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与黑》

司汤达开上帝视角给我们展示了玛蒂尔德小姐的言谈举止和她的内心世界,成功地让我们对这个角色有了这么一种印象:她确实聪明绝顶又楚楚动人,但她的虚荣心很重,不时还会自鸣得意。而她所骄傲的那些事情,在我们这群“上帝”眼中,是非常幼稚可笑的。

她在偶然想到一句妙语后,会因为自己是——或不如说因为自认为是“品味高雅”的人而不愿在谈话中插入那句事先想好的话。然而“同时她的虚荣心也很重,想出妙句也不免窃喜。于是在她脸上,满意的神情取代了烦愁。”

这一切在我们读者眼中,都是可笑的。要不是玛蒂尔德小姐确实身份高贵,这种人放在现代完全可以扣上一个帽子:玛丽苏小公举。顺便广大网友还可以把小公举挂起来“不就是一句自以为是的漂亮话嘛,谁稀得听似的。”

然而能这么做的前提是,我们因为处于上帝视角,能够全面地看到玛蒂尔德小姐这个角色的所思所想。

人大多是自我本位的,尤其是许多在人们认知中是“有学识”的人,谁没有过和她一样,自鸣得意,瞧不起他人的时刻呢。如果我们某些时候的思想也被措不及防地悉数化作文字付诸纸上,至少我会羞愧得想钻进一个洞里去。

本杰明富兰克林写过:

最难抑制的情感是骄傲,尽管你设法掩饰,竭力与之斗争,它仍然存在。即使我敢相信已将它完全克服,我很可能又因自己的谦逊而感到骄傲。

在内心吐槽玛蒂尔德小姐玛丽苏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文学课上学过的这段话。脱离上帝视角重新审视了一下……惊觉我和她有时又有什么区别呢。

*

另外,关于“虚荣心”的问题。

荣誉是由什么造就的?就我个人的理解:群体对你的称赞。没有“人群”的载体,荣誉就不复存在,再有才华或外貌再美丽也只是孤芳自赏。

从古到今,人们都是非常重视荣誉的,也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到了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因为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等网络社交软件的普及与风靡,我们的私生活也要么主动,要么从众地被自己交友圈内的“群体”,甚至于整个社会群体所窥视了。

从心理学上来说,人在意识到自己“被观察”时,行为举止必定与平常有所不同。这也是许多心理学测试故意不告诉被试者他们正在“被进行实验”的原因。

我们会在微博朋友圈发自拍,发饭菜的图片,发我今天读了某本书,时而配上一个笑脸表情。

但是这个笑脸是我们从心而发的,纯粹的开心的象征吗?还是其实是笑给“那些看得到这条动态”的人看的呢?

我们似乎少了许多属于自己的,私密的感情。

不过前面提到过,人都是自我本位的。

另外群体会对你赞誉有加的前提是什么?

他们至少要看着你,发现你值得被赞誉的地方。

现在的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太多又更新太快,人们打开这些软件的最大原因通常是:

“与我相关”亮了红色的数字。

与你无关的普通人,看到你的内容,就算很有趣,大概也就是随手点个赞给个匆匆一瞥,很快这条信息就被淹没在信息的洪流中。他对你这个人,甚至当时点赞的内容,都不会留下什么印象。

在这个网上社交的时代。

媒体说的没错,我们没有什么隐私了,很多人在看着我们。

但是他们也同时在看着很多人。

他看着你,其实也没在看着你。

比起在意你,他更在意的是你眼中的他自己。

我们想起一句妙言,我们发出或不发出它。我们自鸣得意大为满足,我们在人群中露出满意的神色。然而其他人,除了德克罗诺瓦侯爵一类爱慕你的人之外,甚至不会多去注意你表情产生了什么变化。

你只是和玛蒂尔德一样,是个在人群中毫无理由神色变得得意洋洋的,古怪的女孩儿。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红与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