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长的视角而言,我们的确可能“穷”,我们也的确是“学生”,但是人和人的差别就在于,有的人拿来不作为,而有的人,却可以立足于此,逆向生长,做出一些不一样的事情来。
我以前发过一条微博:
@Scalers:
有一种“穷思维”,还有一种“学生思维”,沾上都挺麻烦的;还有更无敌的是组合拳“穷学生”思维……我们可以拿“穷学生”来自嘲,比如我们都是广袤世界的“穷学生”,但是真玩进去,思维变得“又穷又学生”,成长就很难了……
以我最肤浅的理解,所谓的“穷思维”就是,凡是思考的时候,都把“我没钱,我穷”代入到决策场景,而且这不是一种调侃或者自我嘲讽,而是真的把这个当成一个言之凿凿的理由,完成分析决策,并由里及外地推广,要求其他人做一些事情:“因为我穷,因为我没钱,所以你应该怎样怎样……所以社会应该怎样怎样……”。
同样地,“学生思维”会非常强调自己是一名学生,于是,正因为自己是一名学生,所有的行为都可以用这句话来做一些解释,比如我是一名学生,所以我有青春可以挥霍;我做不好事情没有关系,因为我是一名学生;你要给我特殊待遇,因为我是一名学生。
如果你把上面两个行为模式叠加起来,就是登峰造极的“穷学生”思维了。
当然,从整体上,对于某一类型的群体,从某一些角度,的确需要做一些周全的考虑。比如对于所谓的“穷”群体,或者所谓的“学生”群体,从公共政策上,都有主管机构担负一定的社会职责。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可以看到,国家在扶贫开发、教育发展、贫困助学上的投入力度。
但是我始终认为这和我本文中说到的,是两个层面的意思。因为真正为贫困所扰,需要救助的,往往甚至连发声的机会都没有,所以以朋友圈和微博作为信息来源的你,可能永远也无法触及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没有能力发出声音,你也很可能根本听不到。
那剩下的为我们所见的,其实更多的就是无病呻吟或者矫揉造作了。而这一类行为的共同点是,过度地强化了客观因素的重要性,却刻意或者无意忽略了主观能动的可能性。
从成长的视角而言,我们的确可能“穷”,我们也的确是“学生”,但是人和人的差别就在于,有的人拿来不作为,而有的人,却可以立足于此,逆向生长,做出一些不一样的事情来。
许多人心中都会有一些美好的愿望,比如,能力更强大,生活变得更好,赚更多的钱,拥有更多的东西……但是我们往往会忽略的一个事实(至少我坚信的事实),就是你要先能成为那样的人,才能拥有那样的东西。
假设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拥有那样东西的人。那么具备两个事实,一个是,我们是那样的人,一个是我们有那样东西。换一个通俗的说法,比如以“钱”为例。假设我们的理想状态是“有钱人”,那这意味两个实事,一是你在客观上拥有财富,二是,你本人是一个“有钱”人。
前者更像一些外在属性,而后者更像是内在属性。外在属性就像你的确有许多钱,可以一箱一箱地堆在房间,但是内在属性更像一种软实力,你的精神、能力、心态、思考、格局……内在和外在需要对等,才能达成一种稳态,而只有稳态才能持久。
外在会给内在提供能量,内在要能驾驭住外在。注意,“钱“只是一个示例,你可以用其他词替换。
所以,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我们会有两个任务需要完成。假使我们以“钱”为目标,那我们要做两件事情。一件事是,我们从物质上需要占有更多的货币(A任务);另外一件事是,我们在心态建设上,要像一个值得拥有那么多货币的人(B任务)。
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哪件事情,更有可能先做到?
现在很多情况下,很多人认为要先达成A才能有B。持有这种想法的人也不少,但是你可以看看他们有这种想法多少年,然后有没有完成两个任务,从而变成“有钱”。通俗一点就是,如果你一直在说,等老子有钱了就要如何如何,那很有可能是,你这么久了一直没有多少钱……当然反例也有不少,比如有人中奖了,然后把钱挥霍完了,继续没钱。
其实这就是一种“穷思维”,因为把主动权让渡给了一个不可控的第三方。这就是一种单一变量的思考模式了。
而我却一直坚信,如果你要以“有钱”为目的,其实先把B任务搞定好,反而更有胜算。
B任务相当于从精神层面开始建设,而只有你把软实力建设好了,你才有更多的可能性,因为你用一种新的视角看问题,你会发现一些你以前未曾经历过的事情和体验,而很多情况下,带给你最大改变的,就是这些体验。
所以有人说,像个“有钱人”一样思考,其实很有道理的。因为我们的屁股往往轻而易举地决定了我们的脑袋,而假使我们开始让自己有能力换一个思考角度,后续才有一些新的可能。
如果一定要给一个具体的方案,那就是先停止这样的连锁思考模式,反向操作。假使这个你也做不到的时候,那就在你的脑子还没有开始纠结的时候,先把该做的事情给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