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过年回家,两天之后开始和父母互相嫌弃,告诉自己要克制,但最后又没忍住吵到歇斯底里。终于要离别时眼见他们衰老的模样,又感到愧疚。
当代家庭关系确实令人头疼。
既传统,也现代,想独立但无法独立,注重家庭,同时也关心自己的需求,金钱和情感无法分割……中国家庭的种种错位感与违和感既在我们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中反映,也让学者感到麻烦,社会学学者计迎春新造一个名词「马赛克家庭主义」,专门表示它的杂糅性。
所以,现在年轻人和父母的关系怎么样?在人们主张独立自主的当下,孝道还是可以提倡的吗?
1.这是一代不孝的年轻人吗?
这是第一代普遍敢于说出不舒服的年轻人。
他们敢于表达对父母的爱恨交加,让个体与家庭的冲突凸显出来。拿到话语权的年轻人往往迫切地想要「做自己」,他们把自己的不幸归因给「原生家庭」,质疑关于父母身份的资格,讨论父母是否应该「持证上岗」,反思「丧偶式育儿」导致的父爱缺失。
不过,想要独立的年轻人很可能会沮丧地发现自己很难摆脱父母的影响,对遭遇「房价压过所有叙事,成为压在身上最大的山」的当代年轻人而言,「啃老」成为唯一正确的生存状态:代际之间的「经济境遇」差距越来越大,年轻人不得不把父母当作后盾,DT 财经 2021 年的分析发现,一个普通人平均要打工 115 年,才能在深圳买下一套 80 平的二居室,而在北京、厦门、上海,也都需要 65-71 年不等的时间才能做到。世邦魏理仕 2016 年的报告称,22-29 岁的中国已购房者中,有 2/3 由父母资助买房。
这个现象不仅出现在中国,在西方,房子、养老金及大学教育也正变得奢侈。与中国的「六个钱包」相似,「父母银行」(Bank of Mom and Dad)的概念同样困扰全球的亲子关系。根据《经济学人》的报道,六成 35 岁以下的英国购房者从父母那里获得经济资助,「父母银行」支出连年激增,如果联合起来,它是英国第 11 大抵押贷款人,美国的第七大贷款人。
↑《东京塔》
对很多有子女的中国年轻人来说,问题更加直观:没有学区房,后代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就会受限,这几乎预设了一个前提:绝大多数人都只能通过某种方式解决这个问题,而这种方式就是啃老。
这种被制造出来的两难处境,《南风窗》一篇文章把它归结为:年轻人没有其他选择,「啃老」变成一种制度设计。许多现实和规则在伦理上默许了啃老的正当性,在制度上鼓励甚至巩固了啃老的选择。
学者石金群用「自主而不独立」概括年轻人对父母普遍矛盾的心理体验:既想独立,又要扮演家庭里承上启下的角色;既考虑个人利益,又得考虑道德责任;既爱对方,又不得不为此付出代价、承受精神压力;既渴望行动自由,又期望得到家庭制度的支持。
于是,「啃老」成为「房间里的大象」,人人知道,但不再有人说起。
类似地,「拼爹」「巨婴」「小皇帝」这些词受冷落,并不是因为它们本来所讽刺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而是选择越来越少的今天,再把这些道德批判意味放上台面,会让人想反问,「那不然怎么办呢」。
2.父母为什么越来越难当了?
现在社会评判一个人是不是孝顺,往往是从个人得失考虑的。比如对一个被抛弃、被虐待的孩子,人们很难苛求他长大后对父母尽孝。反过来,父母的付出常常能驱动内疚的心理,让我们觉得应该有所回报。
愧疚是一代人的情绪。
1980 年代起《父母必读》杂志率先推广一系列准则,从孕产、营养、护理到疾病预防、教育心理,目的是培养健康优秀的儿童,到了现在仍有大量行为指导书籍,详细规范父母的教育方法。早教、婴儿游泳、托儿所、奥数班、编程课、钢琴书法……教育焦虑延展到「全民鸡娃战」的当下,全职妈妈、陪读妈妈和科学母职、密集母职在城市中产间普遍起来。
成就导向下, 一边是延续中产地位、卖力让孩子有爹可拼的父母,一边是从小计算 KPI 的孩子。对多数独生子女来说,从小到大与父母紧密捆绑、共同对抗压力,他们越来越难想象,除了三口之家,还有什么地方能够提供这么强烈的归属感。
↑《步履不停》
但事实上,很难说清育儿焦虑是父母主动选择的,还是社会压力下被动的、应激的挣扎反应。经济学家马赛厄斯·德普克和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在《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中揭示的规律是:社会越平等,教育回报率越低,父母对孩子越放任。
换言之,在社会离平等化很远的前提下,父母的职责不会减轻。
社会学学者沈奕斐所著的《谁在你家》则指出父母在子女婚后依然要作出牺牲的必然性。西方家庭大多是夫妻一方放弃职业,或雇佣保姆,或依托社会机构和福利制度,但在中国,保姆和社福制度存在大片空缺,年轻夫妇只靠一方收入也很难养活一家人,而最终为年轻人「兜底」的就是父母。这些父母被称为「第二个妻子」:他们接下一般属于家庭妇女的负担,做掉绝大部分家务,放弃绝大部分权利。
其大背景是,1990 年代以来,国家逐渐从私人生活撤离,对个人承担「从摇篮到坟墓」无限保障义务的单位制式微,此后抚育和养老的责任重新下放家庭。中国人尚未彻底脱离前现代的孝道,就又在后现代的风险压力下和家庭的关系变得更紧密,首尔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张庆燮将此称为「压缩型现代化」。
这也是 80、90 后成长的时期,他们对父母有责任感,同时高度依赖他们,大小事都由他们操办,以致于连离婚官司也由父母主持,年轻夫妇各自坐在一边玩游戏、睡觉。指出这个现象的人类学家阎云翔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在几乎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整整一代的中国青年回到了家庭组织的避风港,寻求父母权力和权威的保护以及由此带来的安全感。」
这也是阎云翔说的:在 80 后、90 后那里,他们对孝道是真诚的。他们的生活压力很大,一方面他们想要「孝」,但实际上,他们又做不到。因为对人脉、房子的需要,他们的确也需要父母的支持才能生活下去。这种内心的纠结是时常伴随他们的。
↑《喜宴》
03.在当代,尽孝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怎么尽孝?
在目前的养老体系下,老人的生活起居主要由家庭来承担。抚育也一样,市场经济将教育、住房等事项推向市场,加上年轻人工作养家的压力越来越大,照料孩子的重任只能转嫁到老人身上。
在 2016 年,一份面向全国的调查试图找出新的孝道观念,对于「当前尽孝最应该做什么」这个问题,6677 人的结果是:尊重长辈(36.7%));赡养老人(36.1%);事业成功、回报父母(15.0%);顺从长者意愿(8.6%)和追念先祖(1.2%)。
这意味着,过去那种荣亲、顺亲、追思列祖列宗的观念已经不在当代人尽孝的范围内,尊重与赡养才是现今孝道观念的代表。
↑《大鱼》
沈奕斐的观察多少应证了这个观念:年老一代自觉把孝顺的要求降低到了经济支持和照顾,而年轻一代则认为孝顺就是经济方面的支持,是否要照顾老人取决于感情和老人对小家庭的贡献。
当然这依然是个很沉重的问题。仅仅是从公共卫生发展的角度看,人的寿命拉长,尽孝也变得更难了。探讨老龄化的《当世界又老又穷》一书援引清华大学老年学研究中心主任裴晓梅的观点,她提出,中国人不假思索地认为照顾老人是中国传承数世纪的文化与宗教传统,但他们忘记了在中国历史的绝大多数时间,这些传统的运作都是在平均预期寿命 35 岁的条件下进行的,当时,子女要履行孝顺责任还是个相对容易的事。
至少我们不要在概念上就否定孝的意义——所谓「父慈子孝」本来也是双向关系,即使是从西方的、年轻人自己的、理性的角度看,孝也有它的合理性。诗人布罗茨基 1988 年在密歇根大学所作的「体育场演讲」,呼吁年轻人们尝试善待自己的父母,尽力不去反叛他们——即使它听起来像是天主十诫中的「当孝敬父母」也无妨——因为父母极有可能死在自己之前,因此年轻人至少可以不使自己背负某种内疚。这位在苏联出生的美籍诗人还认为,反叛父母是一种十足的资产阶级举动,因为它能带来极大的、虚伪的满足。
布罗茨基说,「如果你们需要反叛,就请去反叛那些不易受到伤害的人。父母是一个近在眼前的靶子(顺便说一句,兄弟姐妹、妻子丈夫也是如此),近到你们不可能打偏。」
↑《伯德小姐》
04.如何善待你爸妈,一些 tips,可能有用:
1. 和爸妈聊天时,试着让自己区别于那种一次吐出一句回复的 AI ,用长一些、有具体场景/情节/情绪的句子代替过于工整的「嗯」「好」「知道了」。
2. 了解一点那个年龄段的心理状态并做好功课,比如备用一些老年表情包,但指不定你爸妈有别的兴趣,和他们一起发掘并把他们作为人类学、心理学样本观察,应该会挺有意思。
3. 当感觉到爸妈对你关心太多时,讲出来。在一边对他们的爱感到厌倦,一边又为这种厌倦感到内疚的状态里,大家都不舒服。
4. 增加爸妈对你生活的参与感,一些无伤大雅的决定大胆交给他们帮你去做,比如吃哪种大米、哪款沙发套更好看、该用哪种方式和某位亲戚聊天。费孝通说,中国家庭关系在于互相亏欠,积累人情,「算账」「清算」等于绝交。
5. 回家前记得踊跃点菜,理由同上。上菜后积极拍照进食,以及和爸妈一起策划晚饭菜单、让他们教你做饭也不错。
6. 一起在家的时候为了避免爸妈开启什么时候结婚(生娃)/为什么不穿棉毛裤/怎么还不上床睡觉/全世界哪个人像你房间这么乱/你也用这种语气和老板说话吗等话题,找一些电影或综艺来替你打掩护。如果家里没有很开放,请反向使用电影分级或 IMDb 上用户共同编写的「父母指南」,把突如其来的床戏规避掉。
7. 据说超过一半的年轻人都在朋友圈屏蔽爸妈,不用愧疚,一个展示一部分自我的舞台而已。
8. 买好大病保险,毕竟,生病,真的,很贵。
9. 爸妈也有自己的原生家庭,他们可能也是受害者。有统计显示,患有各类人格障碍的成年人在人群中的比例大概是 10%-15%,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对父母身份有怨言的时候,或许可以提醒自己,「他们也是子女」。
↑《完美的世界》
1. 中国“千禧一代”父母资助置业比例高,http://inews.ifeng.com/50312405/news.shtml?&back
2. The Economist, The Bank of Mum and Dad as young adults’ social insurance,https://www.economist.com/graphic-detail/2020/07/13/the-bank-of-mum-and-dad-as-young-adults-social-insurance
3. DT财经,一线城市打工赚来的钱,去哪座城市买房最划算?,https://mp.weixin.qq.com/s/yX-Io0sTzZ4YmO5DJ_Pxfw
4. 彭晓芸,“制度性啃老”与代际关系伦理,https://cul.qq.com/a/20141105/011503.htm?t=1494423405018
5. 阎云翔,中国城市青年中的父母干预型离婚与个体化,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16&filename=GJSK201601011&v=3P593IaZ%25mmd2Fpwin5LXYid7HQ90xbGqbj2R%25mmd2BYdsrJO1agYP4tuYsnGYPcO%25mmd2FKKf6yz5J
6. 泰德·菲什曼,当世界又老又穷,黄煜文译,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140482/
7. 沈奕斐,谁在你家,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4446478/
8. 计迎春,马赛克家庭主义──从女儿养老看中国家庭制度变迁,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43880215_masaikejiatingzhuyicongnueryanglaokanzhongguojiatingzhidubianqian_Mosaic_Familism_Daugthers_Providing_for_Parents_and_Reinstitutionalization_of_Chinese_Family
9. 石金群,转型期家庭代际关系流变:机制、逻辑与张力,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SHGC201701025&DbName=CJFQ2017
10. 新京报书评周刊,你跟父母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利用”吗?https://mp.weixin.qq.com/s/I-7d881te3LNkXBQ_Ljj2w
11. 马赛厄斯·德普克、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爱、金钱和孩子,吴娴、鲁敏儿译,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3462451/
12. 刘函池,新时代中国传统孝道思想的转化与传承——基于全国公民孝道观念的调查,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SIXI201902027&DbName=CJFQ2019
13. 约瑟夫•布罗茨基,悲伤与理智,刘文飞译,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264154/
14. 腾讯,朋友圈年度亲情白皮书,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43286.html?plat=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