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会怀孕,这一形容对于吾等热爱音乐的普罗大众而言的
好贴切,天晓得耳朵从不孕不育到怀孕要经历多漫长被音乐“强奸”的时间!
只要身边人唱些,永远是十几年如一日的,那些情歌调调,内心总是有些点小崩溃的。
不知为何慢慢的听音乐,在听觉上变成了一种负担,变成了不孕不育。
1
被固化的感知
不去感受爵士的布鲁斯爱好者不是好摇滚迷!
音乐世界里无穷无尽,人们总爱以风格给自己的品味归类,去定性音乐。风格就像是音乐的一套衣服,相互交融又相互独立,风格一词完全无法给那个音乐本身画个圈圈
如果遇到有人一脸神气的跟你讲朋克或是金属或是什么的才是最牛逼的,才是毕生所爱。一堆一般人都不知道的那个那个咖,好像他是代言人,你们都不懂类似的话。你不用感到不好意思,只能说这人欣赏水平也就那样了。
这就好像去问一个专业的音乐人,你最喜欢那种音乐风格?
这种问题在一般人听来很理所当然,而在专业耳朵听来却是有口难言的。
什么叫我喜欢那种音乐风格?我该怎么跟你说?
擅长民谣的也许一直痴迷爵士,欣赏古典的也不一定就排斥依依哇哇的流行歌曲,热爱摇滚的或许追求的是布鲁斯,玩实验音乐的来源可能是莫扎特加大自然加艾灵顿公爵加风雨雷鸣加锅碗瓢盆加...
这些专业的音乐人回答基本上都会支支吾吾,一看就是脑子在搜刮着答案,要么就是巴拉巴拉不知所云,答非所问。我曾经就这么问过刘元,为这事还纳闷了好久,怎么会问这种天真的问题。
因为越是资深的“变态狂”们越是吸收大量除自己擅长领域之外的音乐,他们的耳朵就像是“淫夫荡妇”,只要是新的音乐都能像打了鸡血般兴奋。
以爵士大师迈尔斯.戴维斯为例
“过去的曲子就像死去的孩子”
他一直在尝试各种各样的音乐风格,创造了酷爵士,融合爵士等等。讲真,你很难会错认自己欣赏了很久的音乐人风格。
可听迈尔斯就不一样,经常会“咦,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还是听不出来,都这么久了”。
2
耳朵要放荡!
总有一些痴情人爱说什么什么乐已死,扯上时代问题,一种悲壮挽歌油然而生,完了还要一副双眼迷离面带忧伤的表情看着我轻声长叹一口气说:
“现在听着也没什么意思了”
为了配合我也“唉...”其实心想的是
“我呸,要不要脸?”。
虽然职业的音乐人最终会走向自己的技能归属,但不妨碍他们对其他的音乐的欣赏热爱甚至是追求,相对于这些“变态狂”们,对热爱音乐的吾等听众也是一样的。
通过大量的聆听,逐渐会发现很多共通的东西,喜欢摇滚的去聆听布鲁斯回来再听摇滚,耳朵会对摇滚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乐趣。
并不是穿着摇滚范的T桖,翘着食指中指,嘴里:Patti Smith,Elvis Presley,Matallica,Jimi Hendrix ,Bon Jovi 崔健的就你最热爱跟理解Rock And Roll了。
跟刘元先生的一次交流中,他多次强调“音乐是抽象的东西”
耳朵只能去感知,打开自我的局限,向未知前进,要用说能说得清。您是伟人,您要允许,我买个香炉摆上您的相片天天三根烧香供着您。
3
怀孕是感知空间被扩大的过程
音乐是抽象的,在听觉上需要被幻想被延伸被重建被感受。仅仅聆听单一风格,无疑是像是二维平面,没有空间可言,谈何怀孕!
仅通俗音乐,爵士除外,一直听固定的几个音乐人或是乐队,久而久之,当然会没劲。避免耳朵不孕不育最好的方法就是享受大量其他除自己熟悉之外的音乐的强奸,这会带来更多听觉上细节的乐趣!
以摇滚为例,可以同时听到很多种乐器的节奏,除了主旋律的吉他,架子鼓之类的,你还可以听到贝斯,听到非洲鼓,或是很灵敏的听到只有几个拍子的其他低频率乐器,甚至是所有的乐器都可以同时呈现在脑海中。
聆听每个音符的跳动在脑海中,彻底的欣赏一首成熟的作品,这样曲子可以在脑海中不停的播放,被自我意识更改,被臆想成自己乐于感知的节奏。
怀胎九月,听觉上的音乐感知空间也会越来越大,不再是简单的那几个主和弦之类的。所享受所能容纳的音符也会越丰富,这样的聆听慢慢就会让耳朵受孕。
4
少些批判多去放浪
一些某种风格的乐迷总有满箩筐的批判精神,好好看个音乐类节目,都爱带着不屑态度批判来批判去
“好吵啊,辣鸡”
“什么乱七八糟的,只会鬼哄鬼叫,没有什么价值可言”
“唱不了这么代表性的就别唱了,简直侮辱了谁谁谁”
“伪民谣,伪摇滚,伪什么什么的”。
紧接着又习惯性的插入一些代表人物怎么样怎么样,
怎么反抗啊精神啊时代啊这些之类的。
带着听挽歌的心态来否认新的表达
只会让耳朵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越来越少,变成“早泄”!
一中央音乐学院拉大提琴的老友被拉到KTV,唱梁静茹的可惜不是你的那个骚劲啊,让人本来想借机黑她的机会都没有了。
耳朵多去放浪,放下狭隘的认知,并不是小众音乐或是古典之类的就是装X,大众的就是肤浅,你理解不了的就不要牵扯民粹的东西进来。
像爵士或是古典这类欣赏门槛比较高的,例如你谈到一些其实算是大众的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组合里有首曲子节奏的感觉怎么不错或是跟着节奏难免有些肢体动作。总会遭受朋友一丝嫌弃的眼光,被说一句
“行啦,别装腔作势啦”
“唉...”
相信很多热爱音乐的人都会有过想要把自己听到的很不错的音乐推荐给朋友被打击的心灰意冷的时候。被回复一句类似“什么鬼,鬼才听呢”还要背负装X的罪名,听觉上的享受是需要不断去提升的。
一首有意思的歌曲可以让人耳朵有意思一整天!
5
耳朵怀孕是什么感觉
相信耳朵怀孕的热爱音乐的人会一些感受是。
不用戴耳机,在脑海里有一个不知名的乐队在演奏,有些歌会非常真实的在播放,各种乐器的旋律非常的精确。
当然这是音乐记忆在发挥作用,怀孕的体现是一个人在没有任何音乐的街上。可以跟着耳朵里出现的节奏摇头晃脑,偶而飘来一些怪异的路人眼光。
对待陌生的音乐风格,耳朵会像长着八个爪一样去快速的猎取分解,可以很快的感受到陌生音乐带来的新鲜感。走在喧闹的街上也可以猎取到被喧闹声掩盖的音乐,随着音乐抒发疲倦的脑袋。
一般曲子,出现前奏就能够先行一步感知到下面大概会是怎么样,没办法,套路太多了,听觉已经形成记忆在脑海中,一遇到符合套路的歌曲就会被激发。
从一些简单主调曲子中会情不自禁的加入其他和声的呈现,甚至自然而然地会去尝试构成复调形成对比。在听觉上多少可以跟曲子发生点和声关系以及听觉的自我幻想中进行二次重建带来有意思的一点小情趣。
耳朵怀孕是对音乐的感知空间的逐渐扩建,面对复杂的音乐间的跳跃中体会自由的美妙,耳朵怀孕也是一种油然心生的从听觉中感到心中郁闷被打开释放的感觉。
起码是在面对那些“变态”们的演奏中,不会感到昏昏欲睡,玩手机,坐立不安,而是融入其中的。作为一名热爱音乐的普罗大众,可以自信的在内心里跟“变态”们说,我是一名合格的听众,足以。
PS:多年耳朵不孕不育的来找我,就不信治不好你,有兴趣请关注,每日晚九点一更,有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