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读的秦国

庄子说:无极之外,复无极也。

荀子说: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写在前面】

孙皓晖十六年著作五百万字历史小说《大秦帝国》,我花了近5个月断断续续读完,不知道的两千多年前重重历史史诗,骤然眼前呈现,禁不住感慨万千。

秦统一六国终结了夏朝以来的城邦制、联邦制,作为封建社会的开端,承受了太多的非议、抵御了太多的风浪、奠定了之后几千年的华夏一统思潮,秦是短暂的,但秦的功绩是永久的。

我们知道大禹治水,但秦国可与大禹治水可以相提并列的工程:长城、兵马俑、秦始皇陵、郑国渠、都江堰、灵渠等等,这些至今我们引以为傲,这不是一个“素来”残暴国家所为,恰恰证明它并非传说的那么残暴。

一、秦国变法彻底,堪称历史之最

悉数中国历来变法,古代有吴起变法、李悝变法、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其中只有秦国商鞅变法是最成功、最彻底的,因为这次变法抓住了国家的主要矛盾,为秦国强大奠定了根基。不得不提的是,近代邓公的改革开放也是一次伟大且成功的变法。

其一。乱世用法强国,战国是毫无争议的乱世,先有魏李悝、吴起变法,自此魏国成为最强国家,直至庞涓两次兵败孙膑,魏国才一不振:后有秦商鞅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失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自此秦、赵成为两大强国。乱世并非都像战国那么乱,也可以理解为弱国,或彼此大致处于同一状态,战国时期符合,宋朝符合,清朝也符合。

其二。变法不只适用于弱国,强国更应该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人也应当如此。作者把商鞅变法一百多年后秦灭的原因怪到了商鞅头上,商鞅表示这个锅我不背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的发展历程都是一个抛物线,原因就是坚信“祖宗之法不能变”,尤其清末最甚。商鞅变法考虑到国情、民情以及对外态势,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国情、民情、对外态势均发生了变化,应当采纳公子扶苏施以仁政的建议。

其三。有人论断:“法家思想本身就是帝国的意识形态,帝制就必须要愚民。”其实,(商君书》中讲的“弱民”并非真正让人民弱不禁风。若真如他们所讲的那样,秦人弱不禁风能统一六国?弱不禁风的日本(明治维新也是变法)能侵略中国?弱不禁风的美国大兵能横行世界?商鞅“去强弱民”,“强”指的是野查不法;“弱”指的是弱化野蛮不法的民风。这种“去强弱民”实质是用法治的手段引导国民由野蛮进入文明的必然途径。

其四。秦亡更多的原因是“秦政”而非“秦制”,赵高、李斯篡改诏书立胡亥为秦二世,赐死扶苏、蒙恬、蒙毅,大兴土木工程,征召民力、苛捐杂税。陈胜起义时打的便是“扶苏”、“项燕”的旗号,可见扶苏当时也是深得人心,但历史不能假设。后来与项羽、刘邦所对抗的秦军并非秦国主力,只是章邯率领的刑徒军,真正的主力一南一北,南方稳住百越,北方防守匈奴,几乎没有动用。

二、秦王独特的秉性,决定了秦国逐渐强大

贾谊《过秦论》讲到“奋六世之余烈”,“六世”分别为: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囊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

秦献公死于对魏国的河西之战,秦孝公赢渠即位,礼送被俘的魏国相公叔座,面对六国分秦图谋,忍辱负重,毫无保留地支持卫鞅实施变法。

秦惠文王杀卫映,但不废商君之法,一网打尽企图复的老世族,用张仪打破六国合纵阴谋,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秦昭王文用范唯“远交近攻”,武用白起战无不胜,开疆拓土,联合六国削弱东方强国齐国,长平之战大胜更是令赵国再难翻身,自此,秦国一强独大。

秦武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虽在位时间较短,但也不是平平淡淡,均顺利完成了权力交接。直至秦始皇,先灭韩国,后令王翦父子先后灭赵、燕、魏、楚齐,统一中国,之后关中大军数外派,北御匈奴,南平百越。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一砖一瓦垒起的大厦,短短数年化为灰烬,并非“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异也”,而在于人性之复杂,秦始皇在世时赵高鞍前马后、李斯亦步亦趋,秦始皇死于巡狩途中,不料赵高的胆大妄为、李斯的纵容妥协,胡即位,赐死扶苏、蒙恬、蒙毅,最终李斯也遭受了最残酷的“五刑”、灭三族的后果。

孙皓晖列举了秦亡的历史偶然性更为深刻;始皇帝年近五十而不明白确立扶苏为太子;始皇帝明知身患疾病而坚执进行最后一次大巡狩;始皇帝大巡狩前怒道扶苏北上九原监军;始皇帝最后一次大巡狩,于诸皇子中独带胡亥;始皇帝中途患病而追蒙毅回咸阳,以赵高兼领符玺令;始皇帝于沙行营病情突然加重:突发病情致始皇帝未能在死前写完遗诏;突发病情致始皇帝召见李斯会商善后;长期忠诚无二的赵高突发人性变形之恶欲;栋梁重臣李斯之突变,最为不可思议;扶苏对假遗诏之缺乏辨识或不愿辨识,选择自杀;蒙恬、蒙毅相继入狱,蒙恬被逼接爱自杀,蒙毅被杀;王翦、王贲父子于始皇帝生前病逝:李斯一错再错,大失前半生节操才具,终致惨死;胡亥素质过低而近于白痴;秦帝国功臣阶层因李斯突变而分化不能凝聚;赵高之恶欲野心膨胀变形,大出常理;陈胜吴广之“闾左徭役”突发暴动;关中老秦人人口锐减,对恶性政变失去强大威慑力等等。

三、六国名士与秦名士相比,黯然失色

古语有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一世者不足谋一时。我们所受的教育,无论是语文课本还是历史课本,耳熟能知的战国时期名士,屈原、孙膑、庞涓、廉颇、蔺相如、苏秦、战国四公子(魏国信陵君、齐国孟尝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毛遂、李牧、乐毅、田单等等。

蔺相如完壁归赵,秦赵会盟不使赵王受辱,廉颇、蔺相如将相和,和出什么了?长平之战对峙三年,平原君和蔺相如为何没能力排众议不让赵括换下廉颇,最终被白起坑杀几十万赵军:屈原、春申君并没能成功阻挡楚国的没落,楚国依旧损失大片国土。

孙膑两败庞涓,令魏国一蹶不振,魏信陵君除合纵抗秦外有何贡献,王翦之子王贲数万大军轻易灭魏:孙膑、田单强齐又能如何,齐国偏安一隅,甘做井底之蛙,面对王贲大军不战而降:燕国乐毅伐齐,齐仅剩两城之时才想起“化齐”之举,是否也是一种看似大仁其实不仁,最终燕王换将,导致田单一举复国,乐毅的举动于燕国何益?

亡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面对堂之腐败、堕落这些名士虽有一时之壮举,然面对历史的洪流,如同蚂蚁想绊倒大象一样,主要原因:一是没有全局思维,不能看清宏观大势:二是有全局思维,但无力施展自己的才华:三是有全局思维,也有才华,但国家不用。

秦国不同,自秦孝公开始发布求贤令,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厉害人物:卫鞅、司马错、李冰、张仪、魏冉、白起、范雎、蔡泽、吕不韦、郑国、王翦、王贲、蒙恬、蒙毅、李信、李斯、尉潦子、韩非等等。

卫鞅变法,为秦国强大奠定基础:司马错带兵灭亡蜀国,率军攻至魏国河内:李冰兴建都江堰,至今富饶的成都平原仍被称为“天府之国”,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极大地促进了关中粮食产量;张仪两为秦相,以连横之术破合纵之策,允诺六百里土地最后却成六里地成功瓦解了齐楚之盟:魏冉在秦武王举鼎而亡之后,帮助秦昭王把国家局势稳定下来,更是发现了白起这位战争天才;白起的人生无疑是辉煌的,他指挥了秦昭襄王发动的所有大战严重削弱了楚、赵、韩、魏四个强国,一生未尝败绩,长平之战最为著名。

范雎在秦国强盛之时提出交近攻,攻打诸侯,强大自身,长平之战,秦国和赵国对峙三年未见胜负,范唯成功利用反间计令赵国用赵括换下廉颇,而秦国换上白起,坑杀20万俘虏:计然家蔡泽、富商吕不韦均在秦昭襄王至赢政时期王位权力交接发挥了重要作用,吕不韦主持编《吕氏春秋》至今仍是我们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史料:王翦、王贲父子灭了除韩国之外的五大国,其中王翦是有着全局思维的典型,战国两个重量级的国家赵国、楚国,均被其所灭,与同样百战百胜的赵国李牧对峙、与楚国名将项燕对峙,军队对峙但庙堂瓦解,最终李牧被赵王所杀、项燕被楚国抛弃。

亡秦者,秦也,非六国也始帝不立太子,撤手人寰,巨大的权力真空让胡亥赵高肆意妄为杀功臣、欺百姓,导致民不聊生,待子婴政变成功之后,国家也几近灭亡,短短数天向刘邦投降,之后子婴也被项羽斩首,赢氏王族也被项羽杀光。

【写在后面】

秦国隐藏了太多的秘密,导致太多的诟病它无法去辩解,“暴秦”一说,是指秦制还是秦政?历史从未运用辩证法去看待:秦始皇无言,的确!他连遗书都没有留下就撒手人寰:典籍大多被项羽焚毁,后世便只记得反抗者所说的“暴秦”。假想若清初反清人士反清复明成功,哪来康熙,哪来乾隆,哪来如今影视剧对清显帝的歌颂,康乾的文字狱为什么没有人总从背后指点残暴。

太希望秦始皇能再次开口,来澄清几千年的“骂名”,相信李斯再有私心,也必然在当时的历史阶段留下印迹,必然留下被项羽烧毁典籍的备份,必然有那么一天历史能真相大白,一切的一切都只能期待秦始皇能再次开口――秦始皇陵发掘之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误读的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