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青年之死

“拂晓前的鸡鸣敦促我们去梳理构成这桩荒诞事件的一连串巧合。诚然,我们这样做并不是由于渴望解开谜团,而是因为如果不能确知命运指派给我们怎样的角色和使命,我们就无法继续活下去。”这是小说《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中最令人动容的一句话。在这部作品中,马尔克斯用两种不同的身份向人们介绍了27年前发生在加勒比海边陲小镇的一则耸人听闻的凶杀案,他像记者一样记录,同时又像作家一样讲述。他以记者的身份回溯这起案件,试图找出事件的真相,但随着调查的深入,一桩早已定性的凶杀案却逐渐浮现出其群体事件的本质:“发生这桩凶杀案每个人都难卸责任。”而当初那些蘸吃人血馒头的人多年后却都找到了为自己开脱的方式。马尔克斯清楚地认识到他永远也无法给这桩凶杀案一个合理的解释,索性退一步,给这起荒诞离奇的案件披上文学的外衣,在文学的掩护下,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个事件不同的解读方式或许正是马尔克斯想看到的:事实在作者笔下,而真相却在读者心中。

小镇青年之死_第1张图片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27年前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个边陲小镇,21岁的小镇青年圣地亚哥·纳萨尔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佩德罗·维卡里奥和巴勃罗·维卡里奥兄弟俩残忍地砍杀在自家门前,而这起从凌晨3点开始策划一直到清晨7点左右结束的凶杀案,尽管几乎人尽皆知,却依旧无法改变受害者惨死的结局,有的人从这部小说中读出了一种宿命感,这种宿命感如同《百年孤独》中生出长着猪尾巴孩子的家族经历一个世纪胆战心惊的婚配史之后依旧生出长着猪尾巴的孩子。马尔克斯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围绕着他的故乡展开,很自然地让人从一部作品联想到另一部作品,但对于《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来说,其文学外衣下确是新闻的内核,凶杀案本身就曾是一则轰动的新闻,只不过多年以后,马尔克斯以一种更艺术的形式将其展现在人们面前,并且使人在读罢以后幡然醒悟:这不仅是一桩由个人恩怨引起的凶杀案,由于事先张扬,它成为一起群体事件。

从维卡里奥们决定杀死圣地亚哥而前往市场磨刀开始,兄弟俩就毫不掩饰他们杀人的目的和目标:杀死圣地亚哥,为因被他夺去贞操而遭巴亚尔多·圣罗曼退婚的妹妹安赫拉·维卡里奥报仇,尽管行凶的意图路人皆知,却没有一个人试图阻止兄弟俩,市场里的小贩们认为“他们谁也杀不了,更别说是那样的阔佬。”前来收缴两人作案工具的镇长阿萨罗·阿庞特上校觉得他们是在虚张声势,只有牛奶店的克洛蒂尔德·阿门塔认识到“维卡里奥兄弟并不急于复仇,只是迫切地想找一个人出面阻止他们行凶。”佩德罗·维卡里奥自己承认,被镇长没收屠刀之后,他觉得自己已经尽了责任,可以罢手了,从而将这场凶杀案的主谋推到了哥哥巴勃罗·维卡里奥身上。尽管大家各有说辞,然而从始至终都没有一个人真正地从目的上阻止过维卡里奥兄弟杀人,而是想方设法地告诉圣地亚哥,即便压根无人能准确地通知到圣地亚哥,人们依旧执着地继续着消息传递活动。而戏剧性的是:消息传遍整个小镇,唯独被害者圣地亚哥被蒙在鼓里,最终在自家门前被砍杀,惨死在自己家中。

虽然这是一部讲述凶杀案的作品,但整部作品唯一让人感觉到恐惧的地方只有对凶杀场景的描述,作者极尽笔墨地将维卡里奥兄弟俩的残忍描写得淋漓尽致,将圣地亚哥恐怖的死状展现在读者面前,“从码头返回的人听到呼喊警觉起来,纷纷占据广场上的有利位置,准备观看凶杀案上演。”毫不掩饰地表现小镇居民面对命案即将发生时的兴奋而非恐惧都是在暗示读者:当事人在事后所有的陈词不过是为自己的罪行开脱。“他们把我杀了,韦内姑娘”这是圣地亚哥留下的最后一句话,“他们”难道仅仅指的是维卡里奥兄弟俩吗?还是故意散布假消息的女仆维多利亚和迪维娜母女俩,或是在紧要关头关闭生死之门的普拉希达·利内罗,更或是指镇上的所有居民,我们都不得而知,我们唯一清楚的是:圣地亚哥早已经死去,而真相也随同他残破的身体长眠地府。

马尔克斯把这则将近30年前的新闻浇上了一勺魔幻的热汤,在稀奇古怪的传说以及夸张修辞的辅助下,把冷饭做成了一道大餐,时隔多年仍然能从中品味到苦涩的滋味。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镇青年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