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寂寞谁能体会――只有敬亭山

(唐诗中的江湖之一)

余光中说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我不认同,盛唐这么多诗人呢!事实证明,不认同不行。在“无唐诗,不江湖”中,让大家投票,想先看谁的诗。李白一直遥遥领先,得票一直占大约一半。

投票结束,105票里李白有49票。这不是“半个盛唐”嘛!

其实,李白好讲,他的诗和人一样,太有侠气和江湖气息了。随便抽出一句看,都是一个江湖。

就算啥都不说,聊聊“侠客行”总可以吧。不但金老爷子直接用这个做书名,而且看看诗里写的,不就是活脱脱一幅江湖水墨画么: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都不用讲,看过武侠的人都明白。什么独孤求败、中原一点红,全都中。讲完,Over!

NONONO,这么说就没啥意思了。不说讲唐诗的专家车载斗量,就说武侠圈里最拉风的六神磊磊,也有个号在教小孩们读唐诗,咱肯定讲不过。

所以,不讲这一首、这一句,也不讲侠气四溢、十里外可闻的那些。单挑一句短的、平淡的说: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有两个说法:天宝十二年(753年)/上元二年(761年)。

两者都有道理,但后者可能性更大些。天宝十二年,李白已不当翰林好多年,仕途走不了,但诗名鼎盛,还不算太寂寞。上元二年,李白步入暮年,对孤独寂寞的理解更深了一层。看诗的意境,已是孤独到了极致: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到底多孤独,可以跟“月下独酌”对比一下。“月下独酌”共四首,看最有名的第一首前四句就行了: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首诗作于天宝三年(744年),李白官场失意,心情自然是不好的,孤独寂寞是免不了的。即使如此,他诗中还有花、有酒、有月、有影。

就算身边没有亲人、朋友、同僚,没有知音,也没关系,明月算一个,影子还能算一个,加上自己,还能凑三个。虽然三缺一,也好过一缺三。

而到写敬亭山时,没有花酒明月了,只有鸟和云。可惜啊,鸟飞走了,云飘走了,只有敬亭山还在。因为山不能动,如果能动,是不是一样会离开?

“相看两不厌”,不是主动选择,而是被动的无奈。就算山讨厌我,也无法离开;就算我讨厌山,也没有别人、别的东西愿意与我对视。因为,“只有敬亭山”,只有啊!太凄凉了!

所以,太白写“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只有站在那样的高度,才能体会到那样的寂寞。一般人体会不到,因为一般人无法站在那样的高度。

令狐冲被困梅庄地牢几个月,学会了吸星大法。他逃出梅庄,对着一株绿柳出剑,一剑刺落五片柳叶。长剑二次出鞘,在空中转了个弧形,五片柳叶都收到了剑刃之上。

他左手从剑刃上取过一片柳叶,说不出的又是欢喜,又是奇怪......自觉一生武功从未如此刻之高,却从未如此刻这般寂寞凄凉。

令狐冲初为高手,还不太明白,你既已成为绝顶高手,不再与众人为伍,怎能不寂寞凄凉?这种寂寞凄凉,早在他学会独孤九剑时,便已渐渐萌生,只是他觉得是师父及同门疑他偷了“辟邪剑谱”,才疏远他、不解他、不再亲近他。

即使没有这层误会,他也回不到过去了。他宁可像从前一样,内力剑法,一无足取,却在华山门中逍遥快乐,再也不可能了。

因为江湖高手,大抵孤独寂寞。

独孤九剑的创始人独孤求败杀尽寇仇、败尽英雄,没人猜疑他偷学了武功,但最后只能与雕为伍,甚至欲求一败而不可得,更别说朋友了。

九难、陈近南、袁士霄、张三丰、东方不败、黄裳、王重阳,甚至疯疯癫癫的欧阳锋,这些高手,哪一个不是如此?

古龙也寂寞,他写寂寞的浪子们;温瑞安也寂寞,他笔下一本书的名字干脆就叫《寂寞高手》。梁羽生不寂寞,他笔下的主角和配角也不寂寞,一定要一男配一女,一生一世一双人。

看来看去,还是寂寞的高手印象更深。因为,高处不胜寒,不得不寂寞。

华仔唱道:人多时候最沉默,笑容也寂寞。说的岂止是爱情!

不孤独寂寞,也就没有了谪仙李白!

但我们只是凡人,不是仙人。希望投李白票的筒子们,不要孤独寂寞,宁可不做高手也罢。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的寂寞谁能体会――只有敬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