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课002--哪怕你兢兢业业的干活,大部分工作也被浪费了

来自《敏捷项目管理:事半功倍的艺术》,作者:Jeff Sutherland,J.J.Sutherland,此书作者是父子俩,是敏捷项目管理方法的两个创始人之一。

观点:

第一、不要搞多任务,同时干几件事儿,要每次只干一件事。(……大脑的短期工作记忆。)

对软件公司研究表明,如果同时做两个项目,每个项目就只能得到40%的时间,剩下20%浪费在项目切换上了。如果同时做五个项目,每个项目将只能得到5%的有效工作时间,你得花75%的时间用于项目切换。

第二、做什么事都要追求做完,完成一半没价值。

制造了一半的汽车,和造好了但是没有卖出去的汽车,都没有价值。

第三、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在高端轿车生产领域,日本公司和欧洲公司的区别是,日本公司造一辆汽车只需要16.8个小时,平均,一百辆汽车只有34个毛病。欧洲包括宝马公司,他们造一辆车平均需要57个小时,而每一百辆车有78.7个毛病。原因是,日本汽车厂生产流水线上的任何工人,都有权叫停整个流水线,让所有人等着他把问题解决了,当场知道有这么个毛病,当场改进,当场给所有人教训,这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

老师的评论:

我读书读到这里,马上有一个疑问,欧洲人为什么不赶紧学日本人的做法,这很可能是不好转型的问题,我在别的书曾经看到,早在1970年代,汽车生产线停一分钟都有超过五千美元的损失。如果你一开始就允许工人随意拉停生产线,他们慢慢磨合之下拉停的次数就会越来越少,你就能承受得起。如果宝马公司现在说从明天开始,咱们也学日本人随意拉停,有问题现场解决,估计改革初期生产效率会大大降低,这还不算人员和部门调整的成本,所以什么局面往往都是历史路径依赖的。

这三个道理都非常简单,一说人人都明白,可是一到企业,一到很多人一起工作的情况,就很难做到了。一群人做事和一个人做事是完全不同的情况,一群人在理想的情况下会产生1+1>2的化学反应,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表现都比一个人愚蠢的多。

怎么能让一群人能够相互配合,把一件事给做好,这里面的学问非常大,以后我们还要继续说。

由此得到:

每次只做一件事,追求把事做完,最好第一次就做对。对个人来说这三个道理非常简单,但是让一个团队做到这三点却很不容易。

我说一句:

先从个人层面提升自己,养成好习惯,把这三个道理当成每日管理自己的首要指导原则,有时候个人的进步也能带动影响团队的进步,专一,完成,做对。日复一日想不进步都难。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课002--哪怕你兢兢业业的干活,大部分工作也被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