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IT之家,刘德华、周杰伦到底有没有来春晚?
很多看了 2021 年央视春晚的人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其实,周杰伦、刘德华是通过 AR、云技术 “出现”在现场的。
央视春晚走过 37 年,越来越成为创新视觉技术的见证。
以异地的刘德华和现场的王一博、关晓彤三人一同上演《牛起来》节目为例,时空穿插起来毫无违和,同时伴随灵活的机器牛写 “福”字、跳踢踏舞,科技感十足。
对很多人来说,春晚不如以前好看了,但根据 13 日的央视报道,2021 年春晚直播受众规模达 12.72 亿人。通过春晚,我们也看到人工智能、XR/AR、云计算等技术正在走向大众生活。
看 2021 央视春晚,很多人会感到舞台效果很赞,最酷炫的当是 AR 技术和 3D 效果。
周杰伦一曲《莫吉托》,在 XR 技术下把舞台 “搬”到海滨城市,使人物、道具跟虚拟场景互动和结合,让我们看到周杰伦带着乐队,开着粉色飞车与观众共享夏日风情。
在周深和张也合唱的一曲《灯火里的中国》中,环绕的照片墙叠加星光的感觉,而后又像在城市天台上唱歌。
由李宇春、何穗、张梓琳、奚梦瑶等人带来的时装走秀《山水霓裳》中,舞台像一幅美丽画卷,五分钟带领观众走过一年四季,敦煌沙漠上曼妙的古典美人徐徐走来,视觉体验也很棒。
在武术《天地英雄》中,山水自然融入武术场景,通过 AR 技术营造出清奇的意境。
拍摄手法中,也出现了 “子弹时间”的环绕全景拍摄手法,定格一个画面镜头视角快速环绕切换,带来视觉体验提升。
全息投影是本次央视春晚的一大亮点,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十几个克隆李宇春同台演出的场景。
早在 2015 年春晚,歌曲节目《蜀绣》中就出现了五个李宇春,较早用到全息投影技术。这一技术使得观众不带任何眼镜,就可以直接看到立体的虚拟人。
本次春晚,李宇春再次带来演唱,舞台上出现 18 个李宇春,换上 18 套华服,站成一排。时隔五年,全息投影技术已经大大进步,时空切换,中国风 + 科技感完美结合。
相关行业分析师称,从全息投影的能实现效果来看,当前还是个 “婴儿”,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这一技术的发展,之后我们将在更多生活场景,比如全息投影的爸妈像真人一样在旁边唠家常,云喝茶、云吃饭等等。
除了 AR/XR、全息投影,人工智能也是春晚少不了的元素。
在前两年的央视春晚中,已有机器人做了一些展示。而本次春晚中,机器人已经从简单动作,发展到一些更复杂的技能。比如写福字的机器人牛,这款机器牛名为 YuMi,据称是全球首款双臂人机协作机器人。
在《牛起来》节目里会跳舞的小牛机器人,是优必选机器人家族的新成员 “拓荒牛”四足机器人,像家里的猫猫狗狗一样,会做很多非常灵活的一些动作。
因疫情防控需要,刘德华、周杰伦等演员今年无法到现场演出,但他们有极大的参演热情,于是总台采用超高清 “云”视频的技术手段,架起了观众和演员之间的这道桥梁。
春晚现场,“云”端演员通过提前录制并经过技术包装的视频参与演出。这种方式并非简单的连线或插播,而是作为节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现场演员密切联动。
不少人说,AR 技术真牛,把刘德华也请到现场。这是如何实现的呢?简单来说,主要有四个步骤:
节目导演需要提前构图,设计好每一帧画面中演员的走位、动作。
由专门团队沟通,让刘德华在大型摄影棚中提前录制。
几百个软件工程师为刘德华拍摄内容添加大量的图像效果,和刘德华的歌声、动作配合起来,加上虚拟的内容,实现 “AR 化”。
关晓彤、王一博是实时演出,将第三步产出的内容和他们叠加在一起,就成了 “XR”。
当下,AR 技术的成本已经相对较低,比如在苹果等智能手机上已经添加了激光雷达,可以实现 AR 效果。但是,XR 技术应用相对较少,需要大量算力,整体成本相对较高。
除了云表演,云观众也是疫情影响下本次春晚的一大新应用。
今年春晚舞台设置了一道巨幅环形新媒体背景墙,154 块超高清大屏幕分布在观众席后区上方,每一块都拥有独立的通道,可同步接入 154 个信道呈现。
依托 5G 技术的发展,“云”传播技术将实现跨时空的同台互动表演,屏幕上的观众席与现场舞台、观众席连成一片,打通时空。
从具体操作上来看,本次春晚融合了全景自由视角拍摄、交互式摄影控制、特种拍摄和实时虚拟渲染制作等技术点,由此为观众带来突破感官的体验。
而背后,更依赖硬核的硬件设施。比如,针对春晚中的武术节目,央视、华为双方在舞台周围环绕部署了上百台 4K 超高清拍摄设备,获得演员的 360 度影像信息。
继而,主办方在现场部署的华为 MediaCube 设备中,对采集的上百路超高清视频流做实时渲染、整合、编码等媒体处理,从而输出用于直播的 360 度视角转换效果的精彩内容。
2020 年疫情孕育了一个新的 “非接触”市场,春晚是我们看到这一市场体现在媒体事件中的很好案例。
2021 年春晚总导演陈临春表示:“既是受疫情的影响,我们被迫采用的这样一种手段,但同时也迫使我们的技术手段,要不断地在春晚里面体现。”
在后疫情时代,“云端活动”市场变大,也为媒体、视觉技术商带来新业务。比如,央视网就将其舞美搭建、视频制作、直播支撑、互动支持和网上展馆等在内的 “一揽子”解决方案赋能给了各类活动。
以 2020 年 5 月举办的云上 2020 年中国品牌日活动为例,央视网打造了 “云端展馆”“云端定制”。利用上海展览中心作为背景,由图文、视频、特效的组合,搭建了不依托线下实体展览的纯虚拟展馆。截至 5 月 15 日 18 点,“云上品牌博览会”点击量已超 700 万。
据亚太会展研究院比对 2018 年度中国会展业年度报告测算,2020 年 1~6 月停办、未办的 2000 平方米以上展览 6000 多场,50 人以上的专业会议 80 多万场、万人以上的节庆活动 8 万多场,直接影响产值约 3500 多亿人民币。
云上活动成为新趋势,将对 AR/XR、全息视觉、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发展带来利好。
而在这种趋势下,科技巨头已经纷纷入局,比如,2020 年 5 月,腾讯发布了全新云会展解决方案,通过线上助展、供采对接、智慧场馆、产业互联四大维度为会展行业打造数字新基建;2020 年 6 月,上海市政府与阿里巴巴宣布建设 “云展平台”——云上会展有限公司。
当然,晚会、会展也只是整个非接触 “云活动”市场的冰山一角。包括云拜年、云喝茶等各种场景的需求,都能引发更多的想象。随着 2021 年疫情更加稳定,即使人们正常活动恢复,相信许多云活动应用场景和需求会持续发展下去。
从央视春晚,看到一个新的云世界从 2021 央视春晚中的全息投影、云演出、云观众、机器人表演等应用,我们发现机器视觉、AI 等技术已经越来越走向广泛大众。
在后疫情时代 “非接触”趋势下,云活动正在创造新的市场。这一市场催促音视觉画面突破线上线下、时间空间的限制,背后有望反推 AR/XR、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