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课后实践

【第1.1讲课后实践】

这是2018年11月19日“崔律精时力之阅读理解课”系列第1.1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用自己的话,把后面原文的内容讲(教)给他人听(请用文字写在下面第5点)。

<实践日志>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

1.1阅读理解中常出现的问题

从崔律阅读课报名表交费接龙的过程中引出阅读理解中常出现的问题:

(要求发29.99元红包,部分人发了29.9元)

看清细节了,但是忘记了(经常性);

习惯性的走马观花,看不到细节-阅读不扎实;

看清了,但是觉得这个内容无关紧要-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出现附会旧知;

(要求先发红包再接龙,部分人先接龙再发红包)可能原因是:

审题不清

看清题了,只是想先占位

(有人接龙之后不再发红包,需要提醒)

看似生活中一些小事情,其实时刻都在考验着我们的理解能力。回顾我自己的经历,我经常出现的情况有:附会旧知、阅读不扎实、看清细节,但是忘了

1.2出现阅读理解能力较低的情况,主要原因有:

缺专业知识,比如定金VS订金;

生存环境宽松,比如普通人和律师,他们对文字的理解要求是不一样的;

逻辑力弱;

自己没有意识到阅读理解能力弱,没有反馈

缺少刻意练习。

反思我自己的经验,造成我自己理解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是生存环境宽松、缺少刻意练习

1.3 此次阅读课的主要目标有:

尽量还原原文;从原文中挖掘新知;能理解的更快,讲解的更棒

2.今日实践中的亮点:根据崔律讲的阅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和可能的原因,今天刻意去观察自己的表达方式和对材料的理解,发现我有1.习惯性的不注意细节,2.看到了却不以为意这两大问题。所以今天在复述原文的过程中尽量去仔细查看,看有没有遗漏的点,有没有出现附会旧知。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4.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通过今天的课程,再一次感受到崔律在课程中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在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

5.我对原文的重述:

听和倾听,只有一字之差,但我们要做的努力和达成的效果却天壤之别。

回想在和别人沟通的过程中,是不是有过这种情况呢?你在听着对方讲话,但是你的脑海中在想着你周五的聚会要穿什么衣服?计划着聊天结束后你要去哪里?你要达成的目的?或者你对对方正在谈论的内容不感兴趣,而在想怎么能把对方的聊天话题转移到你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然后顺利的转移话题,谈论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你发现了吗?尽管此刻你正听着对方讲话,但是你脑子里想的都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你在听对方的声音,但是并没有去理解对方的情感,对方的心声。如果是别人这样和你聊天,你会感觉怎么样呢?你还会愿意继续跟他聊下去吗?如果只是随便聊聊天还好,但是相信你,绝对不会跟这样的人去倾诉去表达你的隐私对吗?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没有做到倾听。

倾听是什么样的经历呢?如果你被对方倾听,你会感觉到被理解,你说的对方都知道,都理解了,你感觉心有灵犀,被爱,你愿意敞开心扉,向对方展现你内心真实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倾听者和被倾听者双方都感受到爱,都能实现自我完善。相信这样的结果是大家喜闻乐见的。那么如何能真正做到倾听呢?

首先我们要有共同成长,自我完善的意愿,这是倾听的基础要求。

其次,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要放下自己的欲望和想法,尽量去体会对方说的每一句话和每个表情动作,去体会对方的感受。


# 第1.1讲原文片段 #

【书籍名称】

《少有人走的路》

【原文片段】

直正的倾听,意味着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自上,它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此时,倾听者能够暂时把个人想法和欲望放在一旁,尽可能地体会说话者的感受。说话者和倾听者都能感受到爱的力量,进而都能实现自我完善。倾听者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话语上,会使说话者心有灵犀,更为坦诚,更愿把心灵全部敞开,而不是有所隐藏。这能增进双方的理解和信任,心心相印,共同跳起爱的“双人芭蕾舞”。这是耗费精力的过程,而且须以爱为出发点。基于共同成长、自我完善的意愿,才能够达到倾听的目的。

但是,我们通常缺少倾听的能力。不管是在商务活动还是在社交生活中,长时间倾听他人讲话,是叫人难受的事。我们只是有选择地倾听,头脑中早已有优先项目安排,所以,我们总是一边倾听,一边想着怎样尽快达到目的,怎样使谈话尽早结束。我们也常常转移话题,灵活地把谈话主旨加以调整,以便让自己感到满意。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1.1讲课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