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收获(上)

中原焦点团队黄静2020-11-17中16坚持分享第490天

每周五的许老师的督导课,总是收获多多。

1.抑郁症的病因是复杂的,既有生物学因素,也有心理学因素。除了服用药物、心理咨询的介入之外,还需配合运动、音乐等多种支持治疗,规律生活是基础。

2.一谈学业就瞌睡,说明不想讨论这个主题,睡觉就能隔离、逃避,这是需要突破的点,可以先不谈学习,玩玩玩偶、沙盘等,慢慢进入咨询的状态。

3.一个曾经很优秀的孩子很难接受目前因为抑郁症带来的变化,孩子会感受到挫折、惊吓、失落等,就像丧失自己的脚一样?怎么处理?怎么复健?需要父母的安慰、支持、理解、包容等。

4.什么是真正的安慰?看到来访者当下的不容易,挣扎,想要更好的心,懂得他,理解他,他的情况要先感同身受,不要跳过他的难过、痛苦、悲伤,到解决的层面。

5.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给予孩子的支持和力量不一样。无条件的支持,也需要有个度,针对孩子不同的需求,给予不同程度的“无条件”的支持,所有的支持都是让自己和对方更有力量。Z老师案例里面的孩子内心非常纠结,一个力量是想振作,一个力量让她睡不醒。内心煎熬、痛苦,父母做的不好还能埋怨埋怨父母,现在父母做的很好,没人怪,只能怪自己,反而带给孩子更多的压力。

6.抑郁症患者复原的目标,不是学习和成绩,而是让他们不要退回到自己的世界,能规律的生活,终极目标是回归学校和社会,尽量恢复社会功能。复原的过程是一个慢过程,先求稳定,一小步如果做不起来,会造成更大的反弹,接纳目前的起点,让情况不要更糟。

7.怎么帮助当事人尽量回到之前的状态?首先接纳自己的状况,现在的状况当事人是否知道?是否了解抑郁症?他怎么看?抑郁症就像一个外人住到自己家,把家弄得乱七八糟,但是一时半会还赶不走。其次是处理情绪。怎么安顿情绪,怎么化解情绪,怎么与情绪共处?第三探讨回到原来状态的过程。针对症状做很多的准备,怎么和抑郁症相处?爸爸妈妈的想法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

8.抑郁症的患者有的可能回归正常生活和学习,有的就难以回归,可以尝试走才艺、艺术、体育等路线。只要活着就好,爸爸妈妈能接受吗?抑郁症可能会跟着当事人很久,甚至一辈子,爸爸妈妈能接受吗?孩子不再是一个优秀孩子的失落能接受吗?爸爸妈妈能接受,孩子能接受吗?怎么让孩子接受?

9.当使用评量问句当事人能量下去了如何做?对当事人表示共情理解,如:拥有这个目标很难得,都有一个复原的过程,那个目标是在鼓励你。然后再更换向度进行评量。评量问句的向度很多,需要结合当事人的实际情况来设计。

10.关于目标长短,不需要固定,视情况而定。个案做得到的,能接纳的,能稳定的,就是短期目标;做不到的,就是长期的,如这个孩子,回到学校,中间的准备工作,各学科成绩的提升,社会功能的维持等就是长期目标。

11.督导可以给建议,但咨询不能给建议,此路不通,换一条,但又不是完全不能给,怎么给,在什么时候给,可以用假设问句,比如:如果孩子接受目前的状况,然后再去努力,会有什么不一样?不认同,就退回来。认同,就深入谈。


督导收获(上)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督导收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