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公元前630年,秦晋两国联合围攻郑国。
公开打出的理由一共有两个:
第一个理由是,郑国当年没有以礼相待流亡中的重耳,得罪了重耳,即当下的晋侯,晋文公;
第二个理由是,郑国在与晋国结盟之前曾经与楚国结盟,在两年前的晋楚城濮之战中曾经出兵帮助过楚国,再次得罪了晋国君主。
看来,这两个理由都与晋国有关。
那么,秦国为什么也要参与围攻郑国?难道只是因为历史上秦晋两国的关系一直较好?
俗话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其实,这都是些表面的理由,是一些借口罢了。真实的深层次原因是晋国想在诸侯中争霸,大搞领土扩张。而此时在晋国主导之下的秦国,国君是秦穆公,也开始有了与晋国相同的扩张争霸的想法。
于是,在共同愿望的驱使下,一拍即合,奏晋两国联军合围郑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南面,呈南北夹击之势。
面对强敌联合围攻,郑国危在旦夕,君臣恐惧万分,几近一筹莫展。
在国家危亡之际,郑国大夫佚之狐适时地向郑伯推荐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官阶很低的烛之武。佚之狐同时断言:“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言辞铿锵,斩钉截铁,表现出对烛之武所具有的才华与能力的绝对看好和信任。
烛之武其人,郑伯当然是知道的,只是因其人身份低下,虽然有一身本领,但是为人处事一向又很低调,所以郑伯并未觉察出他的超出众人的才华。只是因为情况危急,君臣皆一筹莫展,一经佚之狐提出,烛之武仿佛一下子成了挽救郑国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万般无奈之下,将信将疑之际,郑伯只好亲自登门拜访烛之武,请求他出面解困。此时的郑伯,早已顾不上一国之君的威仪,面对烛之武,又是请求,又是自责——自己没有及早地重用烛之武。
那么,平时表现十分低调的烛之武,此时,他会怎么想?会答应郑伯出城面见秦伯吗?结局又会怎么样呢?
02
面对郑伯的请求和自责,内心十分复杂且已年届古稀的郑国老者烛之武,在一番推辞之后,最终还是抛开个人多年的的委屈,以国家安危为重,临危受命,答应了郑伯面见秦伯以退秦师的请求。
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烛之武从为秦国考虑的角度,从几个方面对秦伯晓之以利害:亡郑无益于秦;存郑无害于秦;晋国不是守信之国,亡恩负义,秦国已有前车之鉴;晋国贪婪,若灭郑国,实力增强,下一个侵犯目标必是秦国。所以,秦伯您千万别被重耳这小子忽悠和利用,否则后患无穷。
烛之武的一番说辞,可谓有理有据,实事胜于雄辩,深深打动了秦伯,也极大地警醒了秦伯,使秦伯决定不再做不赚钱反而可能会赔本的生意。
烛之武的一番说辞,不啻百万雄兵,不但成功瓦解了秦晋同盟,让秦师退去,而且秦郑两国还结成了新的联盟。
转瞬之间,秦国由此前与晋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转为帮助郑国戌守,情形出现了戏剧性的反转,这对于郑国而言,不正是求之不得吗?
最后,晋文公看到这个局面,大势已去,难以强求,不顾大夫子犯攻击秦军的主张,在讲了一番不仁、不智、不武的道理之后,只得理智地下令退兵。
智慧而勇敢的烛之武,为了保全郑国,力挽狂澜,功莫大焉。随着局势的一百八十度逆转,郑国的危机因之完全化解,烛之武也因此而成为解除郑国之围的一大功臣,令人感佩,名垂青史。
03
品读完全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烛之武对上门请他的郑国国君郑伯所说的那一番颇有深意也颇耐咀嚼的话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是啊,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的人;现在老啦,都七十啦,不能干什么了。很显然地,这是包含三分牢骚与七分推辞的话语,言外之意,您还是另请高明吧。您郑国不是有满朝的文武官员,人才济济吗?干嘛在这时找我这个年纪一大把的糟老头?
无庸置疑,这带有几分牢骚的托辞背后,透着烛之武一生的无限委屈和隐隐失望,还有那长期屈居下僚的深深的怀才不遇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