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功夫”才是真功夫

“笨功夫”才是真功夫_第1张图片

2017年1月12日,红学大家冯其庸在病榻上接受《解放周末》的专访。一句“我下的都是笨功夫”,概括了他一辈子的学术历程,也凸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一生挚爱。10天后的1月22日,冯老在北京潞河医院安详离世,享年93岁。

红学泰斗冯其庸先生为系统研究《红楼梦》各个版本的差异,曾将各个版本都找来,一句一句地对。在实地考察过程中,他也是穷根究源,找不到证据不罢休。老先生评价自己下的都是“笨功夫”。在生活中,做事时不使虚招、不玩花活、下“笨功夫”,不言而喻苦累多、热闹和名利少。然而,沉潜自己、专注一事,甘于寂寞、求真求实,其所悟所得却是那些坐不住冷板凳、时刻急着出成果的人所不能比的。所谓“笨功夫”,实质上是一种高明的真功夫。

细细想来,今天各个领域的名家达人,哪个不是靠着守愚尚拙的精神成功的?“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受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的启示,屠呦呦经历了数百次失败后,才提取出青蒿素;侯鸿亮打造出《闯关东》、《琅琊榜》、《欢乐颂》等一系列高品质电视剧,获称“国剧门脸”,在业内则以“抠细节”闻名;湖湘工匠钳工盛金龙,常练习“蒙眼配钥匙”;数控铣工吴检,苛求0.001毫米的精确;汽车修理工胡元波,“像医生治病一样修车”。

有人说,时代这么快,慢了怎么行?道理似乎讲得通,但却忽视了一个常识:走得多远与行走的速度并不必然相关。这几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一语风行。当大多数人都在说借风起飞的重要性时,却少有人关注风口上成功的绝没有“偷懒的人”。正如不久前离世的红学大家冯其庸所说的:“苦功是基础,功夫还没练好,就想创新,不符合规律。”

大巧若拙!成功无机巧,“笨功夫”才是真功夫。想要乘时代之风而起,需要的是以拙立身、以拙创业、以拙求进的大智慧。

你可能感兴趣的:(“笨功夫”才是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