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那些事

在台湾旅行的时候,喜欢去逛书店。自在、体面,是我对逛过的台湾书店的总体印象。对,我曾走过的那些书店,无论顾客多少,都保持着自己恬淡的气质,在不断讨论“实体书店会不会倒闭”的今天,它们看起来,很体面。

有一家很有名的二手书店,坐落在某大学附近街道的地下层。分门别类的书架干净整洁,大多数旧书被细心地包上了透明塑封书皮,每一本书都一尘不染,它们旧,却被照顾得很细致。我在这家书店淘了一本皇冠出版社1982年版的三毛的《背影》,非常激动。里面的文章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在大陆版看得滚瓜烂熟了,如同仪式一般,掏钱买下后小心翼翼地收进行李箱带了回家。

在那些深夜才打烊,或24小时营业的大型连锁书店中,我曾遇到深夜仍流连的人们,白发苍苍的老夫妻,成排坐在地上,穿着校服背着书包的学生,还有推着婴儿车的年轻夫妇——他们懂得如何照顾与安抚年幼的孩子,在这个环境里保持舒适和安静。

看到这些场景的时候,我全然忘记了曾经讨论过很多次的“实体书店会不会倒闭,纸质书是否已经走到末路”这些话题,好似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因为显而易见,这个城市中,有太多的人们仍然需要阅读,仍然享受阅读。阅读作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就像汤里的一勺盐。

毫无疑问,网络能够带给我们太多的资讯。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在一分钟之内看到全球最新的新闻,可以足不出户就同步收看最棒的球赛或演唱会的直播,信息爆炸到太多小孩认为点点搜索引擎就能得到一切。网上有一个词叫“懒人包”,大意是,将冗长复杂的内容抽丝剥茧,只留下梗概与脉络,便于快速获取主干信息。

看起来,我们真的很怕慢人一步。

然而,快速产生与传播的网络资讯或许是知识的基础,但并不能等同于知识本身。知识是需要阅历、沉淀和思考的。所以我们一分钟就可以发布一条微博,一秒种就可以给喜欢的内容点赞,却不见得一年能出版一本书,更不见得一年能完全消化一本书。

阅读本身是慢的。即使阅读的速度很快。慢慢地阅读,是对思考的尊重,以及对独立思考的训练,这是一个没有捷径的过程。

一个进步着的城市,一个进步着的人,必须,必须是尊重知识与阅读的,这是我坚定不移的信念。也许一部分纸质书会被电子书所取代,但那些历经成熟思考,才逐字逐句积累的书籍本身,不可能从世界上消亡。

这让我想起在我们煞在介事地讨论了成千上万遍“全球变暖,我们该如何保护地球”那个话题之后,专家站出来淡淡地总结:地球不需要我们保护,地球经历了无数次气候变化,物种优胜劣汰,我们需要保护的是残酷环境当中的人类自己。

同样的,阅读不会消亡,知识永远是推动世界进步最坚定的力量。我们不需要呼吁保护出版,保持阅读。我们需要警醒的,是被过量资讯喂养,同时却于无知中渐渐腐烂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读书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