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大视频网站腾讯、爱奇艺因为《庆余年》提起看6集需要额外支付50元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两大平台“竭泽而渔”式的收费模式遭到广大网友一致声讨。
如此难看的“吃相”,不仅暴露了视频网站普遍存在的盈利难题,更暴露出处于舆论风暴中心的两家平台危机处理机制的严重缺位。
事件最后,腾讯和爱奇艺选择妥协,取消了50元的收费模式,但依然保留了单集3元的点播收费模式。
用户的情绪得到暂时缓解,然而造成的阵痛恐怕不会很快褪去。
在平复用户情绪和消除负面影响方面,两大平台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经验教训。
从品牌角度来说,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还是以营收为导向?
前些年,很多品牌只把用户看作流量,认为只要宣传做的好,消费者就会买买买。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行业竞争加剧,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企业在吸引消费者方面,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随着一些网红品牌以黑马的姿态杀入,并迅速攻城掠地,企业纷纷开始意识到“取悦”消费者的重要性。特别是近几年,随着IP产业和粉丝经济的崛起,企业逐渐认知到“宠粉”经济的巨大潜力。
近些年,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大谈“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期通过吸引和沉淀消费者来推动营收增长。
很多依靠互联网起家的品牌大多是这种思路——通过先聚集用户,再找寻营收模式。
典型的如hao123网站、360安全卫士、各种工具类APP(墨迹天气、悦跑圈、美图秀秀等)都是这种路线。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会把用户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宁可放弃挣钱,也要让用户感受到被尊重;而以营收为导向,则往往过于注重营收模式的拓展,难免会忽略用户的感受。长此以往,很可能会打扰和冒犯用户,急功近利者,更可能遭到用户的唾弃。
早期的视频网站,基本都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通过好内容去吸引用户,然后再为用户创造好内容,不断循环往复。优酷、爱奇艺、腾讯莫不如此,B站也曾为了坚守用户至上的原则和底线,而放弃过很多商业化变现的机会。
然而随着视频版权争夺战的愈演愈烈,剧集采购成本不断攀升,每年几十上百亿的亏损,让各大视频网站倍感压力重重。为了及早实现营收平衡,各家也使出浑身解数,纷纷通过剧集收费、增加贴片广告数量与时长等办法,不断试探用户的底线。
如今的视频网站早没有最初的纯粹,片头广告越变越长,片尾、中插也越发花样百出,令很多用户叫苦不迭。这时,视频网站适时祭出“会员免广告,提前看x集”的大招,引得大家纷纷入瓮。
随着新剧、热剧越来越多的成为会员专属,会员数量也与日俱增。如今,会员数量的不断增长已经成为各家竞相炫耀的资本,每每在各种总结和报告里提及。
然而开通会员的做法,看似是为用户好,其本质不过是变相让用户为广告商买单罢了。
事件发生后,处于旋涡中心的腾讯和爱奇艺可谓压力山大。前有两位领导不疼不痒的发声,后有腾讯新闻旗下《新闻哥》栏目以受害者的身份发文鸣冤。
看似是一场“误伤”,实则是营收压力和广大用户利益的矛盾与冲突。
同样面对这种难题的还有微信。
从去年开始,一向克制的微信明显加快了商业化的步伐。去年年中,微信朋友圈广告展示条数从一天1条增加到1天2条,微信小程序广告也随之上线。
几年前,公众号文章还不见文中广告,如今随便点开一篇都能看到2-3个。视频前的贴片广告,有时也很让人反感。相信你一定有过类似的经历:点开一个视频,前几秒广告总是重复着同一个嗲嗲的声音:“点击右下方,了解公众号;点击右下方,了解公众号……”让人有种误入不雅网站的错觉。
总之,这么low的广告明显拉低了微信的形象。
而这,大概也是微信增收压力下,商业广告乱象的冰山一角。
张小龙一直强调不打搅用户,然而现在看来,微信早已背离初衷了。
2.先培养用户还是先做好产品?
前几年,为了摆脱对外部剧集的依赖,各大视频网站都在大力扶植自制内容。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无论是自制剧,还是购买IP,都需要巨大的前期资金投入。这几年真正成长起来,并成为摇钱树的IP剧屈指可数。
由于周期长、资金大以及各种不确定因素,各大视频网站的投入热情也日渐降温,开始精打细算的过日子。
想要培养用户,就要先有多样化的好内容;而好的内容免不了成为各家争抢的香饽饽,于是剧集的价格自然水涨船高。这符合自由市场的商业规律。
长青IP剧集的匮乏,导致视频网站日渐焦灼,而水涨船高的支出成本,更让各家元气大伤。于是相对应的,在广告费用不足以平衡巨大的成本支出缺口的时候,视频网站便打起了会员的主意。一方面不断刺激用户充会员,一方面又变着花样让会员多花钱。
会员不仅分三六九等,还常常权益有限:有些电影需要“付费观看”,有些广告会员也跳不过去。总之,会员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先培养用户还是先做好产品”,这本身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对视频平台来说,要培养用户就要有好产品,要有好产品,就要有投入,有投入就会有资金压力,而资本一向都是逐利的。
亚马逊和京东之所以能够顶得住资本的压力,是因为资本相信贝索斯和刘强东画的大饼。
美团也一向以“不差钱”著称,2018年美团外卖还在以百亿的亏损在烧钱。但美团上市后,面临资本市场越来越高的营收压力。
据最新Q3季度财报显示,美团今年终于扭亏为盈了。然而在营收背后,我们却看到外卖骑手和平台商家的叫苦不迭。
由于外卖政策调整,骑手收入锐减,商家利润也被大幅挤压。
前两天发生的美团骑手持刀伤人事件,恐怕也是这种高压政策的直接体现。
3.定价是一门学问
定价是一门学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心理学。
但显然,各大视频平台没有掌握其中的精髓。不然怎么会有单集3元,六集50元,这样的神操作?
仅有两个定价,缺少多样化的定价组合,显然是失败的定价策略。
多样化的定价,应该为用户提供多重选择,比如3元一集、7.99元三集、12.99元5集,也可以搞30元看6集加送一个月会员,甚至可以送朋友会员,以增加新的会员用户等等。
定价的组合策略有很多,通过多价位组合,分散用户吐槽点,各取所需,也不至于造成如今被动的局面。
其实,我一直有个疑问:单集3元,六集应该是18元,甚至更低才对。我断然想不明白,为什么六集要50元,翻了将近3倍,莫非后面五集是加长版?
当然之所以如此定价,肯定也不是领导拍脑门的决定,也许是多重考量的结果吧。
但如此高的定价,确实欠妥。
“温水煮青蛙”式的收费模式虽然来钱慢,但不至于引发如此激烈的反弹。
4.“颠覆式”创新的副作用
实际是,这种收费模式也算的上是一种创新尝试。
通过付费模式的创新,起到细分用户,满足用户更多元需求不是不可以,只是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
今年大火的《陈情令》30元打包最后6集,最后引导了200万人购买,这让视频网站尝到了甜头。
但前有陈情令的成功,不代表移植过来一样会奏效。
都是好戏不假,引发现象级讨论也不假,但别忽视了消费者的情绪和心理落差。
消费者具有惯性,不会轻易接受这种大涨价的行为,需要给他们一个心理缓冲期和涨价过渡期。
两大平台过于激进的一刀切模式,显然欠缺考虑。引来用户情绪的激烈反弹,便在所难免。永远不要高估自己的水平,也永远不要低估消费者的智商。
人人都希望被平等对待。
这其实已经不是贵不贵的问题,而是是否尊重普通大众的问题了。
这种操作,让用户有种被戏耍和侮辱的感觉。他们自我防御机制的觉醒大过了能承受的涨价幅度。这种割韭菜的激进行为,自然会引发舆论一边倒的批评。
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消费者性别。
百度指数显示,《庆余年》的男性用户更多。惹怒理智的男性消费者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开骂卸载都是轻的,转而让这群人投入盗版网站和网盘的怀抱,反而起到了饮鸩止渴的效果。
前几天,《庆余年》大结局提前遭到网盘泄露,官微发帖称,希望大家“众志成城,打击盗版”。
然而,评论区很多网友却并不买账,纷纷唱起反调。很多人对于之前官微的沉默也义愤难平。
“墙倒众人推”,想必出品方也很受伤。
5. 危机公关是企业的必修课
危机发生后,黄金4小时是最重要的舆论保卫战时间。
企业应采取的行动是:了解事实——承认错误——改正错误。这一套连贯动作不仅要及时迅速,还要态度诚恳,不要狡辩和争论,因为用户永远是对的。
然而让人惊讶的是,在这件事情上,起初两大平台几乎都选择了默不作声。
错过了危机处理的最佳时期,导致舆论不断发酵,影响越来越大,直至遭到《人民日报》的点名批评,舆论逐渐走向高潮。
直到17日,两大平台才于“新文娱·新消费”年度峰会上作出正式回应。
然而认错的态度并不诚恳,除了表示歉意,对事情的处理却没了下文。
不免惹来网友一阵嘲讽:“那你倒是改呀!”“逼着我一个VIP去看盗版。”
仅有的发声不疼不痒,用户都在关心后续动作,你却没了下文。
处理不及时,不彻底,就别怪舆论持续发酵。
此后《新闻哥》充满偏激情绪的文章《中国人不配拥有精神生活!不配!》,可谓火药味十足。结果反呛网友不成,反而引火烧身,引发舆论危机再处高位。
相信大家还记得,此前百度网盘非会员限速的风波。百度回应的可谓及时又诚恳。
尽管仍有一些人不买账,但是大部分用户还是持理解态度。
有媒体报导,随着360云盘、UC网盘、网易云盘等一大批网盘先后关停,百度网盘成为很多人最后坚守的阵地。为了能够继续享受网盘的便捷服务,大家已经逐渐习惯了百度网盘的会员模式。
除了积极回应,百度网盘也迅速采取行动,制定了多样化的收费模式,可谓完美化解了一场危机。
反观腾讯和爱奇艺,在危机公关这条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前几天,一条腾讯公司给腾讯云团队每人奖励一部iPhone11Pro新款手机的新闻,羡煞了无数吃瓜群众。
但热度还没散尽,腾讯就给自己狠狠浇了一盆冷水。
看来,是该清醒清醒了。
参考资料:
《百度网盘回应非会员限速:控制成本帮助产品活下去》 作者:太平洋电脑网
《吃相难看!腾讯总裁对<庆余年>付费一事首发声,鹅厂终于认怂了》作者:浅说娱乐
《<中国人不配拥有精神生活!不配!>标题不当道歉,起因庆余年》 作者:科技犬
《<庆余年>超前点播引争议,但视频行业的良性探索值得肯定》 作者:俊世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