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修12.2上】打开一扇特别的窗

文/漳州诏安陈秀玉

今天是"2020年福建省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省级培训(小学科学2班)"集中培训的第三天。

【科学研修12.2上】打开一扇特别的窗_第1张图片

上午第一节课是吴锦福老师和厦门二实小的小孩子们带来的《火山和地震》。

吴老师先问孩子对火山有哪些了解?

(通过访谈,了解了学生已有的前概念,有利于后续的教学,这点做得不错。)

学生访谈后老师又简介了休眠火山和死火山,并提及火山对生活的影响。

接着他请学生观看视频,观看之前老师留下了问题:观察一下与自己描述的是否相同?观察一下岩浆涌动的形态。

教师播放一段火山喷发的录像,让孩子们带着问题观看。

学生观看后全班交流。

(这个环节设置不错,通过视频让学生对火山喷发有个直观的感知。"今天大家怎么这么沉闷,今天大家状态不太正常"——这样的表达是否合适?用积极一点的言语暗示会不会好一点?其实孩子们的表达虽不热烈,也很不错的。)


温馨提示:
1.注意酒精灯使用的安全。
2.注意观察加热后的现象。
3.观察时操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4.使用完毕请勿移动金属盘。

温馨提示后,材料员领取实验材料,然后学生就开始动手实验了。

这班学生训练有素,平时科学课应该没少上。拿到材料,很多小组即可按步骤操作,用心观察。

【科学研修12.2上】打开一扇特别的窗_第2张图片

(实验器材设置很棒,透明部分方便观察内部活动,白色贴条方便观察流出来液体的状态。铁盘既方便加热,又可盛放喷出物,方便后续整理。)

学生实验时,大部分很认真,观察也仔细。

活动结束,全班交流。

火山喷发时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举手分享。

这班孩子的表达很棒。从烧的现象,到快喷发时的状态,到喷发后的情况,观察仔细,描述丰富。还有一些孩子做得比较快,他们可能受平时二次实验的影响,准备再次实验,但发现这次不行。所以孩子如实描述:喷发了一会儿,冷却后再烧,就喷不起来了。

孩子接着聊火山喷发利弊。

火山喷发有利有弊,利是带来矿场等,弊是影响环境,破坏生态等。

火山喷发还会引发什么地壳运动?地震这一部分我们周五的时候再来探究。

小组把材料复位。

几个镜头记录一下:
孩子的火柴划不了
有孩子拿铁盘,说不热。
模拟火山快喷发时,一孩子本能地远离座位。
孩子描述现象时,教师一直在递话筒。
【科学研修12.2上】打开一扇特别的窗_第3张图片

听完吴老师这节课,感叹于孩子的表达力与实验操作能力,基本功非常扎实。孩子科学习惯的养成也很不错。老师也非常用心,设计了易操作,较直观的教具。本节课从让孩子随意谈对火山的印象,了解前概念入手,到整体感知,再到孩子通过模拟实验直观感受火山喷发状态,探寻背后原因,再分享讨论。整个教学设计适合孩子的认知规律。

教师大部分言语也很幽默,有利于缓解紧张,调动孩子积极性。吴老师跟孩子对话时,大部分时间,那半倾的身体是特别好的倾听状态。少数言语可考虑换个说法,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

最大的亮点是实验器材的制作,透明部分方便观察内部活动,白色贴条方便观察流出来液体的状态。铁盘既方便加热,又可盛放喷出物,方便后续整理,很实用。

【科学研修12.2上】打开一扇特别的窗_第4张图片


黄福裕老师带来的是《探究自行车车轮转动的秘密》

课前互动让学生讲笑话,有利于放松。如果能与课堂有关,可更佳了。

老师出示一辆旧自行车,让学生观察。

引出链条传动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

怎么传动?引出传动装置”

现代自行车车轮能够转动是因为链条将动力从踏板带动齿轮传到后轮上。
像自行车链条这样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认识传动装置。我们周围还有哪些传动装置?它们是怎样传递动力的呢?

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组装一个链条传动装置需要什么元件?

学生描述后,老师出示元件。请两个学生到前面组装。怎么组装?

探究传动装置的特点

先探究链条传动装置的特点

设置了记录单:探究链条传动的秘密

【科学研修12.2上】打开一扇特别的窗_第5张图片

学生设想,可以研究什么?

转数、圈数、齿轮齿数

学生猜想并明确实验步骤后,就开始动手实验研究。

我观察了一个小组的活动。他们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准备记录,另一个同学转动齿轮,速度很快。但是他只计算了一个齿轮的转圈。履带也经常掉下。

要记录的时候发现数据不够。后来他们明确了分工:转动/数大轮/数小轮/记数记录。

这次的实验结果是大轮转110次,小轮转111次,次数差不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黄老师说是因为孩子们都数到链条的次数了。这是有可能的。

不过我也见过这一环节中有小组分工是很明确的,而且观察小轮的同学,眼晴也一直盯着小轮。但是大齿轮和小齿轮的数据也是一样的。就是知道怎么做,但做的过程还是出现了问题。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

我猜是转动的同学速度非常快,老师给他们标注的点,他们不会用,数小轮转动圈数的同学受转动同学的手势影响算圈数了。如果让他们把速度放慢,应该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就是说这个环节慢下来,学生更容易探究。不要以一分钟为单位。

第3次尝试时,速度慢了下来,一同学转动,另两位同学各自数数。此时老师已告知活动结束。

其他小组汇报时,他们还对记录进行了微调。

我拍下了他们组的记录单。

【科学研修12.2上】打开一扇特别的窗_第6张图片

学生汇报后总结

相同点:都可以传递力。
不同点:链条传动一传动方向一致,能长距离传动。齿轮传动一传动方向相反,不能长距离传动。

说说在生活中的应用?

为什么自行车是大轮带着小轮转动呢?

学生分享时还会用其他例子。说到变速自行车。

小结。


本课教学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感受并理解什么是传动装置,二是研究齿轮传动以及链条传动的特点,链条传动是重点。老师设计了实验,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两种传动方式的特点。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会对比实验的方法。

老师自制的实验器材非常不错。我问了一下,他是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它采用强磁铁吸住两个齿轮,这样两个齿轮要调节相对位置就比较容易,方便学生操作。在转换的过程也方便很多。看到创新的实验器材,总是眼睛一亮。

整节课师生互动也比较好。老师用问题引导孩子进行讨论,进行深入思考。

如果能实验器材收取后再汇报,这样不会影响到孩子后续的听课。

【科学研修12.2上】打开一扇特别的窗_第7张图片


厦门五中的黄鹭达老师带来了《德国中小学科学教育观察与启示》。

他先通过视频带我们看了德国校园的面貌。类似街景、美屋、各种图案、随意站立的师生,随意的涂鸦……

不知道的以为这是某个游乐场或某个表演活动现场。

先来看看德国的科学课程内容→

德国的科学课程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社会常识、气象地理、生物学、经济学等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学科的内容很广泛,它和德语、数学并列为三门核心课程,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设,是德国赋有特色的一门课程。

这是黄老师参与的"厦门市中小学理科名师改革理念与实践班"到德国的访学之旅。

他主要分享了以下几个方面:

1.多元学制促发展学用结合重实践

重点介绍了"双元制"。

【科学研修12.2上】打开一扇特别的窗_第8张图片

2.尊重差异自主选择 因材施教多元发展

3.品味德式自然教育感受教学心灵沟通多

华德福学校介绍。

随处洋溢着的生活气息;创造源于想象;遵循学生发展规律

4.多元融合,因爱教育

触动镜头

课堂上每位“特殊”学生都配备“一对一”教育员辅导其上课,任课教师让他们优先回答问题,其他同学都转过身去聆听,并报以肯定而热烈的掌声。

5. 格物致知重体验,以人为本提质量

特殊、特色、特长、融合

……

羽毛与石头的选择,这种可视化评价可以借鉴吗?

一个个镜头,一种种特别的感悟。我们随黄老师的图片和介绍,见识了不一样的德国教育。


图文结合介绍后是视频介绍。

【科学研修12.2上】打开一扇特别的窗_第9张图片

可移动黑板,向下降的插座,玩火的老师,设计游戏放入五星红旗元素,刻字、手工、烹饪……

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黄老师给我们开了另一个视角。走一走看一看不一样的风景。随着黄老师的镜头,浏览了一下。


最后是评课互动环节。我记下了两位老师分享他们的实验创新

主要介绍教具的创造。对孙老师的教具进行了创造:

盒子→漏斗,看沸腾

番茄酱稀释,加热时间短,效果明显一些

贴锡纸的粘合剂用地瓜粉,加热时有香味,能看到冒烟


原来的教具组合困难,转换慢。利用磁铁,方便很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科学研修12.2上】打开一扇特别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