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读后感言

《信》读后感言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书作者是东野圭吾。

喜欢看他的书,每本都能引人思考。

这是一本看了序就想读下去的书,没有一贯推理的风格,倒有些解忧杂货铺的温情和引人思考。

全书通过哥哥的书信作为整个线索,串联起整个故事的脉络。

主要讲述哥哥为了给弟弟筹够大学学费,求钱心切,抢劫并杀死了一个有钱老太太。而弟弟不得不背负哥哥一手造成的精神债务,一生在求学,工作,恋爱,甚至结婚生子所受到的歧视的人生经历轮回。

回头一想,是啊,歧视是一直存在的,读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如果我是文中弟弟身边的人,我会不会有歧视他呢?除非您是百分百的圣人,那我们其实也在扮演歧视别人的角色,也许程度没有那么重,歧视这群社会弱势群体,比如嫌疑犯,乞讨者,乙肝患者,艾滋病患者。

当然,文中的歧视,也算是一种公平。哥哥的犯罪导致了他人不可逆转的死亡,而世人世事通过歧视这个无形的手段来让弟弟承担责任和赎罪。

从另一个角度看,为什么会有歧视产生?第一,普通老百姓普遍没有安全感,认为通过疏远杀人犯的亲属,至少是他们能够直接做到的一种途径,来保护自己和弱小的家庭。第二,因为文中老百姓大多数人并没有类似经历,无法感同身受,也无法做到百分百心里无负担接纳。

那弟弟能否找到一种自我适应的生存方式呢?弟弟从一开始的抱怨犯罪的哥哥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到后来接受并选择切断与哥哥的通信甚至兄弟关系,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隐姓埋名,为了只是能够给下一代一个正常的生活。

不知道怎的,读完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你会以为人在世,只要诚实的生活,总会平安顺利度过一生。但你无法预知何时何地,会有怎样的悲剧等着你。

当然,积极看待尤为重要。因生活远比书中故事丰富,困难远比书中无法预期。

我读到了作为一个社会人,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活,而要考虑自己的多个角色而活。不仅是作为儿子女儿,更要作为兄弟姐妹,甚至作为父母。因为你承载着的不一定是亲人的幸福,但若是你的错误一定会带给亲人的不幸福的生活。

我读到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生命只有一次,任何人都没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权利。生而为人,这更是一种恩赐。比低等动物多赋予了能思考的大脑,也就赋予在做冲动决定的时候可以三思前行。

我读到既然歧视存在,作为被歧视个体能做的,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走下去。看不到阳光,就努力找到太阳照射的地方。抱怨他人不理解你,这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因为他人并没有感同身受,不能强求。

我读到作为普通人,对不同于自己的人多一分尊重和理解。因为你有些时候也需要被别人理解。另外,生活很多别人弯路没走过不必都需一一去走,因为这些弯路不一定带你走向彼岸。

读完它,会让你看到事情的真实和残酷,也会带来正面积极的思考。我想,这也不枉作者中立的写作方式,留给读者想象和思索的空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信》读后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