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缺失,是病,得治!

   刚才,就在刚才,看到一段话:有人不慎落水,路人聚而欲救之。一人说,落水者是公务员,路人散去一半。另一人说,是公安局的,又散去一半。又有人说,看上去像城管,路人皆散去。猛然有人说,是证监会的,路人蜂拥而回,以石投之,让他活着上来那不是坑死人吗?突然有人惊呼,是老师,众人皆纷纷跳下将其捞起。此人正欲感谢,众人答:“你悲惨地活着吧,这样我们才不会是最底层。”

   我很难过,因为我是老师。看到过很多编排老师的段子,也有老师自编自嘲的,每看到一次,心底里都会涌出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悲凉。记得上学的时候,读到的都是对老师赞美的话语,在当年纯真幼小的心里,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典范,是到死丝方尽的春蚕,是学者,是圣人,是偶像。可是,后来,当我也加入了这个行列,老师怎么就变成了被家长责问得哑口无言的懦夫、被各级任务恐吓得噩梦连连的抑郁症患者、被教师法骗得有冤难辩的傻瓜、被学生折磨得遍体鳞伤的可怜虫???

  看看我身边的同事们, 个个都是叫苦连天,“幸福感缺失”成了我们所有人患的一种通病。仔细想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人们对教师奉献精神的颂词,但换一个角度看,也是对教师心理倦怠状态的生动描述。当一位教师产生心理倦怠时,会表现出如下一些特征:首先是生理耗竭,经历倦怠的教师常会表现出身体能量被过度耗尽、持续的精力不济、极度疲劳、头疼、肠胃不适、高血压、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饮食或体重突然改变。其次是认知枯竭,表现为教师的空虚感明显加强,感到自己的知识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尤其是难以胜任一些变化性的工作。不能适应知识的更新和不断变化的教学要求,怀疑自己,感到无能和失败,进而减少心理上的投入。再次是情绪衰竭。教师感到情感资源被极度的耗尽、干涸,工作满意度低,对工作的热忱与奉献减少,对学生缺乏同情感和支持,不能忍受学生在教室里的捣乱行为,甚至表现出焦虑、压抑、苦闷、厌倦、怨恨、无助等消极情绪。进而就是价值枯竭。表现为价值观和信念突然改变,个人成就感降低,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降低。认为工作是一项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繁琐事务,因而无心投入。

    从 教 十 七 年, 早已没了刚毕业时的激情,人至中年,职业倦怠感越来越明显,“幸福”这个字眼在我的职业里越来越陌生。可是,我很不甘心!我一定要找到一条路,一条通往幸福大门的路,一路扫除心理倦怠,重获人生最美的光环。

    苏格拉底教育弟子的故事又闪现在我的脑海里——

  有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但是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苏格拉底询问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放在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颗又高又大的树,掏空了树心,造成了一条独木船。独木船下水了,年轻人把老师请到船上,一边合力荡浆,一边唱起了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

      学生们齐生回答:“我们快乐极了。”

     苏格拉底说 :“ 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忙得无暇顾及其它的时候,突然来到。”

     是啊,快乐就是这样!

    当我们每天纠结于当老师的价值在哪里,为什么要当老师这些虚无的问题的时候,我们遇到的只会是烦恼、忧愁、痛苦。不如心无杂念,做好当下该做的事。钻研一课教案,美美的上好一节课,和孩子敞开心扉的聊一次,全身心投入的搞好一个活动···在我们忙得无暇顾及其它的时候,快乐就会这样——突然来到!

 最重要的是 ,我们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事,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我们可以用双手去处理烦人的日常工作,但不要把它搞到肝,肺,血液里。工作——让你忙着——是精神病最好的治疗剂。如果你“假装”对你的工作有兴趣,这一点点的假装就会使你的兴趣变成真的,也可以减少你的疲劳,你的紧张和你的忧虑。

  世间万事万物,都可用两种观念去看它,一个是正的、积极的,另一个是负的、消极的。这就像钱币,一正一反,该怎么看,这一正一反就是心态,它完全决定于你自己的想法。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烦恼与欢喜,成功和失败,仅系于一念之间,这一念即是心态。

  心态摆正,我们就可以享受教育、体验幸福,我们可以用多元、多姿、多态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我们要学会减轻负面情绪,做一个对自己最贴心的医者,医好自己,救赎自己。学会让自己安静,把思维沉浸下来,慢慢降低对事物的欲望。把自我经常归零,每天都是新的起点,不管我们多少岁,只要对事物的欲望适当的降低,会赢得更多的求胜机会。所谓退一步自然宽嘛。

   遇到心情烦躁的时候,喝一杯白水,放一曲舒缓的轻音乐,闭眼,回味身边的人与事,对未来可以慢慢的梳理,既是休息,也是冷静地前进——我一直认为,思考中的人总是进步的。学会调整情绪,尽量往好处想,遇到棘手的事情,冷静点,然后想如何才能把它做好,你越往好处想,心就越宽,越往坏处想,心就越窄。

  闲暇之余一定记得广泛阅读,就算很忙,也要忙里偷闲。阅读实际就是一个吸收养料的过程,让自己的头脑充实也是一种减压的方式。人有时候就是这样的,肚子里空空的时候会自然的焦急,寻找食物,大脑空了的时候也会焦急,这正是你的求知欲在呼喊你,要活着就需要这样的养分。热爱生命,每天吸收新的养料,每天要有不同的思维,多学会换位思考,尽量找新的事物满足对世界的新奇感、神秘感。

 不论在任何条件下 ,自己不能看不起自己,哪怕全世界都不相信你,看不起你,你一定要相信你自己,因为我相信一句话,如果你喜欢上了你自己,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喜欢你,如果你想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只要你想,努力去实现,就会的!只有用真心、用爱去面对你的生活,你的人生才会更精彩!

   幸福是人的终极生活目的,是每个人的必然诉求。布莱希特在他《三个芬尼》的歌剧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只是在追逐幸福,殊不知,大家追逐幸福,而幸福却在追逐着你。但是,幸福也不是天上的馅饼,它不会按照随机的原则掉到一个人的头上。获得幸福,需要准备,更需要能力。有一颗善于总结、善于思考、善于宽容、善于发现与善于感恩的心,才会从生活中汲取养料与快乐、收获幸福。

 老师——亲爱的自己,还有我亲爱的同行们,我们不是经常自嘲说可以当警察:因为整天在班里破案;可以当主持人:因为整天为公开课想游戏和花招;可以当演员:因为一会态度和蔼一会暴跳如雷; 可以当清洁工:因为整天扫地、擦玻璃;可以搞工艺美术:因为整天写黑板、布置教室;也可以当作家:因为整天写计划和论文。那么,让我们再多一项技能,当一回医生吧,医好我们自己,因为——幸福感缺失,是病,得治!

你可能感兴趣的:(幸福感缺失,是病,得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