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姿态,是教育的美好姿态
——《教育的美好姿态》阅读感悟
文︱夏海芹
《教育的美好姿态》,是浙江省特级教师肖培东的书。书的封面,白底,黑字,蓝图案,一看就让人安静。
读肖特很多年了。早在博客潜伏的时候,我就关注了“我们的语文”。起初并不知博主是何许人也,只知道他的文字有着小桥流水的优雅,又带点江南雨夜的忧伤。他写齐秦的歌,丝丝入扣;写儿子的文,款款情深;当然更多的是写给语文的,优美的、精致的语言,似舒缓的钢琴曲。
《教育的美好姿态》较之前的文字,更简洁,更简单,道理也更简明。全书有五辑组成,每辑都围绕一个主题,多角度、全方位地诠释语文教育的美好姿态。
那么,什么样的姿态,才是教育的美好姿态呢?
充分的尊重足够的耐心,是教育的美好姿态。
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看名师课例,他们学生的素质太高了,发言太精彩了,咱学生素质跟人家比差太远了!言外之意,是高徒成就了名师,而不是名师教出了高徒。真的是这样吗?
现实绝非如此。课堂上“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思维迸发固然让人惊叹,但“幽咽泉流冰下难”的艰难推进才更让人敬佩。《请给春天一点时间》讲述的就是面对“忧生”的故事。这是一节作文课,主题是“我找到了春天”。肖老师写道“只上了五分钟,我就觉得遇到难题了”“我遇到一群爱在春天里闯红灯的孩子:顽劣、叛逆,爱说闲话,不喜欢发言,嘻嘻哈哈歪七竖八……”有一个孩子,甚至嬉皮笑脸口出脏话!天!公开课上遇到这样一群奇葩孩子,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学习者的不配合和听课者的干着急都聚焦在执教者身上,你能奈他们何?你不是特级教师嘛,看你怎样特级?!
肖老师是如何应对的呢?他说,“我把春天写在脸上,虽然,有的时候我的心里会闪过一丝丝闷闷不乐。”当他满面春风,用温和但内蕴力量的声音缓缓讲述、用温暖但饱含期待的目光紧紧注视的时候,改变悄然发生。
不过激、不指责,拥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尊重,把一群处在深冬里的孩子唤到了春天,他们的眼眸里,一个个有了春天的暖色。
如像煲汤一样,慢热,恒温,不爆炒,让滋味慢慢浸润融合,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
“教育的尊严不在于强势震慑,而在于点滴改变”,肖老师如是说。
贴近学生而设计依照学情而改变,是教育的美好姿态。
肖培东老师主张“浅浅地教语文”。浅,是清,是轻,是学得清楚学得轻松。我
我发现,这本书中出现的最多的形容词是“清澈”——清澈的眼眸,清澈的脸庞,清澈的微笑。当然,还有清澈的语文。这就是呈现出来的浅浅吧。
学生学得浅浅,源于老师爱得深深。肖老师的教学设计,切入点往往小巧自然,是苦心孤诣后的自然而然。在文本的细微处,寻找最小的语言点,然后用觅到的点,牵着学生沿着窄窄的幽径,旖旎行来,终至花木葱茏的深处。方寸间知天地,尺水里起波澜。《少年正是读书时》的课堂设计正是如此,这是一节给小学生上的课。一首《秋叶》的小诗:
坡上
坡下
秋天的微笑
散落一地
如何让孩子感受诗意进而唤醒诗心呢?肖特的做法很“浅”:隐去了第三句“秋天的微笑”,让孩子们来填空,会是什么散落一地呢?看到这个问题设置,我的心里“呀”地叫了出来!这么小巧的点,四两能拨动千斤。果然,课堂上,童心和诗心同奏,才情与激情齐飞,孩子们都是真正的诗人。“秋天的落叶/散落一地”“时光的碎片/散落一地”“来年的春天/散落一地”“淡淡的忧愁/散落一地”“大树的孩子/散落一地”“鸟儿的窗帘/散落一地”“流动的秋色/散落一地”“秋天的诗句/散落一地”“我那脆弱的希望/散落一地”……这些天真稚嫩如同清晨在草尖上滚动着的露珠的诗句,一个一个从孩子们的口中说出。
《“店内外”的快活空气》讲述的是教《孔乙己》的故事。给初二的学生讲这篇经典文章,课堂推进起初是“凉薄”的。改变的契机是一个男生的误读。“店内充满着快活得空气”,他漏读了一个“外”字,鲁迅先生写的是“店内外充满着快活的空气”。明明“店内”更合常理,为什么写的是“店内外”呢?面对这一漏读,肖老师敏锐地捕捉到了教学信息,及时调整课堂思路,揪住漏掉的“外”字,不断追问:“店内外,让我们看出一副怎样的社会众生图?”“店内外,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悲痛和匠心?”能根据教学现场的变化,随时改变自己的课堂走向,这需要极大的勇气,更需要足够的实力。
如此,既能遇见如约而至的精彩,又会邂逅意料之外的惊喜。
“没有难上的课,只有不悟的心”,肖老师如是说。
低头阅读埋首写字,是教育的美好姿态。
世间欢味分两种,一曰浊欢,一曰清欢。舞榭歌台人声鼎沸,是为浊欢;寻常闲居自得其乐,即为清欢。读书写字就是生活中的小清欢。于其他人而言,这是修养身心,提升素养的渠道;于语文老师来说,这是职业的需要。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叶君先生,在书序中指出:中小学语文老师的素养往往决定着一个孩子一生的文学品味和情怀。关于语文老师阅读,肖培东老师阐述得很有力度:“不阅读是语文老师致命的缺憾”“教学的虚弱,说到底就是阅读的苍白”。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很不乐观的。当我们被浅表式、碎片化的伪阅读消耗绑架后,想要开展真正的阅读,就必须有告别旧我重塑新我的果敢和决心。读书,读好书,是一个吐垢纳新的过程,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眺望,若能在“博观”的基础上“约取”,那“取”到的一定是精粹。
写作是语文老师的基本功之一。白天的滔滔不绝,来自晚上的源源不断。一个是在课堂上的躬身实践,一个是灯光下的耕耘沉淀。写什么呢?肖特说:你遗漏的心情,你最初的纯真,你眼角的潮湿,你脚下的微风,都会在安静中絮语。所有的眼见耳听心想,内化为文字才有意义。
读书,是见识他人;写作,是发现自己。读写结合,就可以将他人智慧与自己生活融合起来,互相促进,才能快速成长。
“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时”,肖老师如是说。
时时反省永葆谦卑,是教育的美好姿态。
书中的很多句子,浸透着作者的生活智慧和人生感悟。
比如“所有的站立,都垫着清醒和谦卑”。这“清醒和谦卑”,是极具魅力的存在。《教学,是彼此都要珍惜的缘分》讲到一个故事。“蹲和伏这两个动词能否互换位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课堂上,肖老师问一个女孩。女孩不说话。
再问,还是不说话。
“那你做做这两个动作,‘蹲’是怎样的动作?”女孩一语不发。
“你能蹲一下吗?”女孩倔强地不做动作不说话。
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孩,在后面的课堂里,竟能够大声地回答问题。其原因是,老师蹲了下来。老师蹲下来,学生就站起来了。
比如“你不能只用激励和赞美来推动自己”。我们往往喜欢听到赞美,行走路上的那些赞美声,是行进的动力。可是这些还不够,还应该听得进不同的或批评的声音。《让掌声“真”响起》讲的就是这样的事。观摩课结束后,一位评课老师说:“这堂课上,肖老师三四次要求学生们给发言同学鼓掌,课堂上的掌声,我想还是要更真实些。”由此,肖特感悟到――“鼓掌”没错,“鼓”掌则失真。被老师硬带出来的掌声,因鼓动而失去了它的真实性,鼓掌最终成了“鼓”掌。其背后的原因,是老师当的不自信,依赖“鼓”掌来粉饰课堂,来掩盖教学的空洞。只有变催促“鼓”掌为情不自禁地鼓掌,语文才能蕴含真实质感。
比如“对语文,我们缺少冷静的审视,更缺少自省和修炼”。不都是成功的课堂,也有辜负。《雨季再来》讲上《小橘灯》一课的情景。“肖老师,那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为什么会这么懂事呢?”学生的视野永远都是鲜活的,谁也不会料到孩子会问这个问题。已经走到课堂的后半程,肖老师就按着自己原定的计划把课讲完。可是,辜负了一双期待的眼睛,让一颗本已怀着几分自卑的心变得更胆怯、微渺。于是,不安来了,愧疚来了,改变也来了。
课堂的吉光片羽都是教学反思的宝贵资源。不够恰当时要反思,已经很好却未能达到自己满意时也反思,反复揣摩每一个不够完美的瞬间,然后问自己:能不能做到更好?
“低调谦逊的人,课堂淳朴又纯净。骄傲狂妄的人,教学张扬却无张力”,肖老师如是说。
穿越群体保持自我,是教育的美好姿态。
人是离不开群的。只须点开微信,你就知道“群”实在是太多了。每个人都在为群所累,却又离不开群。因为不合群,就会被孤立,或自以为被孤立。个人和群体的矛盾,其实也是个人与社会、梦想和现实的矛盾。当你特立独行追逐梦想时,你注定常常与孤独相伴,不安全感就会随之而来。当你安于现状浮于表面时,你又懊恼自己跌入世俗的平庸。
如何处理个人和群体的关系,是困扰很多人的难题。《穿越群体,你却不是孤岛》一文,开篇就是一个短而有力的感叹句――
穿越群体!
是穿越群体,不是超越群体。超越,是自我拔高,有俯视的傲气。穿越,是将目光放远,站在远处回头看,会产生更坚定的力量。这四个字,让处于困惑中茫然的人得以释然、豁然、坦然。
如何做到穿越群体?书中阐释:穿越群体,不是远离群体,而是适度保持距离,留出空间让你找到自己;穿越群体是尊重群体又不限于群体,倾听群体又能守住自己的内心。
你就是你的课堂。你自己独立不依附、坚定不彷徨,你的课堂必然与众不同。
“安耽于群体,也会黯淡与群体”,肖老师如是说。
当然,除却以上种种,仰望星空的姿态、行走天地的姿态、无限接近孩童的姿态,都是教育的美好姿态。还有什么姿态呢?你自己读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