风俗仍被人看不起,想
结婚都找不到对象。
因此,当地百姓始终不偷不盗,不必为防偷盗而关门闭户;
女子都守贞节,没有淫乱行为。在乡间,人们都用竹器和木器盛放食物;
在城市中,人们颇仿效官吏的作法,往往用杯盘器皿盛放食物。
郡的官员,最初是来自辽东,其中有些人和前来经商的商人看到这里的老百姓不闭门户,
便在夜间进行偷盗,使当地淳朴的风俗渐遭破坏,以致如今犯禁者日益增多,法令也增加到六十余条。
由此可见,仁人圣贤的教化是多么的可贵啊!然而,东夷民族天性柔顺,与南、西、北三方各民族不同。
所以孔子哀痛他的道理不能得到推行时,打算乘筏出海,要到九夷地区去居住,这种想法是有根据的。
汉武帝因朝中有名的文武大臣快要没有了,所以颁布诏书,求取贤才:
"凡是非同寻常的功业, 必须等待非同寻常的人才去完成。
所以有的马虽然凶暴不驯,却能一口气奔驰千里;
有的士人虽然遭到世俗的诟骂,却能建功立业。
无论是容易翻车之马,还是放荡不羁之士,都只看如何驾御而已。
命令各州、郡官长考察本地官吏和一般百姓中,是否有才干优秀或不同凡俗,能够胜任将
相之职,或出使遥远国家的人,保荐给朝廷。
司马光说:
汉武帝打算封自己宠爱的姬妾李夫人的娘家为候,
所以派李广利率兵征讨大宛,这就表明,没有为国立功就不能封侯,不想改变高祖皇帝的约定.
但军务大事这种关系国家安危、民众生死的大事,
如果不辩贤愚就授予军事大权,借以微小的功劳,
作为封自己所喜欢的人为候的借口,还不如无功就封侯好些.
汉武帝在处理封国事务上很有见地,却在任命将领方面不注意方法.
所以,说他能够遵守先帝的约定,我认为是言之过及了.
汉武帝打算趁征伐大宛的兵威来威胁匈奴,便颁发诏书说:
高皇帝给朕留下平成的忧患,高后时,匈奴单于给我朝的书信表示不愿意归顺于我朝.
当年齐襄公报九世先祖之仇,<<春秋>>认为他的行为符合道义.
作为一名官史,
过于刚强则容易折断,过于柔弱则法令难行,
必须做到威、恩并施,才能建功立业,显身扬名,永远保持上天所赐的福禄.
司马光说:
作为君主,动静、措施都要谨慎,心内想的事,外表就会显露出来,让天下人知道了.
淖子的人品好吗?淖姬的哥哥回答说:
他这个人有太多的欲望.
汉武帝说:欲望太多的人不适合当国君管理百姓.
又问武始候刘昌的情况,淖姬的哥哥说:
刘昌即无大过,也无大绩.
汉武帝说:这样就可以了.
于是派使臣立刘昌为赵王.
皇后、太子因皇上对他们的宠爱减少,常常感到不安.
汉武帝察觉后,对大将军卫青说:
我朝有很多事还都处于草创阶段,再加上周围的外族对我国不断侵扰,
朕如不变更制度,就不能为后代树立准则;
如不出事征伐,天下就不能安定,因此不能不使老百姓们受些劳苦.
但假如后代也像朕这样去做,就等于重蹈了秦朝灭亡的覆辙.
太子性格稳重好静,一定能安定天下,不会让朕忧虑.
要找一个能够以文治国的君主,没有比太子更有优势的了!
听说皇太后和太子有不安的感觉,难道真的如此吗?你可以把朕的意思转告他们.
卫青叩头感谢.皇后听说后,特意摘掉首饰向汉武帝谢罪.
每当征讨四方被太子劝阻时,汉武帝就笑着说:
由我来担当艰苦重任,而把安于留给你,这不是很好吗!
壶关三老令狐茂上书汉武帝说:
我听说
父亲犹如天,母亲犹如地,儿子犹如天地间的万物,
因此只有上天平静,大地安然,万物才能昌盛;
只有父慈,母爱,儿子才能孝顺.
<<诗经>>上有言:
绿蝇往来落篱笆,谦谦君子不信谗.
否则谗言不断,天下必然出大乱.
司马光说:古代的明君教养太子,为他选择正派敦厚、品质好的人作为老师和朋友,
让他们朝夕相处,使太子的左右前后都是正人君子,出入起居都合于正道.
虽然如此,但仍然有淫邪放纵而陷于灾祸,最终身败名裂的.
司马光说:天下果然并不是没有人才.
汉武帝先是喜欢征服四周蛮夷建功立业,朝廷便得到了很多勇士,
使其开疆拓土,无不如所愿.
到后来修养百姓,重视农业生产,又有赵过等人教导百姓垦荒种植,使百姓们获益匪浅.
同是一位君王,前后的兴趣爱好迥然不同,而总有人才相应.
<<尚书>>上说:
不偏向,不结党,君主的大道坦荡平直.
臣司马光说:“汉武帝穷奢极欲,刑罚繁重,横征暴敛,
对内大肆兴建宫室,对外征讨四方蛮夷,
又迷惑于神怪之说,巡游无度,致使百姓疲劳凋敝,很多人被迫作了盗贼,
与秦始皇没有多少不同。
但为什么秦朝因此而灭亡,汉朝却因此而兴盛呢?
是因为汉武帝能够遵守先王之道,
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守住基业、能接受忠正刚直之人的谏言,
厌恶被人欺瞒蒙蔽,始终喜好贤才,
赏罚严明,到晚年又能改变以往的过失,
将继承人托付给合适的大臣,
这正是汉武帝所以有造成秦朝灭亡的错误,却避免了秦朝灭亡的灾祸的原因吧!
盐、铁、酒类的专卖和均输措施等,
都是国家赖以控制四夷、保卫边界,使财用充足的根本大业,
李德裕论道:君主最大的德,莫过于明察秋毫,
明察就可以洞悉奸诈,那么任何邪恶就无法逃脱,
汉昭帝就是这样的.
先有怀疑的心思,才会招来奸贼的谗言.
追逐大鹿的猎狗,会顾及兔子的吗!
只要适合继承皇位,即使是废长立幼也完全可以.
总是以自己柔弱的玉体,去承受疲劳痛苦的煎熬,
这不仅不能保全宝贵的生命,
也不能促进高尚的仁义品德.
在宽敞的殿堂之中,细软的毛毡之上,
在明师的指导下背诵、研读经书,
讨论上至尧、舜到,下到商、周之世的兴盛,
考察仁义圣贤的风范,
学习治国安邦的道理,
欣欣然发奋忘食,使自己能够修身养性,只一味地狩猎是不能享受到这种快乐的!
休息的时候,作些俯仰屈伸的动作以利于体形,用散步、小跑等运动来锻炼下肢;
吸进新鲜的空气,吐出腹中浊气以锻炼五脏;聚精会神,以调和心神.
用这种方法进行养生,哪有不长寿的道理呢!.
龚(gong)遂说道:胶西王刘瑞因大逆不道罪而灭亡的原因,大王您可知道?刘贺说:不知道.
龚遂说:我听说胶西王有一个专会阿(e)谀(yu)奉承的臣子叫候得,
胶西王的所作所为象夏桀(jie)、商纣一样暴虐,而候得却说是象尧、舜一样贤明.
胶西王对候得的阿谀谄媚非常欣赏,经常和他一起睡觉.
正因如此,胶西王才落得如此下场.
如今大王亲近奸佞(ning)小人,已经逐步沾染恶习,
这是关系到存亡的大关键,不能不慎重对待!
我请求挑选通晓经书、品行端正的郎官和大王一起生活,坐则诵读<<诗经>>、<<尚书>>,
立则习练礼仪举止,这是对大王绝对有益无害的.
<<诗经>>三百零五篇,其中说道,
只有'人事'得当,'王道',才能周备.
如果总是不忍抛开昌邑(yi)国的故旧,信任并重用那些奸佞小人,必有祸事.
有功之臣得不到奖赏,而昌邑国拉车的小吏(li)却先获得升迁,这是个大过错.
<<鸿范传>>上说:
君王有过失,上招天罚,常会使天气阴沉,这时就会有臣下谋害君上.
我不敢名言,只好说是'臣下有不利于皇上的阴谋'.
<<孝经>>上说:
无形之罪当中,以不孝之罪最大.
<<春秋>>上说:"天王出居郑国",因其不孝,所以出居郑国,被迫舍弃天下.
十分清楚下层社会的奸邪丑恶和官吏的好坏得失,
作为臣子的大义,应当坚持原则,直言不讳,不能苟同并阿谀奉承皇上.
<<春秋>>讥讽由贵族世代为卿的制度,
讨厌春秋时宋国三代没有大夫和鲁国季孙氏专擅执政,
都使国家陷于危难与存亡混乱之中.
遵循惯例,凡是上书朝廷,都是一式两份,其中一份注明为副本,
由主管尚书事务的人先打开副本审视,如所奏的事不妥当,然不予上奏.
魏相又通过徐广汉向汉宣帝建议,取消奏章副本,
防止封闭言路而使皇上蒙蔽.
汉宣帝常说:
老百姓之所以在此定居,没有叹息、忧愁,
主要就在于为政公平清明,处理诉讼之事合情合理.
汉宣帝认为,郡太守为治理官吏和百姓的关键,如变换频繁就容易引起治理百姓的不安.
百姓们知道他们的郡太守将长期留任,不可欺罔,才能服从郡太守的教化.
如果有功不赏,有罪不罚,哪怕是唐尧、虞舜也无法将天下治理好.
太子是国家的储君,它的师、友必须由天下的优秀人才来充任,
不应只是与其外祖父许氏一家关系亲密.
况且太子自由太傅、少傅,官属已经齐备,如今再让许舜监护太子家,
那太子的思想将会受到牵制,不是向天下传扬太子品德的好办法.
冬季,十月,汉宣帝颁布诏书说:“先前在九月壬申(十九日)发生的地震,使朕非常恐惧。
如有能指出朕的过失,以及各郡、国举荐的'贤良方正'和'直言极谏'之士,
要匡正朕的失误,对有关高级官员的错误也不必回避!
由于朕的品德不足,不能使远方的蛮族归附,因而边境的屯戍事务一直不能结束.
如今又调兵增加边塞屯戍力量,使百姓长期劳苦不止,不利于天下的安定.
解散车骑将军张安世、右将军霍禹所属的两支屯戍部队!”
又下诏命令:“将未使用过的皇家池塘和禁苑借给贫苦百姓,让他们在其中从事生产活动.
各郡、国的宫室、别馆,不要再进行修缮.
返回原籍的流民,由官府借给公田,贷给种子、粮食,免除他们的财产税和徭役.”
允许官吏百姓直接向皇帝呈递秘密奏章,不必经过尚书,群臣也可直接晋见皇帝.
国家使用法律应当准确.人们议论法律,都认为冤屈太多而感到悲伤.
大乱之后,必然会出现与以往大不相同的变革措施,贤圣之人以此昭示上天的意旨.
<<春秋>>将继承正统称作即位,因尊重正统,对开端必须慎重.
陛下刚刚登上至尊之位不久,与天意正相符合,应当改正前代的失误,以显示是继承正统,
删去繁杂琐碎的法令条文,解除百姓的疾苦,以顺应天意.
《尚书》中说:'与其杀死无辜的人,宁可偶尔失之宽纵'.
俗话说:
'既使是在地上画一个圆圈作为监狱,也不能进去;将木头人做成审讯官,也不要去面对.'
这些都是人们对严刑酷法痛心疾首的悲愤之词.
希望陛下减省法令,放宽刑罚,太平之风才能呈现于当今.
孔子作<<春秋>>,追踪考察各国的兴衰存亡,严厉批判卿大夫世袭制度.
当初,霍氏一家骄横奢侈,茂陵人徐福就曾指出:“霍氏必亡.
凡奢侈无度,必然傲慢不逊;
傲慢不逊,必然冒犯主上;
冒犯主上就是大逆不道.身居高位的人,必然会受到众人的厌恶.
霍氏一家长期把持朝政,遭到很多人的厌恶,天下人厌恶,又作出大逆不道的事,
怎么可能不灭亡呢!”
于是,上书朝廷说:“霍氏一家权势太大,陛下既然厚爱他们,就应随时加以约束限制,
不要让他们发展到灭亡的地步!”上书三次,天子听到了,未加采纳.
后霍氏一家被诛杀,曾告发过霍氏的人都被封赏,有人上书汉宣帝,
为徐福鸣不平说:
“我听说,有一位客人到主人家拜访,见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又堆有柴薪,
这位客人便对主人说:
'您的烟囱应改为弯曲的,并将柴薪搬到远处去,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
主人默然,不予理会.不久,主人家果然失火,邻居们共同抢救,幸而将火扑灭.
于是,主人家杀牛摆酒,对邻居表示感谢,在救火中烧伤的被请到上座,
其余则各按出力大小依次就坐,却没有请那位建议他改弯烟囱的人.有人对这家主人说:
‘当初要是听了那位客人的劝告,就不用杀牛摆酒,终究不会有火灾.
如今论功请客酬谢,建议改弯烟囱、移走柴薪的人没有功劳,
而在救火时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才是上客吗?’
主人这才醒悟,将那位客人请来.
茂陵人徐福多次上书说霍氏将会有叛逆行为,应预先加以防范制止.
假如陛下接受徐福的劝告,
则国家就没有划出土地分封列候的费用,臣下也不会谋逆叛乱,遭受诛杀的大祸.
现在事情已然过去,而只有徐福的功劳没有受到奖赏,希望陛下明察,
嘉许其'弯曲烟囱、移走柴薪'的远见,使他居于'焦头烂额'者之上!”
汉宣帝这才赐给徐福绸缎十匹,后又任命他为郎官.
司马光说:
霍光辅佐汉朝,可以说是忠心耿耿,然而却终究未能庇护他的宗族,是什么原因呢?
威严权柄,只有君王才能享有,
如果由臣下享有,长期不归还君王,则很少能逃脱灭亡的命运.
如果不让当初于国有功的留下后代,就不利于勉励人们行善立功.
龚遂说:勃海郡地处海滨,远离京师,得不到圣明君主的教化,当地百姓为饥寒所困苦,
而地方官吏却不加体恤,所以才使陛下的子民盗取陛下的兵器,在小池溏中耍弄罢了.
龚遂将军队全部遣还,并下达文书给所属各县,命令:
“将所有负责缉捕盗贼的官吏一律撤销,
凡是手持锄头、镰刀和其他农具的,一律视为良民百姓,地方官吏不得刁难,
只有手持兵器的才算是盗贼.”
然后,龚遂单人独车前往郡衙门就职.
盗贼们听说新太守的命令后,立即解散,抛弃兵器弓弩,拿起镰刀、锄头,于是盗贼全部平息,
百姓安居乐业.于是,龚遂下令打开官仓,赈济贫苦百姓,
选派品行优良的官吏对百姓们进行安抚、管理.
龚遂发现齐地风俗奢侈,人们喜欢经营工商业,不愿在田间劳作,便以身作则,提倡勤俭节约,
劝导百姓从事农业生产,按各家人口的多少,规定必须种树若干,养家畜若干.
凡百姓有带刀持剑的,让他们卖剑买耕牛,卖刀买牛犊,
说道:“你为什么把壮牛和牛犊佩带在身上!”
经过龚遂的辛勤劝勉,往来巡查,
终于使勃海郡内各家各户都有了积蓄,刑狱讼案也大为减少.
陛下爱惜百姓,唯恐恩德不能遍及天下,将朝中谏官全都派到各郡、国掌管地方事务.
但朝中缺少直言纳谏的臣子,由于陛下被朝政混乱所蒙蔽,所以出现了舍本逐末的现象.
他逮捕罪犯,目的在于以一警百.官吏和百姓全都敬服,心怀畏惧,改过自新.
冯奉世作为朝廷的使臣,有指定的任务,而他却违背使命,擅自用皇上的名义征调各国军队,
虽然建立功勋,却不能让后人效法.如封冯奉世为侯,以后奉命出使的人将以他为榜样,
争着征调各国军队,以图建功于万里之外,使国家在外族地区多生事端,此风不可渐长.
因此,冯奉世不宜受封.
五月,汉宣帝颁布诏书说:
刑狱,关系着万民的生命.只有能使生者不抱怨,死者不怀恨,才可以称得上是称职的官吏.
如今却不是这样.有的官吏用诈使巧,玩弄法令,断章取义,对律文作出不同解释,
判决案狱轻重不公,又不如实上奏,连朕也无法了解真相,四方万民还有什么仰仗、指望呢!
二千石官员要分别督察自己的属下,不得任用这样的人.
还有的官吏擅自征发徭役,装饰宾馆驿站,使过往使者和官员称心如意,超越职权,违反规定,
以博取赞誉.这种情况,就如同踩在薄冰上等待太阳出来,岂不危险吗!
我听说,为人解救危乱,诛除凶暴,可以称之为'义兵',兵行仁义,称王于天下.
如果受到敌人的侵略,不得已起而应战,则称之为'应兵',也可以取得胜利.
为了一点细小的仇恨,忍不住愤怒而起兵,称之为'忿兵',忿兵往往失败.
贪图别国的土地、财富而起兵,称之为'贪兵',贪兵将为别人所破.
自恃国家强大,人口众多,企图在敌方面前显示自己的威力,称之为'骄兵',骄兵将会灭亡.
这五种情况,不仅是人事,实为上天的意志.
我想到,我家原本就有土地房屋,让子孙们在上面勤劳耕作,就足够供他们饮食穿戴,
过与普通人同样的生活.如今再要增加产业,使有盈余,只会使子孙们懒惰懈怠.
贤能的人,如果财产太多,就会磨损他们的志气;
愚蠢的人,如果财产太多,就会增加他们的过错.
况且富有的人是众人怨恨的目标,我既然无法教化子孙,就不愿增加他们的过错而产生怨恨.
贤才,是国家的工具.任用的官吏贤能,办事进退简易,又能普遍获得良好的功效;
使用的工具锋利,花费很少的力量就能取得很多的成果.
所以,如果工匠使用的工具不够锋利,即使劳筋动骨,终日辛苦;
而使用精巧的工具,则能铸造出'干将'宝剑.
蠢人骑劣马,即使勒破马嘴,抽坏马鞭,也不能前进;
而由精于骑术的王良骑乘名种良驹,
由善于改进车辆的韩哀侯驾驶快疾的宝马拉着马车周游天下,即使是万里之遥,
也不过喘口气的工夫就能到达,为什么这么快呢?
因为人马相得益彰之故.所以,身穿凉爽的麻布衣的人,不苦于盛夏的暑热;
身穿温暖柔软的貂、狐皮衣的人,不担忧严冬的寒冷.原因何在?
因为他们拥有相应的工具而易于防备.
贤人、君子,也正是圣明的君王易于治理天下的工具.
从前,周公为了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停顿三次,沐浴一次要束起三次头发,
所以才会出现监狱空闲的盛世;
齐桓公在庭中燃起火炬,为的是不分昼夜地接待贤士,
所以才能九合诸侯,称霸天下.
作为君王,只有首先不辞辛苦地访求贤才,然后才能享受所得贤才给他带来的安逸.
作为人臣也是如此.
所以圣主要光大功业,必须要有贤臣来辅佐;贤臣只有等待圣主的赏识,才能显示才干.
上下互相需要,彼此欣悦,这是千年一次的际遇,言论见解无所猜疑,
犹如羽毛遇到顺风,巨鲸纵横大海,春风得意,那么还会有何禁不止,何令不行?
老百姓虽然软弱,却无法战胜他们;虽然愚昧,却不可欺骗他们.
圣主独处深宫,所作的决定,恰当则受到天下人的称颂,失当则被天下人纷纷议论,
所以应小心地挑选身边的助手,审慎地择用执行命令的官员.
使身边的助手能够帮助君王端正自身,执行命令的官员能够宣示圣德,
这才是君王的根本要务.
孔子说:'使君王平安、百姓得到治理,没有比推行礼更好的了.'这不是一句空话.
作为君王,在尚未制定出新的礼仪之前,
应引用古代圣明君王制定的、与当今情况相适应的礼付诸实施.
当今世俗,娶妻、嫁女的费用没有节制,使贫苦的人无力承担,以至于不敢生孩子.
周朝之所以能不用刑罚而使天下大治,是因为他们都将邪恶禁绝在发生之前.
又说:舜、汤不用三公、九卿的后代而遴选皋陶、伊尹,不仁之人自然远去.
应公开征选贤能人才,废除保荐子弟为官的'任子令';
陛下的外家和故旧,可以赏赐丰厚的财物,却不宜让他们身居重要官位.
除去'角抵'游戏,减少乐府艺人,节省尚方用度,在天下人面前明确表示提倡节俭.
古代的工匠不雕刻细致的装饰,商贾不贩卖奢侈物品,
并非古代的工匠和商贾唯独贤明,而是政令教化使他们如此的.
善于打仗的人,能主动引诱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引诱.
这是走投无路的敌兵,不可逼迫太急.
缓慢追击,他们只逃跑不回头;
逼迫太急,则回头死战.
<<孙子兵法>>说:
百战百胜,并非高手中的高手,所以应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
打仗如无必胜的把握,就不能轻易与敌人交手;进攻如无必取的把握,就不能轻易劳师动众.
韩延寿为官,崇尚礼义,爱好古人古事,推行教化,
每到一地,必定聘请当地贤士,以礼相待,以广泛地听取建议,采纳他们的批评意见.
韩延寿还注意表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品行高尚之人,修建地方公立学校.
对待下级官吏,既施以十分深厚恩德,又加以严格约束.
如有人欺瞒、辜负韩延寿,韩延寿就痛切自责:
“难道我有什么事对不起他,否则他怎会如此!”
属下听说后,都深自愧悔,其所属某县尉甚至因此而自杀.
君子重视的是,不乘敌国丧乱的机会去进攻,认为恩足以使孝子心服,义足以使诸侯感动.
老鼠不为洞穴所容,只因它嘴里衔的东西太大.
班固赞曰:古代确定一件事物的名称,必定从与此相类似的事物中得来,
远的取之于其他事物,近的取之于自身.
所以在儒家经典中,将君王比喻为头颅,臣子比喻为大腿和手臂,
表明君臣一体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君臣之间的密切配合,是古今的通常之理,自然之势.
大臣被罢黜贬谪之后,应当闭门在家,惶恐不安,以示可怜之意.
不应治理产业,交结宾客,享有声誉.
司马光说:"王道"与"霸道",并无实质的不同.
过去,夏、商、周三代昌盛时,无论是制礼作乐,还是发动战争,都由天子决定,则称之为"王道".
天子微弱,不能控制诸侯时,诸侯中有能率领盟国共同征讨叛逆以尊奉王室的,则称之为"霸道".
无论行"王道"还是"霸道",都以仁义为根据,任用贤能,奖赏善美,惩罚邪恶,禁绝凶残,诛除暴乱.
二者只不过于名位上有尊卑之分,德泽上有深浅之别,
功业上有大小之差,政令上有广狭之异罢了,并非像黑白、甘苦那样截然相反.
汉朝之所以不能恢复夏、商、周三代那样的盛世,是因为君王没有去做,
并不是古代圣王之道不能再行于后世.
在儒者中,有君子,也有小人.像汉宣帝所说的那种"俗儒",当然不能同他们治理天下,
但难道就不能访求"儒"而任用吗!像后稷、契、皋陶、伯益、伊尹、周公、孔子,都是大儒,
假如汉朝能得到他们而予以重用,汉朝的功业岂能只像现在这样!
汉宣帝说太子懦弱不能自立,不懂得治国的方法,必然将败坏刘氏基业,这是可以的;
可是说"王道"不可实行,儒者不可任用,岂不是太过分了!不能以此来训示子孙,留给后人效法.
强弱之势,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按照<<春秋>>大义,君王不分内外,以表示要天下一统.
班固赞说:汉宣帝治理国家,有功必赏,有罪必罚,注重综合考核人事的名与实.
主持政务的大臣、学者,以及执掌法令的官员,全都精通自己的本职.
在技巧、工匠、器械方面,以后的汉元帝、汉成帝时,很少能与之相比,
这也足以证明汉宣帝时确实做到了官吏各称其职,百姓各安其业.
贡禹说:古代君主节约俭朴,只征收十分之一的税赋,没有其他的赋税和徭役,
因此家家户户都过着富足的生活.
像远古一样当然困难,但也应稍稍效仿古代,实行节俭.
司马光说:忠臣侍奉君主,应请求君主去作困难的事,那么,容易的事,用不着费大力气便可以纠正;
只要君主能弥补自己的短处,那么他的长处不必勉强就能很顺当的得以发扬.
元帝刚上位不久,就向贡禹虚心假意的请教,贡禹应当把事关重要的事排一,把不重要的放第二.
忠心耿耿的忠臣却不能重用,阴险毒辣的庸臣却掌权了,是当时的大患,而 贡禹不在这方面建议.
谦恭谨慎、节约俭朴,是元帝本来就具有的品质,贡禹却煞费苦心,剔除建议.这是为什么呢?
假如他的智慧连这些都不知道,又怎么可称贤能!假如他知道而不肯说,罪就更大了.
司马光说:元帝这位君王,太奇怪了,容易受到欺骗,却难以醒悟.
秋季,元帝用重酿之酒祭祀祖庙,出便门,准备乘楼船(甲板上有楼的船).
薛广德拦着皇家卫队,脱下官帽,叩头,说:“请走桥. ”
元帝传下话来,说: "请御史大夫戴上官帽! "
薛广德说: "陛 下如果不接受我的建议,我就在此自杀,用鲜血污染车轮,陛下就进不了祖庙了!",元帝不高兴.
负责开道的光禄大夫张猛说:“我听说,主上圣明,臣子自然正直.坐船危险,而过桥却安全,圣明的君主不冒危险.御史大夫的话,可以听从!”
元帝说:劝告别人, 应象这样把道理说清楚!于是改从桥上走.
<<易经>>上有否卦和泰卦,
小人那一套如果得到欣赏,君主的主张就无法实行,那么政治就会逐渐混乱;
君主的主张如果得到欣赏,小人那一套就无法实行.那么政治就会逐渐走上轨道.
治和乱,荣和辱,首先在于君主信任什么人;
既然已经任用了有德才贤能的人就要坚定决心而不被动摇.
<<诗经>>上说:'我的心虽不是般石,但却不可逆转.'这表明坚持善行的态度.
<<易经>>上说:'出令如出汗'.这说明君王发号施令,就象出汗,一旦流出,就不能再返回体内.
<<论语>>说:'看见邪恶,赶快避开,好像将手伸到滚水里.'
<<诗经>>上说:'我心忧愁如焚,因小人而愤慨'.小人成群,是在令人愤慨.
作为君主,应该察看善恶,明辨是非,对善行奖赏鼓励,对奸邪刑罚惩处,这才是治理国家的原则.
司马光说:君主用正道攻击邪道,还怕不能取胜.何况贾捐之用诡计对付诡计,怎能避免祸害?
朝廷对于国家,就像筑墙时所用的模版.朝廷官员如果怒目相对, 那么下面的人就会产生争斗的祸患;
在上位的人如果专权弄事,那么下面的人就会产生抗拒的心理;
在上位的人如果互相伤害,那么下面的人就会产生杀机;
在上位的如果有贪图钱财的大臣,那么下面就会有偷盗抢窃的人民;
这就是朝廷所显示的根本作用.
治理国家的人,最应该谨慎的是提倡什么.礼教的推行, 用不着逐家拜访,也用不着见人就去劝说;
只要贤能的人在位,能干的人尽忠职守,朝廷尊重礼仪,文武官员相敬互让,
道德的行为,从内心发展到体外,从最近的人开始,
然后人民才知道谁作为榜样,努力效法,不知不觉中,善行日益增加.
<<诗经>>说:商王朝首都的风俗礼仪高贵大方,是天下人的标准,谁都要模仿.
<<诗经·大雅>>说:'不要忘记祖先的教诲,努力修养自己的德行.'这是达到'德'的根本方法.
<<传>>说'知道应喜爱什么,应厌恶什么,使性情变好,圣王的道路就是如此.'
修养性情的方法,必定要知道自己的长处,而弥补自己的缺欠.
聪明通达的人,警惕苛察;
见识不广的人,警惕被蒙蔽;
勇猛刚强的人,警惕过于暴烈;
仁爱温良的人,警惕没有决断;
恬淡安静的人,警惕贻误时机;
胸襟广阔的人,警惕疏忽大意.
必须了解自己所应当注意纠正的缺失,以大义来弥补它,然后才能达到万事和谐的美好境界.
那些伪善的乖巧之徒,才无法结党搭帮,企望挤进朝廷.
务请陛下警惕自己,使陛下的圣德更为崇高.
只有治国有法的君王,才能依据往事而预测将来.
司马光说:君王的德行不昌明,则臣属虽然想竭尽忠心,又从何着手呢?
荀悦说:奸佞迷惑君主的方法太多了.所以孔子说:"要远离奸佞!"
不仅不用他而已,还要驱逐到远方,跟他隔绝,把源头塞住,态度至为坚决.
孔子说:"政治的意思,就是端正."治理国家最基本的一件事,无非端正自己而已.
梗直诚实,则是端正的主干.
对于品德,必须核实是真实的,才授给他官位.
对于能力,必须核实是真实的,才让他做事.
对于功劳,必须核实是真实的,才颁发奖赏.
对于罪恶,必须核实是真实的,才加以惩罚.
对于行为,必须核实是真实的,才可以尊重.
对于言谈,必须核实是真实的,才能够相信.
对于物器,必须核实是真实的,才可以使用.
对于事情,必须核实是真实的,才能够去做.
所以各种端正风气都汇集到朝廷,则下面万事没有虚伪.
古代圣王的道理,不过如此而已.
史丹进言说:才干的含义是,聪明而喜好学问,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圣明君王的作为,无论动静周旋,奉天之命,承亲之意,
当朝处理国事,面对群臣,事事都有节制法度,以发扬人伦的美德.
敬重小心,是侍奉上天的仪容.
和悦恭顺敬谨,是事奉祖先的礼仪.
严以律己,正直谨慎,是统御文武百官的原则.
给予恩惠,和颜悦色,是待下的态度.
举止行为,凡事都遵循一定的礼仪,因而在形貌上就是一派仁义气象,一举一动都可以成为效法的榜样.
陛下至德仁厚,然而祥和之气仍然未通,阴阳不和,大概是因为官吏多实行苛政的缘故.
被委派巡查地方的刺史,有人不遵循六条规则,随心所欲地行事,过多干预郡县行政.
甚至开私门,听信谗言,来搜求吏民的过失.严辞呵责,对细微的过错也不放过;
苛求吏民,而不考虑他们是否力所能及.郡县在压力的逼迫下,也不得不互相采取严厉苛刻的手段,流毒祸及百姓.
因此,乡党邻里缺少和睦交往的欢悦,家族亲属也忘了血缘之间的亲情.
互相帮助、周济急难的淳厚风俗衰落了,送往迎来的礼节也不再实行.
人情不通,那么阴阳自然阻隔,和气不通,未必不是由此而引起!
<<诗经>>说:'百姓失德,因小犯过'.俚语说:'苛政之下无亲情,烦苦之中伤恩义'.
<<周书>>说:'记人之功,忘人之过,这才适合当人君'.
经书上不是说:'节约之人,犯过失的很少'.
如<<书经>>所说:"托言治理,实际上行为不正确;外表恭敬,实际上傲慢欺天".
孔子说:'爱他时,要他活下去;恨他时,希望他死.这便是迷惑.'
孔子又说:'使如水般渗透的谗言无法奏效,那就可称得上是明智了'.
世上最大的恩德,莫过于使其拥有王位和人民;而最大的罪恶,莫过于拘杀使者.
经传上说:'拿不准该不该赏赐的,姑且给予赏赐.'目的在于广施恩德,勉励有功之人.
还说:'拿不准该不该惩罚的,姑且赦免.'目的在于谨慎刑罚,免生差错.
现在,不顾法令和前例,而以不敬的法条治罪,完全违背了'拿不准该不该惩罚的,姑且赦免'的古训.
君王没有不希望国家安定的,然而却常常出现危机;没有不希望国家长存的,然而却常常亡国.
这是由于君王失去了驾驭臣下的手段.大臣掌握权柄,主持国政,没有不危害君王的.
因此<<书经>>说:'臣子作威作福,就会危害家族,给国家带来凶险.'
孔子说:'皇家不能支配俸禄,政事都由大夫主持,'这是危亡的征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