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那点事儿

我今年三十二岁了。按照现代社会的视角,大龄剩女,无房有车,非体制内人员,无大长腿,无雪肤貌。迫于主客观原因,父母已放弃催婚,转而担心我以后的养老问题,致力于多给我留点遗产,以便老年有资本找一个好点的养老院。

我在二十出头的大好时光里,也曾加入过相亲大潮,无一例外,均以失败告终。我那时的原则是要对男方有感觉,至于这个感觉到底是什么,至如今我也说不清楚。但是我相当反对先加微信,我一定要先见面聊,坐下来聊一次,比隔着对话框聊天要高效得多。

我的第一次相亲半途就夭折了,因为双方压根就没见上面。介绍人描述了双方的情况,无非就是相貌身高、学历背景、工作收入等等。我心想,反正都在一个城市,先聊吧!事实证明,我太自信了!男方嫌我矮,不愿意见!我心里腹诽,真是肤浅的人啊!冷静下来想,人家只是说了一个事实,咱确实也不高。他失去了认识一个有趣的灵魂的机会,我祝贺他。

我的第二次相亲,过程还是完整的。对方是我的大学同学的高中同学,他是研究生在读,而我是社畜!见面时间约在晚上,就我和他两个,我们勇敢地选择抛弃了介绍人。乐于跟不同领域的人聊天,去接触新的知识和观点,这一点帮助了我。他说他的研究方向,我说我的工作日常,相谈甚欢。

当天晚上,我的大学同学非常激动地给我打电话说,对方对我很满意,回到宿舍把我夸得像仙女一样。同学问我的意见,我委婉地说,还没找到感觉。

这之后,我们又见过两次,一次是我找他从他们学校图书馆借书,一次是我感谢他帮我借书,请他吃了一顿饭。后来,我和他就不再联系了。我总结的是,在我拖着行李箱频繁出差的时候,他猫在实验室研究他的地下水,环境不对等嘛。不过,我知道他后来去日本留学,认识了一个中国留学生,现在已结婚生子。我很欣慰,真心地祝福他。

我的第三次相亲,过程很温馨,结果很干脆。同事提了至少四次,盛情难却,我也不想让人觉得我不识抬举,于是接受了这次相亲。相亲的饭局上,同事携爱人和孩子出席,于是过程完全没有冷场的机会。同事搭桥,我和男方互加了微信,这次饭局结束,我们不约而同地保持沉默。我想,他可能跟我一样,也是出于某个无法推辞的原因才出现在这个场合。至今,他还在我的微信好友里。

我的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相亲,过程数次令人窒息。时间是他定的,约在了周六。当天下午,他告诉我说,他突然发现约定地点离他非常远,问我可否推迟约定时间。我提前十分钟到达约定地点,距约定时间还有五分钟的时候,我问他在哪儿,他居然还在公交车上!我查了一下路线,还有十多站才能到。那一年,这座城市还没有通地铁,但是既然赶时间,难道他不知道有一种交通工具叫出租车吗?

周末的CBD,人流一拨又一拨地涌过来,我强忍住想打道回府的冲动,又等了他半个多小时,终于收到他已经下公交车的消息。我告诉他我在某服装店门口,他回复我,不认识这个品牌。我心想,大哥,我这是文字信息,“按字索骥”总会吧!在我以为他可能迷路了的时候,他终于出现了。

原打算喝喝茶就各回各家,出于歉意,他非要请吃饭。周末晚上,大多数店铺都人满为患,这哥们又不能果断做出决定。我只想快点结束这煎熬的过程,选了一家门可罗雀的韩式料理店。事实证明,客少是有原因的,真的难吃。

吃完饭,我窃喜终于可以回家了,这哥们却热情地邀请我去轧马路。我无奈,悄悄给朋友发微信让她赶紧给我打电话。朋友靠谱,不仅打了电话,还迅速开车赶到。我麻溜地上了朋友的车,出发之前,礼貌性地问是否需要载他一程。他摆手说,他要去等公交车。

这次过后,我拒绝了后来所有的相亲提议。一来是觉得这种相亲效率太低,二来是,工作越来越多,业余时间,我只想用来休息。几次之后,居然再无人给我介绍相亲,这可能就是典型的不作死就不会死吧!

一直以来,我对相亲的态度都是宽容的,即使做不成情侣,能做成朋友也是挺好的。不要一开始就抱着谈情说爱的目的出发,换一种心态,也许走得会更远,说不定路途中还有更美的风景。可惜,我和这些相亲对象,既没做成情侣,更没做成朋友。

其实,我的这些相亲对象都还是真实的,没有为了吸引对方而去掩饰自己真实的一面。短暂相遇,转身而去,总好过事后发觉遇人不淑。

戴建业先生说,“找一个理想的伴侣意味着你准备单身,男生女生都一样”。我倒觉得这更像是年轻时候的心态,到了一定年龄,对“理想”二字的解读也会不一样,不会再执着于某一点。但是,我始终认为,年轻时候多去经历,没坏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相亲那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