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一个来源极为复杂的野生药材。随着其野生资源日益枯竭,行情也连年上行。2016年12月10日,据辽宁及河北等产地信息站反馈,目前白头翁行情再上台阶,但产地优质货源紧缺,后市仍将上涨。具体情况如下:
一、从年初到现在,行情一路上行
近日,本网在调查产地行情时发现野生药材白头翁,产地持货商家已非常少;各大药材市场也反映,经营户手中符合药典标准的好货已不多,正品货一路上涨。作为中小品种,用量不大,涨势一直不明显,但从年初的32元到现在的38元,涨幅也已有18%。
药市火热中,东北野生品种全线涨价,在此大背景下,白头翁涨价原在意料之中。但比起其它东北药材,白头翁的行情上行与其品种特征和资源现状有直接关系。
二、白头翁品种复杂,优质正品稀缺
白头翁,命名以其形态,而地上部分有似白头的植物多。因历代本草记载不一,比较混乱,再者各地区用药习惯不一致,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少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如今部分地区以委陵菜、翻白草、野棉花、打破碗碗花、大火草、漏芦等作为白头翁使用。
而白头翁又分为兴安白头翁、朝鲜白头翁、绀叶白头翁和蒙古白头翁,其中兴安白头翁分布于东北、河北、内蒙一带,被认为是国内品质最好的白头翁。
但这种优质正品白头翁,资源正面临逐年下降困境。因白头翁喜阴喜肥,但又怕涝,多生长于沟塘边上或上坡脚下。近年来,白头翁的生长地已多被开荒,产地资源已越来越稀缺。
同时,因白头翁含量与其采收时节密切联系,而产地农户根本不顾采收时间,看到就挖,导致其含量再打一折扣。
在这种现状下,白头翁产量和质量一再下降,就容易理解了。从而造成无论产地,还是市场都出现优质货源紧缺现象。
三、主产区大幅减产,存货极少
据产地白头翁商家张老板告知:10年前,整个东北到华北地区白头翁年产量可达380吨以上,其中辽宁产量约110吨、河北约85吨、黑龙江约70吨、吉林约75吨左右。
而如今,这个片区的白头翁年产量仅剩3-4成,预计辽宁约有40-50吨,河北有50-60吨,黑龙江大概20-30吨,吉林有20吨左右。预计2016年,东北片区的白头翁产量,可能只有150吨左右,资源枯竭非常明显。
据调研,现黑龙江、吉林、河北(仅调研了承德产区)等产地,白头翁收购商手中的货源都基本外销,仅辽宁部分商家手中还有小量货源。
在这些产区,白头翁都被认做是一个小品种,商家收购量不大;且因有北朝有来货,又伪品较多,收购商一般随买随销,以降低经营风险。
另外,在调研中,有商家反馈:辽宁有野生药材家种化研究基地,野生苦参、苍术、白鲜皮都有小量出货,但白头翁到目前还在试验中,暂无商品上市。
四、市场好货不多,呈现持续上涨趋势
亳州市场,近期白头翁个子,不能达到药典规定标准的便不好出手。现市场北朝货代替东北货销售,河北与东北货不多。目前含杂较多的东北野生统货35元以上,碎末不超标的43元,朝鲜货28元。
目前,由于亳州市场达标货少,且因该品用量不大,多为小批量走货。
安国市场,随着货源的消化,白头翁市场可供量已不多。因商家对后市行情看好,有惜售心理,行情较前期上涨。
现市场已出现好货难求现象,一般统货售价在38元,净货售价在40元,后市行情变化继续受关注。
五、后市大涨有阻力,含量和质量成为价格核心
白头翁年用量500吨左右,传统主产区有东三省、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等地。从目前调研情况看,抛开含量不说,就是算上低含量白头翁货源,整体供不应求局面已经确定。
同时,对于白头翁,产地商家有两种心态值得关注:一是认为货量太小,伪品多,即使看涨也不愿经营甚至囤货;二是认为后期长线定是会涨价,只是涨势会较为平缓。因为,白头翁从20元到30元价位,差不多走了8年历程。
产地商家普遍认为,目前制约白头翁的因素有几点:
1.药典虽有规定含量,但在正品难寻的情况下,仍有以次替好的现象。伪品及次货,是制约行情上涨的重要因素。
2.白头翁用量不大,若仅有部分药企购买达标货,则好货库存消耗还需要时间,短期大涨难。
3.白头翁虽然资源保有量明显下降,但其产地分布广泛,副产区众多。整个国内的白头翁资源,还未到濒临绝产的地步。一旦行情过快上涨,必然刺激产地采挖积极性,短期内又会货源充盈,抑制行情。
所以,白头翁虽然货源青黄不接,会继续上行,但大涨有阻力。关键是看国家和企业对品质的把控力度,如果严格一些,则白头翁价涨就加快;如果稍有松懈,则升势就会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