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美好-浅谈山东落子

        落子,起源于隋末唐初,从僧侣所唱的“落花”发展到“落子”元明逐渐传入山东,形成山东落子,在山东落户发展。

        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中“大雪中唱莲花落”的唱词,或许是山东落子较为明确的文字记载。据传说,“莲花落”的形成与乞丐上门乞讨说唱有关,有人考证,“莲花落”源自于隋唐时期僧侣化缘所唱的“落花”曲,唐人叫它“散花落”。翟灏《通俗编》中曾引宋代僧人普济《五灯会元》句:“俞道婆常随众参琅琊,一日闻丐者唱莲花落,大悟。”由此可知,“莲花落”早期应为一种警示歌。

      说起落子,我是从泰山皮影中的一种唱腔(道教的老调)中知道的,范正安爷爷说这种唱腔,是老调中的一种,不太常用,现在濒临灭绝。因为它的形式太简单,只是两种打击乐器,竹板和大钹,然后主要靠演员来演唱,带动整个气氛,而且地方性方言较强,大多是喊唱、说来表演,相比较来说,艺术性不是特别的强。为什么现代很多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那么艰难, 这跟艺术形式的自身有很大的关系,它们的存在确实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音乐也不悦耳动听,相对嘈杂,与乐队,专业的谱曲有着天地之差,山东落子只是一个旋律,两种声音,几种节奏型,几种唱腔,唱腔不同,又分为三种口。泰安以南流行的为“南口”,影响较大,流行济南及鲁西北的为“北口”;流行于潍县、平度一带的称“东口”。演唱时一人左手自打铜钹,右手以大竹板击节演唱的叫“荷叶吊板”;一人敲钹,一人打竹板演唱的,叫“擎板”。“老口”落子腔慢,较为婉转动听,后适应说书需要演变为“平腔”快口。传统书目有《大关西》、《黑松林》、《周仓偷孩子》、《四环记》、《薛礼还家》等。因地区不同,还有几种方言……所以这些都不利于在现代的保护传承与传播。但是艺术就是这样,总有它存在的地方,总有它存在的价值,它们陪伴了几代人成长,相信以后在保护之中,还会继续存在。

        不过现在还没有人去总的整理一下山东落子,只是分地区,具体介绍某一个传承人的,某一地区的落子,我觉得写一个综合的,详细的山东落子也不错,或者用泰山皮影唱腔中的落子引出其他地区的落子……继续关注其他内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失“落”的美好-浅谈山东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