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宏观理论的三个现实困境及其解释 ——价格、货币和通货变动

刘俊峰

摘要:旨在探寻西方经济学宏观理论与现实之间众多脱节问题的解决之道,本文对宏观经济学的主要逻辑进行了梳理,针对三个现实困境,提出新的分析和解释。本文尝试定义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及其应解决的三个主要问题,并在分析现有困境的基础上,在经济发展与经济周期方面,提出“价格比方法”;在货币方面,提出“货币可能是一种性质,可以估算一个央行保有货币发行量作为一个起始性参考”;在通货变动方面,"可能存在一种独立的通货变动原因,即与人口的平均年龄变化趋势有关,并且基本不受产出影响"。最后,提出修订通货变动系数编制方法、用价格比方法来判断宏观经济发展的状态、区分宏观经济管理的经济手段和推动技术进步手段、“经济计划”向更加精准方向发展、资本零回报下的持续通缩影响值得关注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价格;货币;通货变动


一、西方经济学宏观理论的现状、概念及其应解决的问题


    (一)西方经济学宏观理论的简单回顾及评价

西方经济学宏观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是近一个世纪的事情,大致经历凯恩斯理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类理论、当代众说纷纭三个发展阶段:

1.凯恩斯理论

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文,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第一次形成脱离于微观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凯恩斯革命”。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有效需求不足问题,认为国家需要介入宏观经济的调控,存在IS-LM的平衡,同时,认为存在中央银行货币供给派生机制,央行可以运用货币政策来调节宏观经济。

2.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类理论

1969年后,西方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滞胀”状态,凯恩斯主义对此现象不能自圆其说,因此衍生出各种各样的经济理论,最突出的有新古典主义、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四种理论。但是,这些学派都有各自的理论局限性,一经实践又暴露出问题。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政策无效论”最早在实践面前陷入困境;80年代初货币主义在美国的实验就趋于失败;供给学派的减税政策作用有限、垢弊甚多,财政赤字剧增至今,成为美国经济未来的一大隐患。

3.当代众说纷纭

近三十年来,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宏观经济学理论结合现实问题,有了各种各样的演绎,也有了各国政府和央行根据实践的创新做法,但理论讨论并没有太深入,大多是就某一领域展开,局限性很大。

当前,宏观经济理论暴露出众多不足,与微观经济脱节较严重,甚至出现一些宏观经济理论分析与常识明显有悖的现象,没有很好地发挥出解释和应用作用,需要进一步梳理和解释。

(二)笔者对宏观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及其应解释问题的理解

1.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经济研究中,习惯上把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这主要是因为二者是独立的两个理论。微观经济学可以定义为是解决一种产品或者一个行业的生产和消费问题,宏观经济学可以定义为是解决全社会的整体性经济问题。宏观经济学之所以不同于微观经济学,存在两个明显区别:一是研究内容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某个行业或者某个市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全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二是信用货币的参与。因为信用货币的存在,使得人们可以以信用货币的形式存储财富,使得国家可以通过控制信用货币的发行来影响整体经济。

2.宏观经济学应解决的三个主要问题

(1)经济发展问题及其中的价格问题

宏观经济的首要问题是经济发展问题,包括经济增长和经济衰退问题,即整体经济的上升和下降现象。宏观经济如何平衡和发展?如何解释经济繁荣和危机现象?

(2)货币问题

进入现代社会的一二百年里,随着纸币等信用货币的普及,信用货币的发行、升值、贬值,央行的各种降息、准备金等活动,参与并影响了整体宏观经济,电子化的今天,货币更是以看不见的电子信息的形式存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国家应该怎样发行信用货币?存不存在国家控制的货币发行机制?货币量应该控制在什么规模?

(3)通货变动

包括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最突出的现象是一段时间内,全社会各种商品不约而同的价格上升或下降,通货变动在一定程度上紊乱了社会价格体系和社会财富价值体系,影响了整体经济的发展。除去已知的结构原因、摩擦性原因等这些"显性原因",通货变动的发生有没有其他原因?如日本,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为什么持续发生通货紧缩?

 (三)本文的分析和解释

包括三个方面,即经济发展中的“价格比方法”、“货币可能是一种性质,可以估算一个央行保有货币发行量作为一个起始性参考”、"可能存在一种独立的通货变动原因,即与人口的平均年龄变化趋势有关,并且基本不受产出影响"。下面将在三大问题框架下,逐一分析当前宏观经济学的三个现实困境,并诠释本文的解释。


二、经济发展问题及其中的价格问题

 

(一)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困境

“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是凯恩斯提出的最著名的宏观经济理论,不少学者曾经指出,理论的主观臆断性大、瑕疵多,与现实之间面临很多困境,不足以解释近些年的经济周期和价格波动情况,二战后的经济实践显示“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作用并不明显。二战后,全球宏观经济的整体特点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周期现象,也就是在持续的增长过程中短暂的过热和衰退。比如,60年代西方经济滞胀、1998年新经济泡沫破灭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等等。更多的实践表现为经济周期现象,每当经济增长的时候,起主要作用的很难说是解决了有效需求不足问题,而是技术进步在推动,而每当经济衰退时,虽然也有人认为发生了"需求不足",同时也有很多人认可是前期泡沫破灭所致。至于理论本身,一些学者指出:

一是,"有效需求不足"是不是结束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衰退的主要原因存在争议。一些学者认为主要原因应该是政府对于国家参与经济管理的认识,严格来说,属于制度性认识原因。衰退前,政府对经济放任自由,金融体系也没有监管,某些行业泡沫盛行,没有经济计划,充分暴露了自由资本主义的经济问题。衰退发生后,起本质作用的是国家参与到经济活动组织模式的调整,通过国家的投资参与,阻止了过份地破坏式的破产,推动了复苏。

二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在供给决定需求、还是需求决定供给问题上,存在瑕疵。一个基本规律是人类拥有多少财富决定了人类能享受多少财富。制约人们需求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供给,即制造能力。生产能力决定了人们的消费能力,而不是需求决定了供给,结合生产能力的需求分析才具有意义。

三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从个体着眼来分析宏观问题,不完全是研究宏观问题的方法。从个体感触分析,某种程度上适应了收入减少而导致的个体需求下降现象,但宏观的总体性规律并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相对于一个全社会来说,除了总量问题,还有结构性问题。

四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基于三大基本心理规律,理论基石非常脆弱。凯恩斯认为存在三大基本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流动偏好。从科学的心理学观点来看,大众的心理因素存在时限,几个月或者半年的时间后,心理因素相对于一个人的人生历程而言,其个人选择基本上就是稳定的行为结果,心理因素已不再是理由,而宏观经济变化的时间一般都在几年以上。

(二)本文的分析和解释——经济发展中的“价格比方法”

分析宏观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现象,一是为什么增长和衰退,二是怎样增长和衰退,本文先通过分析经济发展问题,解决为什么发生,然后通过宏观经济结构和价格体系变动分析,解决如何发生,以及经济周期现象如何运作。

1.经济发展问题

经过经济增长理论、熊彼得理论等,目前比较公认的,经济增长的主因是技术进步导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衰退被理解为泡沫破灭、经济周期,或者竞争性落后。造成国家经济实力的差异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资源,即每个人的资源占用率,另一个是技术,即劳动生产率。日本,欧洲属于技术型富有型,沙特属于资源性富有型,美国属于双因素型富有型。资源来自于历史继承,一国经济发展可以改变的只有技术,即劳动生产率。

2.价格问题

(1)宏观经济结构及价格的作用

首先,我们有必要梳理一下全社会的整体经济活动。“经济”这一概念,指的是人们的生产行为。人们每日劳动创造财富,生产出各种商品。然后通过分配,到达每个人手中,最后用于消费和储存。现实的宏观经济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即在不断经济增长过程中不时地保持阶段性平衡。下面的分析是基于劳动生产率保持在一定阶段时的一种静态平衡。

每种商品都离不开生产、消费和价格。整个宏观经济体系是由各个行业构成的,各个行业商品的价格构成了整个价格体系。现实经济变动中,价格是最灵活的,也是最有意义的,价格往往主导了一个行业的总体赢利水平,甚至是企业的生死。宏观经济突然变化的本质因素来自于某个行业的过份变化,而造成该行业过份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一个行业商品的价格过份变化。比如,某个行业的过份衰退,造成构成人们收入的总收入水平下降,进而影响到人们购买其他行业商品的能力,影响到这些行业的发展,再影响到整个宏观经济。

(2)历史上关于价格决定的讨论

关于价格的决定,西方经济学认为,一种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了价格,重在寻找绝对价格的思路。笔者认为,宏观研究中,绝对地寻找价格到底多少合适,其实很难研究,用相对的观点,即比值的方法,来看待价格的变动问题,有利于操作。运用价格比方法,可以避开寻找绝对价格的困惑,又能把握整体价格体系走向,进而把握住宏观经济发展的方向,不失为一种技术性手段。

(3)价格比方法

造成价格差异的本质原因是劳动生产率,一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实际花费的劳动时间下降,与其他商品的价格比会下降。如A商品1元和B商品3元,原来劳动生产率下的价格比是1:3,由于A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A商品变为0.8元,B商品变为4元,价格比变为1:5,叠加上通货膨胀因素影响,A商品可能变为0.9元,B商品可能变为4.5元。

一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全社会来说都是有利的,这种有利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这种商品的价格会下降,使更多人现有收入情况下可以消费到更多的该商品;二是撬动其他商品价格会上升,使其他商品拥有者更“有钱”,能有更多的“剩余”来享受降价商品之外的其他商品。从全社会商品来看,整体经济构成一个复杂的价格体系,众多商品同时在变动,相互影响下,形成一个不断变化的价格体系。同时,会有一个动态的整个商品体系的价格中心点,这个中心点也会浮动变化,与各种商品一道相互影响,形成自然的动态平衡。如上例中,可能受到整个价格体系中心点移动影响,如往下移动影响下,A商品变为0.7元,B商品变为3.5元。简单来说,AB两种商品价格的前后变化受到三种因素影响,即价格比+体系价格中心点移动+通货变动,此处暂不考虑通货变动因素。

通过比值方法,可以大致确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范围,为行业发展和整体宏观经济研究寻找到边界,从而衡量整体经济的发展程度。

(4)对经济周期的理解

某些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推动了宏观经济的发展,如果全社会都是理性的,发展到某个阶段就平稳了,就不存在经济周期。但现实是,总有发展到产生泡沫,进而出现泡沫破灭阶段、衰退过头带来反弹阶段,就表现为经济周期现象。价格比方法下的解释,就是在上面例子中,正常情况下,A商品变为0.8元,B商品变为4元,价格比变为1:5,当经济周期发生时,经济过热即价格比变为1:7,经济过份衰退即价格比变为1:4。

进一步解释,当劳动生产率降低,形成新一轮发展动力后,居民有了更多的收入,决定在衣食住行用这五大类商品中如何选择和消费,这些商品的生产周期有长有短,如日用品,生产周期只有几个月,汽车,生产周期可能只要一年,钢铁、房屋等,生产周期要几年。同时,每个人的决定汇总起来,就形成了全社会的各个行业的形势,各个行业汇总起来,相互影响,又形成了全社会的宏观经济形势。个体决策信号汇总形成的时滞,加上生产周期的长短,必然驱使某些行· 业的短期价格过度上升,形成泡沫,随着时间的延长,最终价格又回到正常的位置。这一阶段也意味着一些人的收入被另一些人占有,或者浪费掉,造成经济的净损失。因此,经济周期的根本原因在于总体决策与个体决策的差异,也经常表现为价格的波动。

在经济周期过程中,各行业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螺旋型,导致经济周期呈现出螺旋型变化,比如:首先反映在生产周期短的行业,如饮食,随着从事这行业盈利状况改善后,其职员形成自身的资金实力,扩大消费需求,从衣食住行开始安排;再过几个月,会扩大到生产周期相对较长的行业,如服装、加工业,这些行业改善后,扩大了收入提高的人群,形成新一轮的需求和生产扩大;然后可能继续衍生到生产周期更长行业,如房地产等,这种过程,各行业是螺旋型相互影响,最后汇总成一个总体上的趋势。因此,经济周期过热阶段,往往体现在房地产等生产链条比较长的行业泡沫破灭,经济复苏往往体现在饮食业等生产链条比较短的行业好转。


三、货币问题

 

(一)当前货币理论和操作的困境

一是,货币的概念无准确定义。直到今天,货币可操作性的本质和定义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争论。西方货币学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货币金属论,二是货币名目论。货币金属论者从货币的价值尺度、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出发,认为货币与贵金属等同,货币必须具有金属内容和实质价值,货币的价值取决于贵金属的价值。货币名目论者从货币的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出发,否定货币的实质价值,认为货币只是一种符号,一种名目上的存在。不同的货币学说虽有其合理内涵,但在货币数量分析上没有指出可操作性方案。以至于在当前信息化下,电子货币、数字货币的大量出现,政府只能依靠实践来摸索着管理货币。

二是,货币发行机制理论的争议不断。目前的宏观经济学理论认为,①存在着货币需求、②存在着货币供给,即货币供给派生机制、③政府可以通过货币供给的变化调节贷款利率的变化,改变投资成本,刺激投资变化和生产变化,从而改变社会总供给,达到均衡状态。然而,现实存在很多疑惑之处。针对①,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货币需求只是交易用的纸币,而银行存款主要是用作存储财富,算不算货币问题值得商榷;针对②,货币供给派生机制。描述主要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供给基础货币,由商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来扩张货币供给,即一笔原始存款经过整个银行体系的循环存款和贷款发放,可产生大于原始存款数倍的存款货币,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形成全社会的货币供给量。最后的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理论逻辑是“先认定货币—>货币存量—>货币发行机制”。实际操作中,中央银行所谓投入基础货币的行为,本质是在人为地扩大商业银行的信用,商业银行也没有所谓派生存款的动机,本质是在存款基础上发放贷款。设想在完全股权化、没有银行借贷环境下,银行存款只是存储财富情况下,发行的货币应该是多少?只有作为流通的纸币,而经济运转依然能够照旧;针对③,货币供求与利率之间关系问题。决定利率的主要是投资收益率,把货币供求与利率进行表面上的结合,实际是前述认为的存在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市场下的延伸出来的。因为争议不断,一直有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货币量应该如何计算,以及货币超发等问题。有人还把房价上升等归咎于央行滥发货币,更是缺少扎实的分析基础,因为货币供给派生机制如何运作都还不是很清晰。

(二)本文的分析和解释——“货币可能是一种性质,可以估算一个央行保有货币发行量作为一个起始性参考”

1.货币定义的探讨

货币成为宏观经济中问题,主要是因为信用货币的出现,一是导致国家掌握了发行它的权力,进而可以改变和影响社会财富存量;二是使得全社会的生产、消费和财富靠信用货币这个纽带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宏观经济的联动局面。从实践分析,本文认为货币的本质可能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种性质,确切地说是货币性。所有商品的本身都可以是货币,都具有货币性,不存在专门一些东西本质就是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等形式上的信用货币,只是人们为了交易方便,设立的一种便利品,它们属于货币中的最重要一种。商品在交易过程中,自身就会自动产生货币,拥有财富的本身就是货币。从研究哲学看,现有研究货币定义的理论都在追求“某种必须存在的东西”,先把它定义为货币,然后再去确定货币的定义。因此,当确切性定义难以发现时,不如选择描述性定义,以利于操作。

2央行保有货币发行量的估算

在当前无法明确货币供给派生机制运作的情况下,先从实践操作角度,可以估算一个央行保有货币发行量,先确定那些肯定是央行发行的货币的规模,为进一步确定目前还说不清的货币供给派生机制下的货币量,提供一个起始性的参考,即央行货币发行量=央行保有货币发行量(已弄清的)+其他(未弄清的)。

中央银行发行本国货币,并保持一定的动态规模,可以自然地参与到人们交易行为和储存财富行为,一方面方便人们交易和储存财富,另一方面在一定信用贷款规模内,不至于引起混乱。从中央银行的行为来看,有两种业务确定是在制造货币,一是发行纸币,二是再贷款等央行信用业务。同时,所有的纸币都可以算作货币,但是,再贷款不能够全部都算。区别再贷款的货币属性程度,要根据再贷款到现实运行中所参与经济的层次不同,来计算其属于全为货币或者部分货币,如再贷款发放在末端零售环节,货币量可能只相当于再贷款的利息;如果发放在生产周期比较长的行业的最初阶段,如房地产业,用于打地基的再贷款应该全部算作货币。即央行保有货币发行量=纸币+央行再贷款量*系数+其他,数字货币的情况,可以类推,这是一个不断运动、规模不断变化的池子,可称为“货币池”。同样道理,目前民间发行的各类信用货币,也存在自己的一定流通规模,即“货币池”,对它们的监测重点应该是这个“货币池”。


四、通货变动问题

 

(一)现有通货变动理论的困境

目前的通货变动理论(以通货膨胀为例),主要有:需求拉动、成本推进、需求和成本混合推进、结构型通胀、政治原因、心理预期等。这些理论虽然能够解释一些价格上涨(或者下降)的现象,但这些问题的本质都是人为造成的,都不足以解释美国经济在70年代末发生的“滞涨”现象、以及日本在90年代初开始的持续二十年的通货紧缩。这两个典型的通货变动都连续在十年以上,需求、供给、结构性、政治、心理预期等原因都可以排除掉,但通货变动仍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长时间地存在着。所以,可能有一种根本性的原因在驱使这一趋势。

(二)本文的分析和解释——"可能存在一种独立的通货变动原因,即与人口的平均年龄变化趋势有关,并且基本不受产出影响"

通货变动基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经济崩溃引起的。如在战争时期,商品价格飞涨,通货膨胀高达500%。这种通货变动一般只有通货膨胀,而没有通货紧缩,原因应该归于政治失序;二是部分行业价格比失调造成的。某些行业由于过分膨胀导致的行业价格虚高,或者,由于过度紧缩导致的行业价格过低。即在价格比方法下,超过正常比例部分,造成整个价格体系统计上的总结果上升或下降,这种通货变动属于短暂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回到正常状态;三是在政治稳定和价格比正常的情况下,整个价格体系自发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最近几十年有很多例子,如美国在70年代末发生的“滞涨”现象、日本90年代初开始持续二十多年的通货紧缩、拉美国家80年代疯狂的通胀、伊朗持续近20年的两位数的通胀等。作为宏观经济学要研究的,有意义的是第三种情况。

本文认为,可能存在一种独立的通货变动原因,即与人口的平均年龄变化趋势有关。即通货紧缩是由于人口老龄化所致,通货膨胀是由于人口年轻化所致。以通货紧缩为例,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人们对于商品的消费效用评价在降低,比如,同样一块馒头,老年人吃了会只觉得肚子不饿,效用评价在降低;而年轻人吃了,会觉得精神增加,效用评价在增加,同时,效用评价所展示的价格传递具有历史意义,在每年(或某个循环阶段)的生产消费完成,进去下一年(或某个循环阶段)的生产消费阶段,总体人口的评价效用在减低,导致了商品效用评价降低的趋势,并且以加速度方式渐递变化,逐年演绎,形成了一段时期的通货变动......这种效用评价的变化并不代表实际财富会变化,只是一种比较,所起的作用是一种价格上的诱导趋势,在本质上与实体经济关系不大,并不影响实际产出,所体现的只是一种总体价格体系的变动趋势,应对得当,对实体经济影响不会很大。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对比发现,这种分析与现实吻合度较高。如美国在70年代末“滞胀”状态时,人口出现年轻化;日本在90年代初开始,发生持续二十年的人口老龄化;拉美国家、伊朗通货膨胀时期也都存在明显的人口年轻化。2015年,国内殷剑峰教授文章曾引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15年左右的报告,基于日本长期通货紧缩伴随人口老龄化的现实基础上,进行的人口老龄化导致的通缩效应分析。本文理解的人口老龄化所导致的通货紧缩现象与产出关系不大,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认为人口老龄化造成通货紧缩效应是通过产出实现的,人口老龄化导致了消费降低,进而影响产出。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认为人口老龄化既有通缩效应,也有通胀效应,而通缩效应更强一些。


五、宏观经济政策的改进

 

(一)修订通货变动系数的编制方法

通货变动系数是用来衡量整个价格体系的总体变动情况,目前的编制方法是统计各种商品价格加权计算,似乎太过于笼统。如前所述,AB两种商品价格的前后变化受到三种因素影响,即价格比+体系价格中心点移动+通货变动,正确的通货变动计算方法应该是撇去其余两点的影响。如上一例子中,应该撇去价格比方法中,正常的"撬起的"扩大部分,对整体价格体系的总价格进行修正。如上述所举例子中,在编制通货膨胀指数时,目前的编制方法是计算A商品从1元变为0.9元、B商品从3元变为4.5元,再加上权重,本文方法下的编制方法应该是A商品从0.8元变为0.9元、B商品从4元变为4.5元,再加上权重。当然,现实情况还要撇去整个商品价格体系中心点的移动影响,因为这种移动属于价格算法的自然移动,不能算通货变动,即现实下A商品0.7元、B商品3.5元,先还原成A商品0.8元、B商品4元。新旧两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之处,这也是大家经常感受到的所公布出来的通货膨胀系数,与大家生活体验不同的原因。

(二)以价格比方法来判断宏观经济发展的状态

现实宏观经济管理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事情是判断某一时刻一国宏观经济发展的状态,只有这一问题被准确判断的前提下,才能管理好宏观经济。一国的经济增长具有非规则性,并不是匀速或者平滑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发展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在某个经济衰退阶段,突然又遭遇某行业技术大进步,转而又迅速开始上升,正如美国克林顿政府上台初期,低迷的美国经济突然遭遇网络科技大发展,几个月的时间就从谷底走上高速发展道路。同时,经济增长也不一定是匀速的,可能有的年份快高达15%,有的年份慢仅为2%,甚至由于在国际比较中下降,别国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自己的经济竞争力在相对退步,导致经济负增长。以本文提出的价格比方法,可以根据某一阶段的技术发展影响面,提前预测评估这些发展带来的某一波经济变化的趋势,分析各个时期的着力点,科学判断出整体经济变动的区间,确定好政策顺序,以及什么时候用什么政策好。

(三)区分管理宏观经济的经济手段和推动技术进步手段

管理宏观经济有两种基本的手段:一是经济手段,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目标是调节由于某些行业或部门的泡沫或者衰退所导致的宏观经济一连串反映;二是推动技术发展手段,如财税政策、产业政策等,目标是投入资金推动科学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它们对经济增长有着不同的着力点,但现代经济政策往往模糊了二者关系,实际操作时,有时很难区分,笼统称为宏观政策。经济政策手段的运用本质,在于调节总体与个体认识的误差,个体由于自身资产状况、一时周转不开、体系连动等因素,造成的过头现象。要正确理解经济周期因素的影响在其中的作用,对经济周期因素在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例,应该有清醒理解。应少用经济启动等手段,区分与推动技术进步手段的本质不同,把握好运用时机和力度。可以采取一次刺激失败,理解收回,再使用第二次刺激,作为摆脱经济停滞的方法,实现跨越式发展。把技术创新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长远和主要的手段。

(四)“经济计划”应该往更加精准方向发展

宏观经济出现问题的主要矛盾是总体认识与个体认识的误差,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方向也应该是矫正宏观经济的破坏性地自主变化,防范不必要的过热或者过冷现象,及其导致经济的净损失,“经济计划”在现实中已经显示了重要作用,未来应该往更加精准方向发展,准确把握好"该计划什么"和"怎么计划"。目标应该放在集中力量推动宏观经济增长中的长期性因素、反经济周期调节、减少结构性摩擦、防止经济净损失、防止破坏性下降等。

在本文提出的价格比方法基础上,可以清晰而详细地研究对比各个产业发展情况,为进一步把握宏观经济的状态和问题提供基础。一是编制全国各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变化比例表,随时分析各行业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以及可能造成的宏观经济推动力;二是建立国家ERP。商业上的ERP主要是面向企业和个人,用来统筹全公司或家庭的财务安排,提高管理效率。在宏观经济规律被本文揭示后,国家ERP也有了存在的必要,并且具有巨大的意义,可以汇总出一个全国大表,统筹监测整个社会的资源和要素的流动。随时分析行业资源,行业企业,行业人力、行业技术等变化,把整个社会的生产、销售、各产业链之间等模块有机地结合起来。当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这一构想完全有变为现实的可能。当然,这是一个浩大而复杂的工程,也可能相对于复杂而因素众多的现实来说,作用不大,但可以提供一个观察和分析的平台。

(五)资本零回报下的持续通缩影响值得重视

人类现代经济史上,由于经济增长始终在断断续续地发生,还从未真正大面积地经历过资本零回报的时代,但在未来的发展中很有可能要出现,或者是局部出现。中国的储蓄率非常高,全球实际上也是如此,总体来说,已经造成了资本相当富余的时代,人们的财富去处只有三个:实物、银行存款、股权。实物价格和股价可以上下波动,而银行存款降为零后,目前为止还不能向下浮动。但如果在资本零回报时代又遭遇到长期通货紧缩下,只能意味着银行等部门的不断损失,这种损失如果持续十年以上而政策没有变动,带给宏观经济是不利的。

注:本文的讨论是基于完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假设。

作者简介:刘俊峰,男,78年生人,籍贯河南,国际金融专业本科学历、MBA硕士学位,2017—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访问学者。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个人微信号:tlsx168。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tlsx2018

          新浪微博:"铜铃声响"

友情提示:本文系作者原创,作者享有唯一、完整的著作权!任何抄袭、剽窃等行为都将被追究法律责任!个人非商业类用途可免费转载,其他类转载需登录“版权印”网址https://101804010000780.bqy.mobi付费,支持原创,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西方经济学宏观理论的三个现实困境及其解释 ——价格、货币和通货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