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经的由来

学者们研究发现,大乘《般若经》的内容,在原始佛经中并不能找到多少根源与依据,倒是在佛教以外的宗教和神秘主义中,很容易发现它的起源和发展的痕迹。

对比一下《般若经》与其同时期的印度教吠檀多的内容,就可看出这两者实际是同样的体系 ——《般若心经》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无苦集灭道…无无明,亦无无明尽」;而外道的《奥义书》,如Amrta Bindu Upanishad,说道,「是诸法真实相,不生不灭…无苦所系者,无求道者,亦无解脱者

    《般若经》说「无二无别、了不可得」,为「无分别智」;外道的《奥义书》,如Maitrayaniya Upanishad,说道,「无分别智,见一切法,无有少分分别」。这还不仅是与外道的教义相同,《般若经》与后期散文体《奥义书》,甚至在出现的时间和地点上都有关联。

部派佛教后期,本生故事兴起而后泛滥,取代了佛陀教导的声闻教行证三法,以本生故事情节作为学习佛陀的菩萨道经典,使得原始教义与僧团组织都逐渐发生了变化,到了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已经有了初期大乘的思想,这可以说是佛教向外道异化的开源,培养了印度佛教其后彻底走向大乘的土壤。

其后般若经典涌现,到了公元二、三世纪,般若学说以龙树及其弟子的丰富、庞杂而繁复的著述,达到顶峰,龙树更是被尊为大乘各宗的共祖。而龙树本人就是来自于沙罗诃婆罗门,自幼勤学四吠陀,他的大乘思想本来就深受奥义书的影响。这一时期,与其说佛教向大乘发展,毋宁说就是佛教被外道同化的时期。

龙树形而上学的“空性”说,产生了“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等等的诡辩论,可以溯源吠檀多学派的一元主义。他一方面以空义来否认现实世界,另一方面以八不来描述超越的观念,将应该实证、可以实证的佛法,知行合一的实践之学,变成了玄虚的哲学思辨与逻辑理论。

到了公元700年左右,印度吠檀多学派的商羯罗,以“上梵”、“下梵”来注释龙树的学说,将之收归奥义书,大乘法中的中观、唯识思想都被其收编,把印度的大乘法完全消灭,从此印度佛教并入印度教中,进入秘密大乘,回归了印度文化。

尽管大乘法早已在公元八世纪左右已经在印度消失,但是根源于外道思想的大乘法却在传入支那之后,大行其道,发展成为了汉地佛教,更以儒家与道家的思想活化了大乘法,甚至杂纳广採各种民间习俗与迷信,至今依然欣欣向荣,方兴未艾。

对于世俗化的、宗教化的汉地佛教,我们固然不必完全否定其有教导世人向善的正面作用,就和其它宗教一样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我们也必须十分清楚,依据一些简单的历史事实就可以判断,那并不是佛陀教导的佛教,尽管他们也套用了许多原始佛法的名词和用语,就譬如我们最为熟悉的《心经》,事实却是与吠檀多、奥义书同源。

你可能感兴趣的:(般若经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