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首播好评,倪大红演技获赞,撒贝宁感动落泪

本文为原创,喜欢请关注哟~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联合推出,撒贝宁主持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开播。

《典籍里的中国》首播好评,倪大红演技获赞,撒贝宁感动落泪_第1张图片

节目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及书中的闪亮故事。

《典籍里的中国》首播好评,倪大红演技获赞,撒贝宁感动落泪_第2张图片

该节目放出预告时便受到不少观众的期待,穿越时空,共话经典,开播后更是好评如潮,不少观众表示: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就该多一些这样的节目。

穿越古今,情感式互动共话经典

时代更迭,时空流转,古今的距离有时候是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华夏儿女们互通无法跨越的鸿沟。生活在现代的人们无法回到古代,而古代的人们也无法来到现代,如何将不同时代的典籍里的中国让现在的我们知道,穿越是一个很好的设定。

《典籍里的中国》首播好评,倪大红演技获赞,撒贝宁感动落泪_第3张图片

让观众跟着主持人撒贝宁的脚步,一起穿越时空,完成生活在现代的人们对古代先人的对话,探寻典籍里的经典故事与精华,以达到最有效的情感式互动。

《典籍里的中国》首播好评,倪大红演技获赞,撒贝宁感动落泪_第4张图片

把无从知晓或甚少人知道的典籍背后的故事讲出来,现代人带着好奇与冲动穿越到古代,而生为保护《尚书》第一人的古代人伏生也带着使命与疑惑来到现代,亲眼看到其子与妻以命相护的《尚书》在多年后的今天是何模样。

《典籍里的中国》首播好评,倪大红演技获赞,撒贝宁感动落泪_第5张图片

双向穿越,更显真情,最终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让更多人看到典籍里的中国。

场面震撼,沉浸式体验建立通感

除了穿越古今与时代对话打开情感传递的通道外,现场的场景布置与情景演绎的沉浸式体验更是让情感的传达达到最大化。

《典籍里的中国》首播好评,倪大红演技获赞,撒贝宁感动落泪_第6张图片

《典籍里的中国》通过四部分的舞台共同做画面呈现,每一期不同情境下围绕一个主题的核心层层推进,在此基础上运用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提升视觉层次。

创新设计出在撒贝宁带动下的时空通道,将“历史空间”与“现实空间”联结,让观众体验感更佳,代入感更强。

《典籍里的中国》首播好评,倪大红演技获赞,撒贝宁感动落泪_第7张图片

首期节目中,在舞台上分别呈现了与典籍《尚书》有关的故事。儿时的伏生听学,老年伏生讲书,周武王牧野宣誓及伏生穿越到现代与祖国花朵小朋友们的对话等。

正是这一连串的情境设置让观众的情感得到抒发,沉浸式的情感共通自然与无感式地诵读相比,场面更加震撼,灵魂更受触动。

倪大红动情演绎,情景式传达感动全场

既然是情景式的演绎,话剧式的表达,对于需要扮演角色的演员的演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小小的失误,或者无法让人共情的表演都会被放大。

首期节目中,由倪大红饰演的老年伏生无不让人动容。从看到服化道到对角色的揣摩以及到人物的最终呈现,都将活过来的古代人与在场的现代人相融。

倪大红所扮演的老年伏生一出场,就让观众一下子被带入到那个时代,好像当年的伏生就是这般模样,头发花白,却依然抱着对守护《尚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一句“不是我舍命护《书》,是我妻、我子、我全家舍命护《书》!”让人们都感受到伏生的执着,如在场的撒贝宁一样,情景式的传达方式让不少观众在瞬间化为夺眶而出的泪水。

《典籍里的中国》首播好评,倪大红演技获赞,撒贝宁感动落泪_第8张图片

一句“你们还读《书》吗”又再次将他的期待与观众的情感连结起来,伏生一代护书,传书,我辈中人才有《书》可读。是以“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

根据不同群体探索与之匹配的新模式,沉浸式体验与情感式互动,让更多中华传统与经典文化通过各种方式与观众建立良好的沟通,最终使其得到弘扬与传承。

让典籍里的中国活起来,相信会让大众对中华典籍精华有更全面的认知与更深度的认同感,乃至生为华夏人的使命感与自豪感。

《典籍里的中国》不仅仅符合当下观众审美与需求,形式新颖,更是一档承担了传承中华典籍精华的有文化有内涵且极具价值与意义的大型文化类节目。

你可能感兴趣的:(《典籍里的中国》首播好评,倪大红演技获赞,撒贝宁感动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