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文刀的时间焦虑
《哪有没时间这回事》,是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硕士纪元结合实践尽心精心静心之下奉献出的优秀作品。
这本书我其实已经看过了,但是坏习惯那看不见的根错综复杂,一不小心我就跌坐在地上,还不想爬起来。
自己还是被时间压得总是出错,搞得心里愈发不舒坦——这种对时间的焦虑和对个人事务的低掌控感让我很难受。
之前,我也痛过,但是是阵痛,后边好了伤疤就忘了疼,错误接二连三地犯——不止是迟到这种事,还有允诺,还有个人计划等。虽然确确实实我在进步,但是同时我的拖延症也越来越明显了,大多数时候在做一些重要不紧急的事情——这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我没有把重要紧急事件处理好。这样就显得自己着了魔,总是在“不务正业”。
于是,很明显就出现了像直博考核初审那样的乌龙——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一方面的确是我对科研的兴趣不如对知识创的兴趣程度,我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知识创客的打磨上;另一方面就是我的事务协调能力还比较欠缺,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脑子还不是很清晰,拎不清轻重缓急——既然我放不下直博生这个身份,那么就要为这个身份负责,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了。
但是为什么“我知道这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哪怕是这一刻”?
邂逅阳明心学
因为自己这种“知道分子”的风格,使得自己不断在怀疑“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的真实性,我感觉自己被深深地忽悠了,就像是《卖拐》里范伟演的那个被忽悠瘸了的人。
但是我不甘心,为什么别人能做到时间管理游刃有余,事务安排井井有条,最后效能还出乎意料地高,为什么,为什么我就不行?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该怎么做?下一步我可以做点什么?
带着满腔困惑,我翻阅各种书籍,心理学、历史学、人物传记、方法论等,然后遇到了一个叫王阳明的被捧上天的大儒——中国的三个半“三立完人”,王阳明就是其中一个,另外一个是孔子,半个是曾国藩。
从对阳明心学不了解下的嗤之以鼻到逐步理解心学下的豁然开朗,让我慢慢地变成了一位心学爱好者,对心学认识愈加清晰,我就越能感受到知行合一的力量。
透析阳明心学
但是,心学清晰化之路也非一帆风顺。
我自诩为心学爱好者,但要不是听了熊逸老师的专栏讲解,我还真不是很了解王阳明的心学内涵。在得到专栏《熊逸书院》第42周第2天,熊逸老师阐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要领。
熊逸老师说,所谓心学,意思就是说,要找终极真理,不必到宇宙和万事万物当中去找,只需要在你心里去找;每个人的心里都深埋着一整套完整无缺的终极真理,每个人所应该做的就是回到内心,从心里把终极真理发掘出来,然后再拿这套真理去影响别人,影响社会,这就是阳明心学最核心的要领——“致良知”。
当然,很多人不知道阳明心学,但是一定知道“知行合一”——这是阳明心学里的最著名的一个命题。《熊逸书院》第42周第3天,熊逸老师指出“知行合一”这个著名心学命题的诞生背景,总结起来就一件事:阳明心学的起点,就是用真诚和较真的态度对待那些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圣贤书。
这样虽然看似简单,但是越简单事情却越少人能够做到。所以,“少即是多”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用真诚的态度对待公认的真理——这是王阳明做的很简单的一件事,偏偏这样一桩简单的事,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也就是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知行合一”的一个重要原因。
知行之间,有的是“态度”。
一件事自己没有做到,大部分人会归结于自己笨自己懒,好一点的会归结于自己掌握的知识不够,最好的是意识到可能是自己的认知出现了失调,即和现实不匹配的情况——但是认识到是自己认知的局限性造成了失败,这一点极为不容易,需要有较强的元认知能力才行。幸好,元认知能力是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来进行锻炼的,并非是先天的固定不变的,比如可以正念禅定,可以利用WOOP等思维模型工具。
认知有问题,那主要是什么问题呢?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心不正,即态度不端正。
谦逊使人进步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你懂了那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事实上,这句话是有问题的。
首先,道理之所以成为道理,是因为它确实在大部分时间里符合事实,不管我们懂不懂、用不用,它都在那里,不以你的意志力为转移。
其次,我们对“懂”的界定太模糊了,以为能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就算是懂了,真的吗?不应该是用起来解决生活问题才算是真的懂了吗?
所以,这句话的相对正确的版如下:
你知道那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虽然你知道了很多大道理,但是很可能你因为没有遇到类似的痛、没有对未来抱有强烈的期望,没有具体可操作的行动方案,所以做不到。
道理对你而言,不过是可有可无的谈资罢了。
如果我们真的懂得了一个道理,你会怎样呢?
我们就会一如王阳明一样,用真诚的态度去对待它,会践行它,会和它较真,哪怕是最后发现它是错的也无所谓,因为自己会发现正确的呀。
所以熊逸老师写道:
在王阳明那里,“说一套,做一套”并不意味着“知”和“行”的脱节,而意味着“不知”,或者不是“真知”。简单讲,真知必能行,没做到一定是因为没做到。
是谓——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又是谓——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即是知。
所以,别轻易说自己“懂了”、“明白了”,而是应该只描绘事实——“我听/看到了”等。这样才能有助于祛除自己的狂妄自大,有助于降低自己认知局限性的影响,有助于看清自我而后修正成长。
也只有放下了骄傲之心,满怀谦逊,才能“真诚”,才更有可能“看到”真知,才能有机会说知行合一。
于是,我承认自己的无知,接纳自己的各种局限性——我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同程度上无知着、被束缚着,我并不是一个人。
这让我看到自己更重要的事情不是去比较,在比下有余后心安理得,而是站在自我价值、生命意义的高度上去减少自己的无知和局限性,让包含自己的这个世界更加美好一点点。
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一点点,这才是我活在世上更重要的事情。
不再执著于自己能力的我又遇到了《精进》这本书——在熊猫书院十个月提升自己计划里,在《三言两鱼》小程序里。
精进里的“郑重”
在采铜的超级好书《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里第一章其实就提出了对待时间的应有的态度——“郑重”。
只有当我们拥有了这种态度,那些关于时间的“道理”、“真知”——诸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种树的最佳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才有可能变成我们自己的“道理”“真知”,而不是别人家的——这时候,我们才能说:“我懂得这个道理”。
那“郑重”指的是什么呢?
《汉典》这样解释:
Ⅰ [serious;solemn]:严肃认真;慎重,谨慎小心。
@文刀 这种解释偏向于态度。
Ⅱ [attentive]:审慎,殷勤
@文刀 这种解释偏向于行动。《词根词缀记忆字典》这样解释:
Ⅰ serious 严重的,严肃的,认真的 →来自拉丁语 serius,严重的,严肃的,认真的,来自 swer,重的。
Ⅱ solemn 仪式的,庄严的,郑重的,严肃的 →来自拉丁语 solemnis/sollemnis,仪式的,宗教节日的,,一年一度的;来自 sollennis,年度的, 固定的;来自 sollus,整个的,完整的,词源同 solid,-enn,年,词源同 annual,biennial。引申词义为庄严的,郑重的,严肃的等。
@文刀 这里提到了“仪式”和“一年一度的”、“固定的”。这意味着要有固定的规矩,还不能太随便,要构成稀缺性。
Ⅲ earnest 严肃的,热忱的 →来自er, 行动,开始。其本义为严肃,认真的开始,行动,原词义见in earnest. 后引申词义热忱的。
earn 挣得 →来自es-en, 劳动,收获,通常指农奴,佃农劳动所得,词源同esne, 奴仆。字母r,n音变。
@文刀 行动才最能代表“郑重”的态度,而绝非单纯地想一想或者说一说。
综合词典释义,“郑重”代表严肃认真,无论是想法还是行动*。
而《精进》里的“郑重”是民国时期的大学者梁漱溟先生对于“一个人应该怎样对待时间”这个问题的回答。采铜加以引用和阐发——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
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因恪守本心而知轻重缓急,因而尽全力无保留而使事竟成、光阴未曾虚度。
所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即是因自己“真知”后必然采取的态度和行动。所以梁漱溟先生“终日不敢懈怠”也是真知学问之道而后必然采取的态度和行动。最后,梁漱溟先生自学成才,24岁时只有中学学历的他便登上北大教坛,成为一代大家,这也是理所应当、自然而然的事情。
《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之所以战战兢兢且如履薄冰,是因为知道了表象背后的风险,因为真知所以才如此严肃认真,谨慎小心。
也有云:只有当一个人真正知道什么是恐惧(自然包括为什么而恐惧),TA才算成熟了,这时候男孩才能变成男人,女孩才能变成女人。这时候,就可以称自己为一个勇敢的人——因为勇气就是知道什么是恐惧,并直面它,将它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
既然真知必然会使人郑重,那么,如果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真知”或者是否具有获得“真知”的能力,那就可以看TA是否有“郑重”的态度。
所以——
- 对于我们的时间,今天我们“郑重”了吗?
- 对于我们的生活事务,今天我们“郑重”了吗?
- 对于我们的人生,今天我们“郑重”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