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一世界:有一本书叫《岛上书店》

一书一世界:有一本书叫《岛上书店》_第1张图片

据说,这是一本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现象级的小说。现象级,查了一下,百度百科是这样说的:“现象”这个词在其源语里有“天才”这样的引申意,这个词在意大利语中引申为能力超凡的人,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口碑相传,说得夸张一些就是万人空巷。根据网站随后给出的举例,像罗纳尔多这样一直保持现象级的球员最后就成为了传奇,可以知道,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和删汰而长久维持的瞬时“现象级”,很难说是一个纯粹褒义的评价。

但无论如何,根据这样一种说法,这部小说一度(或许目前仍是热点,至于会不会成为传奇,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成为了全球热点是毋庸置疑的。小说的中文译名叫《岛上书店》,但英文原名却是 THE STORIED LIFE OF A.J.FIKRY,即AJ费克里的传奇人生(也有翻译叫书店人生)。

故事讲一个热爱文学的男人费克里,原本在某著名大学攻读英美文学的博士,后因要和女友妮可实现一个共同的阅读/人生梦想,回到妮可的家乡,一个需要轮渡才能到达的小岛艾丽丝岛上,开了那里有史以来唯一的书店。某一天,前妻妮可因车祸离世,费克里开始了以酒精和冷冻食品为依靠的“堕落”生活,其间唯一能给他安慰的,只有从不停止的阅读。

一个清晨,宿醉醒来的费克里发现,自己视若珍藏的限量版爱伦坡诗集神秘失踪了……不久之后,一个仍然是哈佛大学学生的单身母亲把两岁的孩子玛雅悄悄留在书店,随后在岛上跳海自杀……原本独来独往,对人生意义无所眷恋的费克里和爱读书的小女孩玛雅,从此以后命运相连。

故事一直延续到玛雅十八岁上了大学,期间费克里重启心门,和奈特莉出版社的大龄(出场时大约三十岁)图书女编辑阿米莉亚坠入爱河,过上了有妻有女的幸福生活。在玛雅快要升入大学的时候,费克里患上一种导致失语的癌症,化疗费用巨大,他不愿以妻女未来窘迫的境况为代价去换取短暂的时光,因此准备拒绝治疗。就在此时,费克里的警察朋友因为与妮可的姐姐伊斯梅约会,在她家里发现了十几年前突然消失的爱伦坡诗集,玛雅的生世之谜也随之解开。

故事的最后,费克里辞世,阿米莉亚和玛雅把小岛书店转卖给了伊斯梅和她现在的丈夫,费克里的朋友,那个从调查妮可车祸开始,不断和费克里有所往来、不断出入小岛书店,最终从一个不爱读书的人变成了书迷,成为了小岛书店的新主人。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位警察在回顾自己从不爱阅读到爱上阅读的过程时,小说通过伊斯梅之口说到,“如果你跟一个小孩说他不喜欢读书,他就会相信你的话”。多么有深意的一句话。

不过,尽管我对故事情节的复述里包括了一些悬疑的成分——确实存在这些内容——但是整部小说的写作风格其实是平缓的,书如其名,就是一年又一年地讲述了费克里的一生。同许多优秀的作品一样,这本书里的名句也随处可见。试举几例:

我们在二十岁有共鸣的东西到了四十岁的时候不一定能产生共鸣,反之亦然,书本如此,生活亦如此。

生活中每一桩糟糕事,几乎都是时机不当的结果,每件好事,都是时机恰到好处的结果。

一旦一个人在乎一件事,就发现自己不得不开始在乎一切事。

一个地方如果没有一家书店,就算不上个地方了。

因为从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爱,我们独来独往,然而就是因为独来独往,才让我们以为自己不值得被爱。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你会驱车上路。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你会遇到他(她)。你会被爱,因为你今生第一次真正不再孤单。你会选择不再孤单下去。

这本书的主打宣传语叫做,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我想,这就是读书的意义。如果和看电视做个比较的话,读书给人留下的想象和重构空间无疑更加丰富。

影像的东西是把一切——包括前景里的人物言行和背景里的场景设置——都设计好了,细致地罗列给观众看,你不需要劳动大脑,不需要费力思考,只需要花费时间“输入”就好。

而文字不同,文字是含蓄的、暧昧的,可以有多种理解的,就好像不同的人来看这本小说,一定也会发现与上面举例不甚相同的“名句”一样,经历有别,能够打动你的东西自然就不相仿。

所以,读这本小说,我们会透过文字构造和想象自己心目中的“岛上书店”,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了解一个新的世界。(因为人生有限,每个人能够体验到的生活范围必然有限)

最后,附上原版书中的一句原文,You know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a person from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What is your favorite book?” (想要了解一个人,你只需要问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本书?”)

不过有点郁闷的是,我竟不能脱口而出回答这个问题……那么你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书一世界:有一本书叫《岛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