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道德经》38章上 德不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知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语文:上德的人顺应自然,不刻意显露德名,因此却是有德。下德的人有心显露自己不背离“德”,实际上是没有“德”。上德的人顺其自然而无心作为,下德的人在形式上表现“德”并有心做作。上仁的人有所表现但出于无意,上义的人有所表现却出于有心,上礼的人有所作为却得不到回应,于是就伸出胳膊,强拉硬拽。

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

礼仪这个东西,是忠信的末尾,是祸乱的开端。那些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立身敦厚,而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而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浅薄的“礼”而取厚重的“道德”。

本章抨击了当时春秋时期社会上的仁、义、礼对自然之道的破坏,重点是针砭时弊。

你可能感兴趣的:(解说《道德经》38章上 德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