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四书《孟子》【225】

2016-10-28 华杉

越是大人物,越是要学会在某些时候放弃判断,放弃控制,顺从他人。善莫大于舍己从人,放弃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听从别人的。习惯了让别人听自己话,也学习一下听别人话。这听话,不是判断出他说得对,我听他的。而是在这件事上,我决定听他的。

【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仪,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

孟子说,治国理政,要事有三条:

第一条是信任有仁德和贤能的人,如果没有仁贤之人,则国家空空如也,就像没有人一样。就像我们说一个公司,或说一支球队:“没人啊!”不是没人,是没有有德之人,没有有本事的人,就空了,虚了。

张居正讲解说:国家能搞好,全靠有仁贤辅佐。如果国君对仁贤,虽然也想信任,但又存一点猜疑之心,或者外亲而内疏,或者始合而终间,则贤者隳志解体,报国的志向没了,望望而去,望着望着死了心走了。这朝堂之上,就没有可以依赖的人了。朝堂空了,国家虚了。

越是大人物,越是要学会在某些时候放弃判断,放弃控制,顺从他人,因为大人物习惯了做判断,做决策,和控制,但是你判断不了一切,那你的决策和控制可能是错的,不如放手让别人做判断,做决策,做控制。学习这一点,有的人不习惯,你可以给自己定一点“失控指标”,留20%给别人判断,试试看。否则,有思想的人都会离开,就剩一堆听话的。

善莫大于舍己从人,放弃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听从别人的。习惯了让别人听自己话,也学习一下听别人话。这听话,不是判断出他说得对,我听他的。而是在这件事上,我决定听他的。不是“你说得对!我听你的。”这谁都会。而是“我不知道你说得对不对,但是我听你的。”

第二条是要有礼仪,礼仪是定上下尊卑,先后次序。只要有两个人在一起,就得很明确谁听谁的,而且不用说,每个人都明确。就像我们看电视,开人大会,领导人出来,谁走前面,谁走第二,第三,这肯定不会错,这就是礼仪。走错了,就是政治事故。

所谓平等,是机会平等,不是绝对平等。礼仪是社会的交通规则,到美国看交规就知道,所有情况都有规则,谁先谁后,所以既安全,又有效率。这规则,只要缺一条,交通就会乱,就会出事故。中国呢,一是规则不完善,不明确,二是现有的规则也不遵守,所以交通事故多。孟子说,没有礼仪,社会上下就乱了。

第三条,无政事,则财用不足。如果没有好的政治和行政措施,该兴修的建设,废坠不修,全无经理的方略,生之无道,取之无度,其源无以开,其流无以节,则民贫国耗,日忧匮乏,国家就财用不足。

这三条,那一条是根本呢,张居正说,仁贤是根本,因为礼仪、政事,都靠仁贤。如果人君能任贤不二,则礼仪由之以出,政事由之以立,而盛世必臻,何患不足。

朱熹引用尹氏注:“三者以仁贤为本,无仁贤,则礼仪政事,处之皆不以其道矣。”

你可能感兴趣的:(早读四书《孟子》【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