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费出书,顾名思义,就是由作者承担全部的出版费用。包括编审、校对、排版、设计、书号管理费、印刷装帧、发行销售、营销宣传等。主要针对无法预测市场前景的图书或者是出版社或出版公司对作者的书稿缺乏市场信心,例如一些小众的文学作品、学术专著、书画影集、个人传记 、回忆录等。那么,自费出书一般多少钱?自费出书是否值得提倡?自费出版的图书是否真的可以成为畅销书呢?
我国每年出版多少本书,其中自费出书占多大比例呢,因工作原因多与作家协会或文联联系,据他们表示,近年来,每年出版的新书中,八成以上都是自费出版的。
尽管自费出书被很多人认为是自娱自乐的出版行为,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选择自费的途径呢?
究其原因,归为以下几点:
首先,公费出版名额较少。
我写了一本小说,直接投稿给出版社,是否可以免费出版?这是大部分作者想要达成的心愿。
出版社出书会从大海一样的选题库筛选有市场价值,有卖点的书来出。包括但不限于海量的公版书(国内国外国版权书)、著名作家作品(一二三线作家的新旧作)、自带流量的名人红人作品(名人、红人)。如果你是一位暂时还没有名气的作家,公费出版名额稀少,条件苛刻,几乎很难达成所愿。有些作者会说,我确实公费出版过,一经细问,也大概是10年前的事情了。 “公费出版”自出版社改制以来早已不复存在了。
第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018年初,新闻出版工作划归中共中央宣传部统一管理。在严控出版选题,控制出版质量,消减出版总量的政策下,书号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坊间消息称国家削减书号10万个,各出版社书号压缩了30%到40%,大部分出版社在上半年就已经完成了全年的出版任务,甚至出现了“一号难求”的景象。这种现象从2018年上半年开始一致延续到现在,无论是选题通过率、质检要求、书号费用、出版周期等各方面都受到了较大影响。书号资源锐减,也同样导致了公版书、自费书的总体规模减少,出版难度增大。
第三,作者出书需求上涨。
自费出书为什么这么火?从业十年以来,自认为目前出版成本已经达到了一个峰值,据一些出版社表示,未来政策有可能会逐渐收紧,出版难度将进一步增强。
目前,书号管理费普遍在3-4万左右,这里去掉了一些大几万甚至10-20万的高端社,也去掉了一些较相对便宜的电子音像社,3-4万的书号成本已是常态,甚至是已经是透明的常态。除了书号管理的大头,还有审校费(一般是千字10元),排版设计(单色纯文字大概是一页10-15元),封面设计(简单的大概几百元,如果需要原创手绘价格就在千元以上了),印刷装订费(以一部20万字的书稿来说,小16开,80克胶版纸,单黑印刷,平装,印刷1500册,费用大概在万元左右),综上:书号+审校+排版+设计+印刷,总计费用在5万元左右。这还是没有计入印刷过账、发行上架、营销宣传等成本。
有人会问,作者出书需要投入大量金钱,耗费大量精力,图什么呢?
我们把自费出书的人群大致分为了几类:
一类是为了完成心愿。在工作中,会遇到一些年长的作者,一辈子写了不少文章,将这些作品集结出版是毕生所愿。这类型的作者不为别的,只为雁过留名,了此心愿。
一类是因为工作需要,例如评职称、晋升、评奖、单位用书等,这种需求俗称“刚需”,出书可以一劳永逸,是晋升通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砝码。
还有的是希望出书后可以加入市、省级作家协会,出书成为了这些作者加入名誉机构的敲门砖。
当然,也会有一些文学创作者,作品暂时不太可能畅销,也屡被出版社拒过稿,但文艺情结在内心无法安放,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必是要谋求一种途径的。
关于该不该自费去出书的话题,这么多年都未曾停止,也是一些作者的心结所在。
那么,自费出书是否值得提倡呢?自费出版的图书是否真的可以成为畅销书呢?
著名作家莫泊桑的《羊脂球》最初自费出版了400册,卖了三年多才卖完。伟大数学家高斯的《算术研究》也是自费出版之后遭到奚落,后来却成为世界数学史上为数不多的经典。
《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一部《在斯万家那边》起初也是不被看好,普鲁斯特并没有气馁,他深信自己作品的价值,决定自费出版。良好的市场口碑引来了更多出版社的关注,连曾经拒绝过他的编辑后来都承认这是一部好小说,“这部大作我说喜爱是不够的,我对它饱含着一份深情,一份仰慕,一份独特的偏好”。
鲁迅把200元出版费和稿子一同交给了出版方,里面内容讽刺挖苦,愤愤不平,不见得有市场的样子。只是希望通过自己支付的费用,可以印刷的更精良一些。这本由新潮出版社在1921出版的书就是《呐喊》。
王小波曾伤感地说:我发现卖书比写书难得多,《王二风流史》就是后来的《黄金时代》,从最初的默默无闻、自费出书、像农民工一样背着自己的书到处兜售,到死后他的书被出版社热抢,甚至连他和李银河的情书都不放过。王小波的创作经历可以说是从大冷到大热,从海水到火焰,这个从默默无闻到众人造神的过程另无数人感叹。殊不知,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只是,活着、爱过、写过,如果再添上一句,估计就是:书都卖掉。
可见,文学史上的每部经典作品的形成都不是顺其自然的,少不了各种偶然因素和人为操作。当然,前提是一部好作品,否则,留下来的就不是经典,很可能是一段丑闻。
自费出书,有利有弊。自费出书使文学走下神坛,更深入民间,读物更加丰富。但自费出书鲜有精品力作也是不争的事实。
自费出书一直是众多作家、学者成名之前,展示其创作成就和独特思想的理想途径。
笔者认为:如果作者经济状况良好,可以出。如果是动用养老金,或是本就不多的积蓄,出本书需要一家人节衣缩食,就不要出。出书是为了得到心灵安慰,展示创作成果,如果纯粹是为了出名赚钱,就还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