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让我欣然忘食的书(一)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上午看魏晋文学,刚好看到陶渊明,读到他在《五柳先生传》里的这句,竟产生了一种:“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感觉。

想起外公以前时常嘲笑我是书呆子,原因大抵是我看书入迷时会忘记要吃饭睡觉,而他又常常看见我沉浸在书里,时而唏嘘落泪,时而捧腹大笑。

木心先生有句:“读书如交友,读万卷书,朋友总有千把个,但刎颈之交不过十来人。”深以为然。我不可能会有木心先生那样的底蕴,但觉得读书也的确是这样,读了几百本书,可能会有很多喜欢的,然而,能够让我达到欣然忘食的地步的书却也不过七八本。

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大一看过的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当时所在的校区的图书馆里只有一套完整的全四册的蒋学模先生翻译的版本。我和基友一同把四本借回来了,我看完一本就给她看,整整五天,除了上课,其他的时间我们都在废寝忘食的看这本书。其中有一册我是通宵看完的。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不能再看同类的通俗小说,这种感觉有点像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半年后我再读他的另外一本《三个火枪手》也觉得没有那样的感觉了。可能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吧。大二的时候,同学让我给他推荐一些通俗一点的名著看,我便建议他先看《三个火枪手》再看《基督山伯爵》。

恩格斯曾说:“讲故事没人比得上大仲马。”而《基督山伯爵》这本书则淋漓尽致的展示了大仲马高超的写作技巧和布局谋篇的编故事才能。在这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快意恩仇的小说里,既有节奏紧张、大起大落的高潮,也有节奏相对舒缓的温暖的小故事。大仲马在小说中还不时穿插一些轶事、异域风情和大海、岛屿的景色描写。而且他的景色描写甚至一点也不亚于夏里布多昂,给人以审美的体验。我想也许正是这样的“大仲马情趣”使得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成了他的崇拜者。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六要素中,情节最为重要。私以为,在通俗小说里更是如此。《基督山伯爵》里这些应接不暇、看似匪夷所思又合乎情理的故事情节时刻在满足和超越着读者的期待视野。而我作为读者在这些故事情节的引导下,一步步达到文学接受的高潮,产生共鸣、领悟、净化、延留。通俗小说能达到这样得效果,原因大概是这本书的故事情节不仅让人惊奇,让人喜爱,同时也能让人感叹,发人深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曾让我欣然忘食的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