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开始重读印度灵性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教育就是解放心灵》,之前在图书馆走马观花的读了一遍,颇有洗涤心灵的感受,立马买了一本。这些年所接触的书籍很多,但真正站在心灵的层面讨论教育的人却是凤毛麟角,庆幸偶然遇到克氏的书籍,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我作为一个7岁孩子的母亲,作为一个接受了将近20年中国教育的中年人而言,常常感觉对“教育”是陌生的。做了父母,随处都能遇见同道中人,常常谈及教育,就变成了吐槽的最佳话题,细想这是一个可怕的事情,特别对我们泱泱大国而言。孩子一天天在长大,似乎还没有出生,就面临着教育的抉择。一天天长大,孩子还是天真烂漫的年纪,大人们却有些愁白了头,是私立学校还是公立学校,培优还是不培优,出国还是就在国内读大学,选择理科还是文科等等问题接踵而来,操心的是父母,被布道的是孩子。这些年幼的孩子们被父母、被学校、被各种机构争前恐后的撕扯,满满当当的填满了除了睡觉之外的所有时间,比明星走穴还忙,不经意却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当孩子的教育变成了很多人眼中的“大蛋糕”的时候,我脑海里浮现的却是“吃人”的场景,父母还是帮凶,这是可歌可泣又可悲的事情。
我们的教育是什么?克大师如是说:“我们的教育主要是为了获取知识,这正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机械。无论是在科学、哲学、宗教、商业方面,还是在我们正在获取的技术知识上,我们的心都在沿着狭窄的轨道运行。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或者从事某种专业化的职业,我们的生活方式都在让我们的心变得越来越狭隘、局限和不完整。所有这一切导致了一种机械的生活方式,一种心智的模式化,于是逐渐地,国家,甚至民主国家,也在规定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摘自《教育就是解放心灵》P1~2)
当我们每一个人都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接受教育的时候,问题是,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接受谁的教育?如何接受教育?
《教育就是解放心灵》这本书具体是克大师哪一年写的,我并没有去考证,但是最晚也应该是70年代左右,那也是40多年前的事情了,如今我们改变的也只是在教知识方面更加精进而已,并没有质的变化。现在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无形中更是快马加鞭地学习各种知识,因为担心被这个时代淘汰。这何尝不是印证了克大师的预言:“我们的心都在沿着狭窄的轨道运行。”,“一种机械的生活方式,一种心智的模式化”。
当如今,各种身心灵成长的课程越来越多,心理疾病越来越普遍,青少年自杀人群全球领先,各种病症层出不群,医患纠纷此起彼伏,保险行业业绩不断突破新高的时候,这何尝不是普罗大众一直奉行的模式化的生活带来的恶果。如果对教育来说,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话,再先进的医疗技术都无法彻底拯救我们。
离开问题看问题,我们才会有所发现,一切的个体都是群体的单独表现而已。正如克大师所说:“大多数善于思考的人当然会意识到这一点,但不幸的是,他们似乎都接受并且容忍了这一点。这已经成为了对自由的一种威胁。”
前两天和一位老朋友聊天,她说儿子喜欢吃蛋糕,每天没事就会在电脑上琢磨各种蛋糕的做法,拼凑蛋糕的花样。我说:很好啊,孩子有一个自己的喜好,就让他多钻研,甚至可以找一个大师去做学徒。朋友很惊讶的说:那怎么可能,我可不会让他做这一行的。还是要好好读书,读个大学,再说做什么工作。
她说:你的观点我都认可,但是没办法,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就只能这样,随大流总是不会错的,即便错也是大家一起错。
我回应她说:是的,可以理解,绝大多数的家长都是类似的,宁愿把孩子交给别人,也不愿意承担责任做出特别的尝试和努力,即便是认为正确的尝试。因为到头来,有任何的万一发生,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责怪社会,责怪学校。
其实这才是我们教育最大的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中,父母几乎选择性地放弃保护孩子的权利和责任,只能让孩子早早地走在那一条狭窄的轨道上,这是一条险途,从解读前段时间西安史学天才的故事就可以窥见,我们的教育对有觉知的青少年是何样的牢笼。
当我们这一代承载着父母那一辈的期待,从物质匮乏到物质丰富的时代,我们的孩子也承载着我们从精神贫乏到精神富饶的时代,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我们经过多少代人的努力才有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而如何有质量的过衣食无忧的生活,对我们而言是一个难题。我们的孩子承载着更具价值的历史转变,但我们却没有能力支持他们实现这个目标。因为我们还走在自我解放的路上,并没有拥有孩子般的智慧,只是比孩子多一些知识和常识而已。也许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向孩子学习,我们才有机会找到答案,借由孩子我们找到自己,才有机会理解这个时代的孩子,而不仅仅是“我们”的孩子。
我家孩子从5岁左右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梦想-服务员,在她第一届幼儿园毕业证书上就写了这个“服务员”的梦想。而第二届毕业的时候(她读了两个幼儿园大班),碰巧写毕业手册的时候我不在家,等我回来之后发现她的梦想被改成了“医生”。我问她原因。她说:爷爷说服务员工资太低,不受尊重,所以爷爷给我改成了“医生”(爷爷是老牌大学生)。我听完哭笑不得,我问她:那你的想法是什么?她说还是想当服务员。我问她:为什么一直都想当服务员?她说:因为可以帮助别人,帮助别人我就很开心。我说可以帮助别人的事情很多,为什么一定要做服务员。她说:我就是想做服务员,没有理由。
我仔细想想,她的确从小玩芭比娃娃,配套的厨房用品很多,经常玩的都是做饭的游戏,常常把我当客人招待,让我点餐。再后来大一些的时候,她就开始在厨房帮忙做饭,做黄金馒头,做米饭,切菜,炒菜,常常忙的不亦乐乎,最喜欢的还是端盘子,经常一个人可以在厨房待一个多小时,摆盘、盛饭、端菜、倒水等等,我发现她是真的喜欢做服务员。甚至到酒店,她也喜欢观察服务员的工作,摆盘,上餐具的顺序,服务员的手势和动作等等,她都有模有样的学习,甚至还会偷偷给我点评,她通过服务员的服务水平甚至可以推测出服务员的工作年限和职位,常常我都很惊讶她的发现。也正是因为这些发现,让我明白一个人喜欢一件事情是多么的有魔力,从生活中学习,我想只有兴趣才是最佳的激发求知欲的引擎。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呵护孩子的爱好,也许这就是她一生快乐的源泉。唯一让一个人持久快乐的只能是他自己。
昨天晚上与朋友三家人一起聚餐,有个小朋友不好好吃饭,她妈妈就说她:你看看人家多多和朵朵两个吃的多好,你要是能吃到她们的一半,我就谢天谢地了。而这位妮妮小朋友也不示弱地回应:你喜欢她们,把她们带回家啊。我就是我,我又不是她们。
我当时就想,其实每个孩子都知道她是谁,她想要做什么,对他们而言无所谓好坏,只是最真实地体验生活。也许每个孩子的食量就是不同,吃多久不一定好,吃少也不一定不好。
当我们成人后,总想有机会做回孩子,拥有像孩子一样的童真。而另一方面,我们却总是希望孩子一生下来就能够像成人一样只做所谓“正确”的事情。人生的苦恼都来自于自己不切实际的期待而已。
何谓“正确”,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做当下想做和能做的事情就是答案。做自己想做而能做的事,人才可能是自由的。
“只有在我们的感知是清晰的、客观的、非个人化的,没有被强加任何的负担时,心灵的绽放才会发生。这不是‘思考什么’的问题,而是如何清晰地思考的问题。许多世纪以来,我们总是被宣传之类的东西鼓动着去‘思考什么’。大多数的现代教育都是如此,而不是对整个思想活动的探究。绽放意味着自由,植物的生长需要自由。”(摘自《教育就是解放心灵》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