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西游》与《悟空传》:从“为赋新词强说愁”到“却道天凉好个秋”

没有一部电影能让我看这么多遍,而且每次看的时候都像是看新片。
戏里戏外,朝如青丝暮成雪,而观众,也从懵懂孩童终于变成了小时候梦想成为的孙悟空--紧戴紧箍咒的还债人。
这是部老生常谈的电影;对于我,在长达数年的观影体验中,体味到的主题应是:爱情,宿命,仇恨与成长。

关于至尊宝与白晶晶,孙悟空与紫霞仙子间的爱情,是这部电影相关谈论最多的话题。
为救白晶晶,至尊宝不得已寻求月光宝盒回到五百年前,却意外地遇见了五百年后他一生的挚爱。五百年后,那个给他三颗痣,让他变成孙悟空的人,注定要他甘愿戴上紧箍咒去偿还。生命里有太多这样的遗憾,当你穷极一生以为追寻到所爱,蓦然回望却发现爱上的原来是另一个人,也许正是自己讨厌的那个人。而等到后知后觉之时,结局早已无可改变,只剩“天边的你漂泊白云外”。爱情的迅猛和不自觉性造就了所有的迷茫,遗憾与不甘。
这让我想起了同样情节的《悟空传》,这部小说从一出世便风靡网络,在我看来,它可以当做是大话西游的剧本解读或是补充,两者以不同的描述载体,诉说着同样惋惜的故事。
而《悟空传》中,除了孙悟空与紫霞仙子间的纠葛一生,同样令我感动的是天蓬与阿月间的至纯至美的爱情,小白龙对唐僧的半生倾慕与至死相随。他们让我看到了爱情应该具有的最美好的模样:忠贞和守护。虽然结局令人心碎,但爱清最初的样子不就是要付出,求无悔么?
这也算是对大话西游爱情观的一个补充,毕竟这世上唯一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本质之后,还能继续热爱它。

除了爱情,悲剧的宿命也贯穿着大话西游的主线。
想要救紫霞就必须要打败牛魔王,要打败牛魔王就必须变成孙悟空,而要变成孙悟空,就必须放弃七情六欲,不得有半点沾染。
荒诞可笑的轮回,却又不得不去做。电影让一代人在温习中从懵懂到长大,从以为我就是世界中心,到逐渐明白这是个错误。
同样的,《悟空传》中每个人也有自己的痛楚和背负着的过往,踉踉跄跄,挣扎前行。直到有一天,愤怒的孙悟空用金箍棒划破天穹--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在初次读到时,我为它无力的宿命感而悲哀。就算是有像这样光芒万丈的豪情,最终难逃的是宿命的安排。永远不死,永远不屈的齐天大圣,也从来只不过是如来一个小玩笑。
而如今再读,即使注定悲剧的结局,永远抗争,永远“斗,战,胜”,永远保持着不甘和顽强,又何尝不是快意人生?如果说大话西游的悲情命运让人无可奈何,《悟空传》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安慰,或是希望:一面回味一面抗争,有时也迷惘,却从不放弃对自由,梦想,真情的执着。

大话西游中,很少被人提到的一点是仇恨。我认为这部电影也在述说着世间错综复杂的仇恨与宽恕。
电影剧情的推进就是依托着各式各样的仇恨:白晶晶与春三十娘的仇恨,紫霞和青霞这对亲姐妹间的敌意,孙悟空对啰嗦唐僧的杀心……
至尊宝死后问观音:“为什么世间的仇恨可以如此之大?”观音回答道:“所以唐三藏取西经就是想这本经书去化解人世间的仇恨。”这使他明白了一切,明白唐僧为何如此啰嗦,又为何舍生救他。
故事的美好结局也寄托着作者的美好愿望:“以前我看事物是用肉眼去看,但在我死去的那一刹那,我开始用心去看这个世界。”

最终,爱情,宿命与仇恨,便组成了永恒的主题--成长。
“当五百年的光阴只是一个骗局,虚无时间中的人物又为什么而苦,为什么而喜呢?”
我不知道,可是我可以那么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狂。当大话西游结尾《一生所爱》的熟悉旋律响起,有太多事匆匆而过,我们猜中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局,多少年后,终不能忘怀,长河落日边城大漠,城楼下转身离去的那个黯然背影,那个像条狗的人。他放弃了人世的男女情欢,无欲无念兢兢业业走在取经路上。他就如你我,他就是你我,收起了脾气不再任性,只顾奔波于职场与责任之间。

人生百年,谁不曾大闹天宫,谁不曾头上紧箍,谁不曾爱上层楼,谁不曾孤单上路。
一部电影,陪着我们从笑,到哭,再至默然。
从“少年不识愁滋味”,直至“却道天凉好个秋”。
我宁愿天蓬咽下那粒药丸,不再在每个夜晚望着月色变成一只可笑的流泪的猪。我宁愿大圣别了佛祖不遇唐僧,忘了五百年前的晶晶,放下一往而深的紫霞,躺一池春水,望漫天繁星,就做一只逍遥世外的猴子……
然而一生所爱,隐隐笙歌处处随……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话西游》与《悟空传》:从“为赋新词强说愁”到“却道天凉好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