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公司做不好敏捷,其根本原因只停留在理论阶段,只知道MVP,TDD等抽象概念。不知如何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从哪个节点或项目引入敏捷项目管理。
本文主要分3个部分进阶的方式讲解敏捷项目管理。
- 结合腾讯内部的敏捷案例来了解敏捷方法(比如Scrum、DSDM等),从实际中系统化的理解敏捷。
- 讲解公司是否适合做敏捷导入、如何找到适合公司的敏捷方法、如何让团队具备敏捷思维、如何让团队自组织、如何做好敏捷的实践落地。
- 聚焦敏捷导入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比如敏捷团队的绩效度量怎么做、如何说服领导从0到1导入敏捷,帮你解决敏捷导入过程中的“形而上学”和“无法落地”的问题。
- 最后讲解ACP认证攻略。
你将get到以下思维
- 快速试错思维,不断去审视自己,用成长思维成就个人。
- 价值驱动思维,认清自己对于公司的价值,明确职场道路。
- 自组织型方法,巧用授权,放手让团队去干,优化分工协作。
- 客户合作思维,让客户参与产品的改善中来,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理解需求。
- 透明化的工具,帮助异地团队打破沟通壁垒,高效协同。
哪些人适合敏捷思维
- 想转型或者已经被推上项目经理或管理岗位的技术人,你可以在这里掌握敏捷方法,用敏捷实践帮助提高团队效率,把控全局。
- 项目管理从业人员,但是项目管理知识并不系统,实践中缺少灵活性,需要敏捷实战案例丰富自己,这个课程可以帮助你系统复盘敏捷知识,灵活运用敏捷。
- 敏捷实践者,虽然项目经验丰富,但是缺少统一的行业语言和坚实理论支撑,你可以系统化学习敏捷思维,并学以致用,形成自己的方法论。
- 想要转型做咨询的敏捷教练,这个课程可以让你掌握敏捷实践落地的技巧,让你的敏捷理论变得更加“实干”。
初识敏捷
腾讯敏捷管理的心路历程
马化腾在访谈中说过"腾讯做战略从来只看3年"。也就是说,现在这个时代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他一直在变化中。我们称这个时代称为VUCA时代。
- Volatility(易变性):我们需要考虑如何适用这种多变的环境。
- Uncertainty(不确定性):我们的产品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用户今天可能昨天喜欢我们的产品,今天竞品出来可能就不喜欢我们的产品了。
- Complexity(复杂性):影响产品成功有非常多因素,包括好产品,品牌,营销,市场,资本等。每一个因素都可能直接影响产品的成败。
- Ambiguity(模糊性):因为左右产品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太多,那么团队对需要达成的目标就会非常模糊,领导对团队所做的事情能否达成目标也会没有信心。
也就是说,当下的商业格局和企业生态就处于 VUCA 环境中,所有的公司或团队都有可能正在面临着上述困境而无法破局。如果想要在这次变革中获得胜利,那么往往需要具备快速交付价值及灵活应对变化的能力,我们来看看腾讯是怎么做的。
腾讯怎样落地敏捷
- 从我党的“解放思想”开始。当时敏捷在Google及Facebook公司都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腾讯决定向国外学习,引入国外咨询教练团队,让有经验的专业团队帮助导入敏捷思想。
- 从“试点”项目开始。具体的做法是从一个试点项目开始导入,一个试点初显成效以后再逐步推广到其他部门。这个推广过程并不是自上而下的,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一位领导指定必须做这些事情,而是各个部门按照自己的需求和实践情况进行导入。
- 预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腾讯自研TAPD,辅助敏捷导入。
(1)看板,能够直观地展示团队的进展。
(2)流程配置,能适用不同团队的敏捷过程。
(3)任务流转,能让团队更好地自组织起来。
(4)报表系统,能让领导更清晰地看到团队的目标和执行过程。
腾讯的敏捷是从QQ空间开始的。为什么是从QQ空间开始,这主要有三因:
(1)QQ 空间是 Web 页面开发,发布方式很灵活,不需要更新客户端,随时可以发布新版本,用户无须手动更新或者下载,也就是做到了用户无感知;
(2)QQ 空间不是主营业务,如果转型没有成功也不会影响公司的主营收入。
(3)QQ 空间作为一款新出的产品,没有稳定的用户群,也没有类似的产品可以参考, QQ 空间在挖掘用户需求方面比较困难,也就是说无法精准地找到用户的痛点,因此这个团队都希望引入新的方式来改变现状。
QQ空间团队首先运用了敏捷的Sprint,从滚动迭代开始做起,团队保持每周一个新的版本,发布完后,取得用户反馈,再根据用户反馈快速响应和优化。因QQ空间取得了不做的效果,随后QQ农场和QQ浏览器团队也相继进行了敏捷转型,最后在整个tencent推广开来。
细看腾讯游戏部门敏捷转型
手游的特点让它天然就合适以敏捷方式进行开发,我们来看看手游开发的特点:
- 团队规模小,开发周期短:三五个人的团队,两三个月,就可以做一款简单的单机游戏;
- 需求变化快:由于手游下载很方便,所以用户很容易获取,也就很容易放弃,如不能持续满足用户新的需求,很容易被淘汰。
主要方式:
3. 把控手游质量。我们引入了敏捷“客户合作”的价值观,通过短周期迭代,尽早发布版本让用户体验,让用户加入我们的整个产品生产环节。这样做的好处是:
(1)让用户有参与感,他们感受被需要了;
(2)能尽早验证我们的产品是否是用户满意的;
(3)及早优化需求,降低了需求优化的成本;
(4)减少因为返工带来的浪费;
(5)对外提高了产品质量。
- 把控迭代效率。腾讯研发了名为SODA的持续集成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在代码提交的那一刻让程序自动编译,编译成功自动测试,测试完后自动部署,这样节省了人力,提高了迭代效率。这样做有如下好处:
(1)自动编译测试部署一步完成,时间至少减少了三分之二。
(2)开发人员能及早发现并解决问题,降低了修复问题的成本。
(3)产品人员每天都能验收版本,大幅度减少了需求实现完成不合格的返工时间。
这样我们开发周期从过去的两年缩短到8个月,并且也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敏捷内容
区分:敏捷、精益和看板方法
精益方法多用于企业管理,是面向全局的战略级的方法。而敏捷和看板方法多用于产研团队,是面向组织级的。可以把敏捷方法和看板当做精益法的子集。因为敏捷和看板方法是精益思想的具体实践。都反应了“关注价值”,“批量”和“消除浪费”等概念。
而它们的区别在于:看板方法适用于局部改善,更加关注团队的瓶颈和关键点。并逐个消除瓶颈来提升效率,像升级打怪一样。对组织结构不会有影响,所以实施阻力小。但是敏捷是面向组织全体的,对产品团队的项目组织结构有要求,需要改变原来职能型的组织结构,以项目制的方式,把产品、开发、测试、运营等组成一支为业务目标负责,可以端到端交付的团队,敏捷更注重最后交互的结果。
敏捷的三把利剑:价值观、原则和实践
敏捷的最终目的是让我们形成敏捷思维,并将该思维结合实际付诸实践。
敏捷思维是由价值观和原则构成,并在敏捷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其中,价值观定义敏捷思维模式,敏捷是以最终产生的价值为导向的。原则作为行动方针。实践就是具体应用的过程。
敏捷的内容包括:四大价值观、十二大原则和实践
四大价值观
四大价值观即是敏捷宣言的内容:
- 个体和互动高于流程和工具。(所以鼓励团队内成员相互间多交流)
- 工作的软件高于详细的文档。(软件如接口文档,可以写到conflunce上,或者直接使用swagger,而不一定是doc文档)
- 客户合作高于合同谈判。(产品是让双方利益达成高度合作的)
- 响应变化高于遵循计划。(只有不断变化才能快速满足客户需求)
敏捷开发是用来应对 VUCA时贷不确定性商业环境的方法和实践。敏捷宣言是敏捷的价值观,它告诫我们:
- 敏捷方法是源于实践积累,我们需要把握敏捷的核心,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更好的方法。
- 敏捷方法来源于实践,它应该归于实践,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框住我们思维的框架。
十二大原则
敏捷宣言是高度凝结的思维,而后依据这4条思维衍生出了更具体的十二大原则。如下:
- 我们最重要的目标,是通过持续不断地及早交付有价值的软件使客户满意。
- 欣然面对需求的变更,即使在开发后期也一样要接受。不要沮丧而影响进度。
- 经常地交付可工作的软件,相隔几星期或一两个月,倾向于采取较短的周期。在京东,一个月一个产品一般大好几十个版本需要上线。记得有一个月上线了70多个版本。
- 业务人员和开发人员必须相互合作,每天都必须如此。
- 激发个体的斗志,以他们为核心搭建项目。提供所需的环境和支援,辅以信任,从而达成目标。
- 不论团队内外,传递信息效果最好效率也最高的方式是面对面的交谈。一定要保持消息畅通。文字沟通因表述不清而产生歧义。
- 可工作的软件是进度的首要度量标准。保证交付物的质量为首要前提。
- 敏捷过程倡导可持续开发。责任人、开发人员和用户要能够共同维持其步调稳定延续。刚去一个新公司时,当时任务艰巨,导致整个团队一个项目下来,心身疲惫。
- 坚持不懈地追求技术卓越和良好设计,敏捷能力由此增强。良好设计必须是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为前提,吸收团队中每个人的精华。
- 以简洁为本,它是极力减少不必要工作量的艺术。要有极简的追求,往往最好的产品就是最简单易懂的产品。
- 最好的架构、需求和设计出自自组织团队。只有该团队对自己的业务更加了解。
- 团队内定期反思如何提高成效,并依此调整自身的举止表现。
敏捷实践
敏捷方法主要包括了 Scrum 方法、DSDM 方法、水晶方法、特性驱动方法和 SCRUMBAN 等等。
Scrum
Scrum是现在最流程的敏捷方法,它主要是面向开发和复杂产品的。可以通过3355来全盘概括。意思是3种角色、3种工件、5种仪式和5种价值观。Scrum的难点不在于框架知识,而在于如何运用实践。想要掌握 Scrum,就需要你坚持使用,在不断的实践中升级本领,丰富的实践经验就会帮你见招拆招,解决遇到的问题。
DSDM
DSDM 就是动态系统开发方法。它的具体实施思路是这样的:在时间进度和可用资源预先固定的情况下,力争最大化地满足业务需求(传统方法一般需求固定,时间和资源可变),然后交付所需的系统。对于交付系统的要求,必须达到足够的稳定程度,确保可以在实际环境中可靠运行;对于业务方面的某些紧急需求,必须做到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满足,并在后续迭代阶段中对这些功能进行完善。这个在医美项目中就是用的这种方式,最大程度保证业务及市场试错能力。
特性驱动方法
特性驱动方法简称 FDD,它是一个模型驱动(model-driven)、短期迭代(short-iteration)的过程,也就是说 FDD 是一个开发过程,过程就有起点和终点,FDD 的起点是创建一个全局的模型轮廓,通过两周一次的"特性设计-特性实现"的迭代,逐渐丰富模型功能内容。
特性驱动方法在平常地工作中使用较多。它最大的特点是需要一个全面的架构,这意味着设计和建模已经非常清晰了,所以它比较适合不需要试错的产品,也就是说需求范围很确定的项目。比如合同制项目中,乙方承接甲方的开发项目时,乙方会清晰的告知你需求,而你只要按照需求做出产品即可。腾讯的很多游戏就是采用的这个方法,比如欢乐斗地主这款游戏。
自适应软件开发方法
- 定义
(1)基于复杂自适用系统理论,改善软件推测、协作和学习过程,建立新的价值观:自适用比优化重要。
(2)关注人(技能)和交流,将开发过程放在第二位,关注工作的软件而不是文档,它强调和客户协作及对变更的适应;
(3)定义以人为本的、领导-协作管理模型。领导的重点不是指令,而是创造一个文化氛围,使自适应和协作能够有效运行,除此之外,还要创造一个协作结构,使多个团队能够进行有效沟通。
它是更加适合需求多变、开发期短的软件项目。可以说它就是敏捷的雏形。
持续集成方法
持续集成方法是一种工程实践方法,具体来说就是每当开发人员提交一行代码,就能通过机器自动编译、自动测试,然后自动发布。开发团队通常每天集成一次,就能产生一个新版本供团队和用户体验,其目标是通过快速产生的版本可以尽快把问题暴露出来,进一步提高开发生产效率。
腾讯内部有叫SODA(Software Development Accelerator)的持续集成工具。
敏捷的最佳实践
我们通常通过以下条件来判断是否是敏捷的最佳实践。
- 稳定的团队:我们需要稳定、有默契的团队,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团队成员是固定不变的。
- 可预见的速率。需要一个迭代当中形成团队的速率,并一直保持这种专属速率,就可以快速评估下一个迭代周期。
- 单件流:我们需要集中精力一次做好一件事情,所以不欢迎并行任务。同时踏两条船,迟早是要栽在河里的。
- 质量内建:我们需要在每一个环境保证自己的质量,不让质量问题留到下游。
- 日事日毕:我们需要把任务粒度拆分成至多1天,一般为0.5天。以方便每天知道我们的工作进展。
- 设有紧急停车带。我们需要预留人员对紧急问题的插入处理。
- 滚动迭代:我们需要通过迭代交付来完善我们的产品。
- 持续改进:我们需要通过回顾和总结,不断强化我们的团队能力。
- 尽早交付:我们希望尽早交付版本,更快得到用户反馈,以便更快满足用户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认清自己与最佳实践的差距,不可一蹴而就。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需求进行裁剪,避免形式主义,不要为了敏捷而做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