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趁闲暇日子,逛了几次街,跟女孩子逛商场不同,我逛的是汽车4S店——把车开到其中一家,然后一整排逛过去,再过马路逛回来,从豪车到国产品牌,都进去看一眼,权当是散步+了解下目前的汽车品牌现状了。
了解的结果,有些在意料之中,有些则出乎意料:比如我没想到国产品牌如今这么争气,也没想到韩系和法系混到如此苟延残喘,尤其是后者,再过几年你要是告诉我雪铁龙和标致退出中国市场我也不会有意外,实在是一点自救的征兆都看不到……
当然了,并非所有国产都称得上争气二字,也有不少站在原地等死的。不过领克、吉利、包括MG、荣威、传祺这几个牌子的确是让我觉得走出挣扎区,形势一片大好,而这几个牌子的统一特征,在我看来可以归纳为“快速成熟”——用短短几年时间,从原本的配置更好但三大件不那么让人放心,进化成了今时今日的设计、配置、三大件靠谱程度全面进化,木桶效应上的短板被补足之后,产品越发令人放心,口碑越发涨分。虽然品牌溢价还是会吃亏些,那你也要看跟谁比不是?比不过丰田本田,把起亚、雪铁龙们的市场份额吃掉一大块却不成问题,毕竟后者的品牌溢价本也就很有限。
品牌成熟的前提,在于远见,往大了说操舵者要把握时代脉搏,往小了说整家公司要足够了解消费者。太傲娇了脱离群众那吃不几年老底子就得被抬出去火化掉,太谄媚了丧失风格性和前瞻性同样活不长。反正做品牌很不容易,大框架这种事得想明白,小细节更要注意,这种事情汽车也好、耳机也好,说起来都是一样的。
国产耳机品牌当下的现状,跟汽车还挺像,一样是有人等死、有人等活。达音科在我看来无疑属于会活下去,且活的更好的那一拨。这件事从DK3001Pro身上就凸显得比较明显——就让我们用一篇文章的篇幅,尽量的解读下这条改款新塞。
一、布局
达音科DK3001作为三年前上市的一款产品,收获了不错的销量和口碑。作为该品牌主力售卖型号之一,这型号的推出及成功,实际上代表着达音科完全弄明白了一件事:消费者喜欢怎样的耳机?
毕竟是个老厂,回望达音科的产品史,其实还蛮繁杂的,声音走向也比较万花筒,对于三频分布、特征处理各有各的不同。然而经过这些年的摸索,这家厂牌的调音脉络及走线近来越发清晰了起来:不去做素质最强悍的那一个,不去做最难推最大动态的那一个,也不太刻意针对古典乐、摇滚乐,在技术应用上较为锐意创新。到了DK3001这里已经想的很明白:达音科的声音,应该是接地气的,偏流行的,应用尽量新的技术(然而避免冒进,稳住质量),进行较为成熟的市场运作。
既然大框架搭清楚了,受众圈定、售卖渠道遴选就变得清晰了起来,再做好品控售后等各种细节,对目标用户群进行调整并获取相互之间的认可积累,就只是时间问题了。现在回头看来,DK3001在自己的价位良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通俗说就是卖得不错、反响也不错。厂家商家及顾客都对彼此满意,一个漂亮的链路已然打通。
而且这个大框架的着眼基础是很脚踏实地的,跟有些国产汽车品牌的成功走的是同一条路:知道大部分普罗消费者要的既不是过分强悍的性能,也不是十分炫目的眼球效应,而是更希望在价格、性能、稳定性、空间、功能性之间取得一个可靠的平衡。说白了,成功车企的前提是读懂自己的顾客群,成功耳机品牌亦然。
二、进化
汽车行业有个老习惯,就是经典系列会不断推出小改款和大改款,这是对产品力的持续更新,也是对新需求的不断增补,更是对话题热度的脉冲式拉动(铃木就是没好好干这事儿,一手好牌打成凉凉),如今耳机行业也产生了近似的趋同性。至于达音科DK3001Pro这算是小改款还是大改款,理论上应该算前者吧?但我也不是很确定,因为改的实在是TMD有点狠……
首先样子变了,类似于汽车那边重新设计了大灯一样,变的很显眼,而且原配线材也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任谁都能一眼看得出区别,这么一对比德国大众近些年倒是把大改款整的跟小改款一样,外观套娃,内饰僵化(貌似有点跑题咳咳~)
然后动圈单元直接换成了与DK4001同系列的双面镀铍振膜,动铁单元由三颗变成四颗且采用了成本和水平都更高的独立动铁单元,加之线材由万隆单晶铜更新为古河单晶铜(进行过两次提炼提纯的线),说白了动力系统全面革新,声音跟原来绝对就两个样子了,进化幅度简直没法更大~
达音科专利的L型快速可换插头也从DK4001上下放了过来,3.5单端、3.5平衡、2.5平衡、4.4平衡一次给全,除非你想玩换线,否则给啥插啥完全不用折腾了,对消费者来说这份方便是实实在在的。
其余诸如升级佩戴感、第三代专利膨胀式MMCX插头等等细节改善,不一而足。更重要的是DK3001Pro相对于DK3001而言,上市价不仅没涨,还便宜了一百多,诚意度简直可歌可泣……
三、DK3001Pro的声音如何?
一耳朵可知,这是个流行走向的路子——本来前作DK3001就算这个走向的塞子,Pro版更进一步,其低频量感和蓬松程度都更为收敛,而把这部分能量往上挪了挪,给予了一个更为丰满扎实的中频,该中频堪称“明明偏暖且略有点染色,明明比较润比较有弹性,但是它不滞重不淤凝,在饱满和细腻之间找到了一个兼而有之的平衡点”(这段话抄袭了我自己的DK4001评测,并非偷懒,而是这俩货的中频味道十分相近,区别是DK3001Pro在听感上会更年轻化一点)
相对3001而言,3001Pro除了三频重心分布的不同(相当于三频分布从3:3:4变成3:4:3,此形容并不严谨,只为形象类比,仅供参考),高频更顺延伸更漂亮,声场更大,分离度以及结象更是增强一截,动态控制也更从容了点,等于是素质全面提升了得有两三成。
上面这些都是题中应有之义,而最让我觉得惊喜的却是味道的改变——这塞子全频段的结象+泛音都有着一股子“粘劲”,有点类似于太极拳给人的那种印象,并非拖沓软乎,更像是吃酱牛肉时候那种筋头巴脑的嚼劲,很韧很弹很Q。一点儿不吹牛逼的说,这味道我先前在除了DK4001以外的别的塞子身上还真没见识过!(也不是别的塞子就没有声音Q弹的了,但跟达音科这个劲儿还是会有听感上的口味差异)这个味道听人声的时候,扎实细腻和回味兼具,听钢琴萨克斯吉他等乐器则会多了些之前没感受过的弹性和余韵。应该跟液晶振膜从双面镀铍振膜有很大关系吧?总之原因是什么先按下不表,结果却十分振奋人心——这是风格啊!这是特色啊!这是搞出了自创武功啊我的天!这对于一个品牌来说,可太有意义太重要了!
咳咳,平复下情绪~~~~~~其实常看我瞎掰的人都知道,我很少连续用这么多感叹号的,实在是这个事儿吧,往长远看的话,那不是一般的重大,不是一般的有里程碑意义。而且之前听DK4001的时候这话还不成立,因为一个型号一个声音很正常,两个型号却维持出同一种味道这才说明问题,才能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说明其形成了某种系列性、一惯性。就像威士顿也不是一款塞子是那个味儿就可以了,得是很多塞子都那个味儿,那才叫品牌风格,才能赋予一个品牌最强大的底气和用户粘性。
四、里程碑
个人对达音科有个建议:以后在中高端塞子上,就用这个双面镀铍振膜吧,一路用下去;微调可以,只是最好别大改动乃至换门。这样不仅是DK4001及DK3001Pro,而是让整个系列都具备这种“筋头巴脑”的听感。美国威士顿就是这样做出风格做出水平的,国产之前出了不少塞子,有些很强,有些做工很不错,却并没有几家能形成“有特色、具备传承性的品牌声音特征”,然而这对于一个品牌来说实在是很重要的事情。
何况这个声音还真挺有趣挺好听的,且十分适合中国消费者所听的很多音乐。对大编制来说并不算合适,不过有几个人成天听万宝路、加勒比海盗呢?这是个听华语流行、爵士、独立音乐、ACG、KPOP都会很有味道的风格特征,最主要最主要的是:这可是独树一帜的呀……
五、总结
DK3001Pro是一款针对DK3001做出从外观到内在、乃至动铁单元数量都有所增加的有诚意的大改款耳塞(是的,我现在觉得还是用大改款来形容比较合适,小改款没有连发动机都换掉的道理),总体来说做工精良佩戴舒适,配件及卖相都没有黑点(手上的是工程机,所以包装盒收纳盒我就没法评价了,在是会听看到过它的墨绿色收纳盒,还是挺棒的)。
这塞子的素质也比前作有明显升级,低频量感收了一些,能量更往中频集中,其信息量在同价位里应该说是中上,然而并非素质怪兽小钢炮之类的玩意儿,动态方面应付大编制还是会不够力,交响金属并不建议选它,主听流行会很有味道、日系韩系歌手、爵士乐和民谣独立也表现出色,只要不是大编制那表达乐器也还是挺不错的。
该塞子对推力的门槛要求不高,入门播放器和声音还OK的手机都没啥问题,当然推力更好的机器会带来一定的提升,这个振膜还是颇有后劲可挖的,所以说它有一定的潜力。
不大挑前端,煲机带来的改善则比较明显(双面镀铍振膜+单晶铜线材)。
总的来说,这不光是个有诚意的改款、有性价比的耳塞、大部分消费者会喜欢的声音;并且还是一个做出了独特风格的声音。考虑到这一风格性有成为系列乃至传承的潜力,那就更了不起更值得激赏了。一两款产品只能说明产品的问题,成熟的系列才是品牌真正强大起来的前提,强大到拥有成熟灵魂的品牌,才有实力真正去跟国际品牌一决高下,乃至如汽车行业一样反向碾压。
如上:达音科DK3001Pro这塞子,在我心中,意义重大,祝大卖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