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大学专业来养活自己?别闹了

靠大学专业来养活自己?别闹了_第1张图片
老帕(帕瓦罗蒂)镇楼

21世纪前,家长教育孩子一般都讲究拥有“一技之长”这样的说法。彼时社会信息环境相对封闭,没有如今这般发达通畅,所以人们通常都会选择单一专业并伴随终生。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迅猛发展,“多元化竞争”开始悄然兴起。人们慢慢发现,靠“一技之长”已经不能行走天下了,“一专多能”开始受到青睐。所以,在我上大学的时候,还不太能理解这个变化的内因并坦然接受。我在学校是合唱团骨干,有一次系主任给我们声部长开会,讲到“通才” 一词(事后觉得,估计这个词也是他自己杜撰出来的,但基本意思就是要我们建立“一专多能”的意识)。当时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时不甚理解,甚至觉得专心磨炼所学专业都已很不易,还要什么都会?哪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啊!

靠大学专业来养活自己?别闹了_第2张图片
我很忙......

没过多久,自己便用实际行动打脸了。

我是学美声演唱专业的,属于男低音声部。所以平时在练习古典声乐作品时,适合我们这个声部的就相对较少,歌曲选择面不如男高音、女高音声乐作品的宽泛,想找到一首适合自己声部的作品就需要移调。而想修改一首歌曲的原调还需要额外付费(需要找作曲专业的同学用专业打谱软件重新打谱),那自己就更不想麻烦别人了。加上本身探索精神比较强,在大学里课余时间相对宽裕的情况下,我潜心研究,最后居然成功学会了使用该软件!

后来我用该技能帮助了同学和老师,至此我似乎才慢慢开始理解了当初系主任对我们说的那番话。你不再只是一个会唱歌的发声机器,你还有其他本事能带给大家一般人给予不了的便捷,这就代表你将来出现的机会势必会比其他人多一些。

靠大学专业来养活自己?别闹了_第3张图片
《西贝柳斯3》启动页面
这是我用的第一个西贝柳斯打谱软件版本,启动时背景音乐是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的交响乐作品《芬兰颂》。现在已经用到6或者7代了。

其实我平时就喜欢研究电脑方面的技能。因为喜欢唱歌,觉得到外面录歌又贵体验又不好(其实是我唯一一次花钱录歌没找对地方,相当不专业,连后来出的唱吧的效果都不如),索性自己上网学,研究了Cooledit录音软件。家里的设备只有当时我妈公司淘汰下来的台式办公电脑和最普通的语音耳麦,边录边跟着网上的教学视频做后期。当最终的成品出来时,我那激动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表,比玩游戏通关还兴奋。

靠大学专业来养活自己?别闹了_第4张图片
Cooledit录音编辑软件界面

除此之外,像“会声会影"视频制作软件、安卓刷机、苹果越狱等等跟电脑方面有关的,需要一定技术但稍加钻研就能基本搞清楚,不是编程的那种相对复杂的特别专业的技能,我都搞得有模有样。现在看来,这都是默默地在为自己进行隐性投资,因为我根本没想过我能用当初学的打谱技能找到了现在的工作。虽然不需要时时使用,但现在工作了,就越发感觉到一个人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是多么的重要。它不仅满足了我实现个人专业理想的愿景,还有相对稳定的收入,这些实实在在的例子让我越发觉得我们需要对自身进行终生投资与学习。

靠大学专业来养活自己?别闹了_第5张图片
会声会影X5操作界面

平时工作时间不是朝九晚五,也很少有假期,所以生活习惯不是太规律,也顾不上科学管理自己的知识储备。生病后渴望利用宝贵休假充电的念头促使我结识,来到这儿后发现有很多不懂的,感兴趣的,想要学的各种技能。因为自己经历了从台前到幕后的角色转变,更加觉得需要学习更多知识来武装自己。比如自己平时看书太慢,想学习快速阅读;平时写会议记录思路不够清晰,在这里知道了应该建立学习思维导图的概念;各种文档操作能力的提升;社交、职场沟通能力、统筹安排、管理能力的学习等等,这些新鲜的事物,或者说是我封闭了自己太久、不够重视等多方面原因,让我在这里再次充满了求知欲望。

靠大学专业来养活自己?别闹了_第6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对我来说,转行等于打开了另一个天地,一切都需要重新来过,重新学习。毕业前我曾在中学当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教师,大家都各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自己也就不会有太多的要求。来到大城市,竞争力高,自我要求就会成倍提升。想靠大学所学的专业让自己过得很舒适,不是不可能,而是觉得不保险。相信大多数来到这里的人,都是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所以,建议大家:

培养自己多项技能,以备不时之需。

如何着手呢?

深度挖潜自身优势,从感兴趣的做起。

希望借此篇文章与大家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靠大学专业来养活自己?别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