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公司要写一个关于“围巾事件“的文案,大佬向我推荐了《匠人精神》这本书,虽然后来这个策划被取消了,但是我还是读完了这本书。
去年大概也是这个时候,有一部纪录片电影非常火,叫《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上看完全集,又跑到电影院去刷了一遍,还了这张电影票。这种电影,大抵看完之后就会淡忘,但是不能让我忘记的是,那些修文物的师父脸上专注的表情。
这种表情,我在这本书的插图里又一次看到了。
其实很羡慕这种师父带徒弟的模式,我在想,为什么现代社会发达了,可以尊为师父的人却少了呢?老师教我们不过为了拿工钱,我们学知识不过为了那几个分数,所谓大义,竟然真的成了一个用来标榜些什么的空谈。
我以为读完这本书会让我再一次对这些专注于自己专业的人肃然起敬,可是等真正读完,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匠人精神”,而是秋山利辉作为一个老师、一位领导者的责任感。他培养的人才,是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不是为自己工作赚钱的工具。
这大抵就是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了一个人的事业。
但是问题是,没有一个商人是不想赚钱的。创造经济效益是第一位的,如何平衡赚钱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个很头痛的问题。
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处于创业初期的公司,几乎没有什么盈利,最近新出台了一系列的加班政策,让我感觉到老板的心态崩了。
站在我的角度来说,我刚入职的时候也是非常认真的,总想着我还有什么可以做,但是个人在一个大环境中微不足道,尽管这只是一家规模不大的公司。文化就是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它于无形之中影响着一个人的行动力。当你看到周围的人并不关心这个公司产品的进度,抱着各自的心态,或是混一天是一天,或是为了炫耀自己的能力从而获得满足感,对于公司,员工并没有什么归属感可言。不是自己的东西自然没有动力,其实老板是个好老板,但是他对于钱的理解和年轻员工对于钱的理解还是有差别的。
在他眼里,给钱你就应该很开心了呀,为什么给你钱你还不赚呢?可是作为90后的员工,赚钱是为了让自己过得快活,而不是为了赚很多钱跟别人说:“你看我很有钱。”加班降低了员工的幸福感,对于本身有工作效率的员工来说这本来就不是一个公平的决策。
我工作做完了为什么还要加班?工作效率低拖了团队的后腿为什么要我来替他买单?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问过同事一个问题,“到底是规定谁完成了任务谁就可以休息的工作效率高,还是加班的工作效率高?”同事很果断的告诉我,当然是谁做完了谁走人的效率高。虽然老板不止一次的说,你们不要为了加班而加班,可是这个规定无形当中就已经作出了潜规则。
我举这个例子其实就是想说明,可能一个企业的文化能够改变一个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而直接推动这个企业成长的正是这些工作态度端正的员工。像这本书里提到的,秋山利辉觉得他是在培养“一流”的人才,因此这些接受他培养的人自然也会认为自己以后会成为“一流”的工匠,所以他们会用“一流”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相对的,如果一个公司没有培养出什么成型的企业文化,只是告诉你你要为企业创造效益,那么我就要问了,凭什么?你给我的这份钱,别的公司也可以给我,我为什么一定要在这里做呢?对于我自己来说,能够留住我的是知识,是文化,是我可以从这里获取多少成长。钱对于一些人来说的确是代表一切,但是并不是对所有人来说都代表一切。
秋山木工可以在日本乃至世界如此有名,企业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这些条条框框必须是由心而出,实施起来必须是一视同仁,否则也就只能是框住员工的桎梏罢了。一个没有刻意引导文化的企业,无论做到什么程度,充其量不过就是个跳板的角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