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海明威《真实的高贵》
先看一组事实:
2018年2月,36岁的英国留学博士阎思宏在伦敦公寓内身亡,疑为自杀;
2017年底,留美博士唐晓琳身亡,失联前,她曾透露过压力巨大,欲从金门大桥投河。
2015年1月27日,耶鲁大学数学系20岁学生王璐畅,跃过金门大桥的栏杆自溺身亡。
2012年,有“MIT才女”之称的28岁美女精英郭衡在剑桥市的公寓上吊死亡。
她生前在博客中透露了与其他美国上层阶级女孩比较的心理落差在于:“其他美国上层阶级的女孩子,都要比她成熟、老练,而且许多人不仅学习好,还是校际甚至国家级别运动健将或者艺术家...…她的遗书声嘶力竭的向活着的人哭诉“除了中文,我觉得我没有任何优势”。
……
需要指出的是,没有任何调研反映优秀群体的自杀率高于其他群体,失败者群体中自杀者也并不少,只是由于“优秀而自杀”跳出人们的正常逻辑,因此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我以下的引用和分析适用于所有因追求优越而导致失衡的群体,无论其外在表现优秀与否。
【壹】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认为,儿童自出生起,就不断地追求发展、追求伟大、完善和优越,这是无意识的,但却无时不在。
在我们每个人身上,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是密切相关的。我们之所以追求优越,是因为我们感到自卑,因而力图通过富有成就的追求来克服这种自卑感。
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感是人生同一个基本事实的两面,难以截然区分:过度的自卑感会刺激儿童膨胀的野心,而这种野心有时会毒化他的心灵,使他永不安分。
例如,儿童在某种环境中,感到自卑、脆弱和缺乏安全感,便会下决心摆脱这种状态,努力达到更好的水平,以获得一种平等甚至优越的感觉。孩子这种向上的愿望越强烈,他就越会调高自己的目标,从而证明自己的力量。
这种由野心引起的不安分并没有导致有意义的行为;反而会不断刺激儿童,使其过于敏感,使他们总是容易对伤害和蔑视动怒,并最终导致过度的自卑。
【贰】
判断一个儿童是否渴望优越,通过发现他的一些明显性格特征有迹可循:
1、如果他对自我肯定的愿望过于强烈,那么他总是表现出一定的嫉妒心。例如:心理阴暗,希望竞争对手遭受厄运;抬高自己的价值,贬损他人的价值;如果权利欲望过于强烈,他就会表现出恶毒和报复心理;在游戏中,总是希望充当领导者角色,否则便会故意扰乱游戏规则;一旦受挫,遇到新的情境时会畏缩不前。
2、沉溺于妄自尊大的白日梦,也是强烈自卑感的标志。
3、总想优于别人,将此作为努力的首要目标,并表现出一种令人生疑的执着。例如,孩子会花太多时间在书本上,而忽视其他活动。受膨胀的雄心驱使,他们总想在学校名列前茅。
【叁】
阿德勒指出,我们习惯把雄心作为一种美德,并激励孩子多做努力,这是一个错误。因为过分的雄心会给孩子带来紧张心理,妨碍孩子的正常发展。这样的儿童把人的生命目标仅仅局限在超越别人,并由此来安排他们的生活,这对孩子的正常发展十分不利。
雄心过大的儿童只关心最终的结果,即人们承认他的成绩。没有别人的承认,他们就不会对自己感到满足。一个只关心结果、雄心过大的儿童认识不到这一点。他感到,没有别人的认可和崇拜,他就没法生活下去。
雄心过度的孩子之所以处境艰难,是因为人们常常以外在的成功来评判他们,而不会根据其面对困难和克服困难的能力来评价他们。在当今世界,人们更为关注可见的成就,而不看重全面和彻底的教育。
我们知道,那种不经努力获得的成功是容易消逝的。因此,训练孩子野心勃勃并无益处。相反,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勇敢、坚忍和自信,要让他们认识到,面对挫折不能气馁,不能丧失勇气,而是要把挫折当作一个新的问题去解决。
没有人会比那些渴望超越所有其他人的人更容易受到困难的伤害了。这种孩子的过大雄心使他不快乐,而且一旦遇到似乎不可克服的障碍时,他就比那些目标相对不够高远的人更迅速地退缩逃避。我们可以从一句拉丁谚语中看出这类孩子的人格化的特征:“要么全有,要么全无”。
当然,这种“全有或全无”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在这两个极端之间还有许许多多的等级。拥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人,主要是儿童,一方面受强烈自卑感的煎熬,另一方面却发展出作为补偿的过分野心。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注意把竞争和个人的野心限制在一定的程度。有的学生不喜欢看到别人遥遥领先,他们或不遗余力地去追赶,或陷入失望,带着主观强烈的情绪看待事物。所以教师应把孜孜于竞争的学生引向合作的轨道。
总之,每个孩子都追求优越感,父母和教师的任务就是把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就和有益的方向,教育者必须确保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能带给他们精神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精神疾病和错乱。
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点?区分有益和无益的优越感追求的基础又是什么?这个基础就是看他是否符合社会利益。因此教育孩子就是要培养他的社会情感,或者说,要加强孩子认识与社会一致的意义。
【后记】
以上按照主题全部整合自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尤以“第三章追求优越感及其对教育的意义”为主)。
关于十分优秀的孩子仍会自杀这一现象,我在《优秀的孩子千篇一律,幸福的孩子万里挑一》这篇文章中已经阐述过德国作家黑塞的观点,再次引用如下以供思考:
“树被砍掉了主干之后,会在根旁萌发新芽。同样,在患了病和被摧残之后,人的心灵往往会回到春天般的萌芽时期和充满遐想的童年,好像它能在那里发现新的希望,把被扯断的生命线重新连接起来似的。 这些根部萌发的枝条虽然茂盛多汁,生长迅速,但这种生命只是表象,它永远也不会再长成为一棵真正的树。”
同样,那些被雄心驱使的孩子,由于过早地开始进入长期而单一的竞争,而忽视了对多元生乐趣的感知或内在自我的追求,其实已经丧失了独立人格。正如耶鲁大学教授德雷谢维奇在《优秀的绵羊》中提到一位常春藤在校生的心声:“如果要出人头地,出类拔萃,那么就是要完全配合并服从于这个系统。我看到过我身边不少朋友,为了成绩和简历,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友情、爱情、个人探索、课余活动等。而这些牺牲恰恰又是构建一个人内心和灵魂的基石。”
可见,黑塞所说的被砍掉的“树的主干”正是指一个孩子独立人格的缺失,而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主要靠他自己去经历、探索、体验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教师的引导非常关键:
我们从一开始就要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培养孩子对自我价值的独立认识,引导他们在不受外界评价影响下找到内心的热爱;
同时要培养孩子的视野和格局,引导他们接受个体的独特性和发展的多元化,从而将其对优越性的追求引向健康有益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