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不同群体对话旧区改造——以广州恩宁路为例

*本文共计3700余字,建议阅读10分钟,了解在旧城改造中,怎样去把握原住民-改造者-运营者之间的平衡。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客观存在的旧城区都在静静地等待着来自市民、改造者、投资者、外来者对他不同的审视。

恩宁路可以说是广州近年的旧区改造中最著名的一个。

聚焦|不同群体对话旧区改造——以广州恩宁路为例_第1张图片

缘起

恩宁路位于中国广州市荔湾区,是一条有浓厚西关特色的道路。

东起宝华路,西北至多宝路与龙津西路相接。

它诞生于1931年,路面可以并排行八顶大轿,被誉为“广州最美老街”。

恩宁路是西关骑楼建筑的精髓。恩宁路、龙津西路与第十甫、上下九步行街骑楼连接,成为全市最完整和最长的骑楼街,分布了十几处文物古迹。

2007年底,恩宁路被广州市政府纳入旧城改造计划。

然而,经过了近十年的改造规划设计,具体的改造却迟迟没能落地。

聚焦|不同群体对话旧区改造——以广州恩宁路为例_第2张图片

矛盾

各方对恩宁路不同的理解,使得对它的改造越发难行。

恩宁路改造之所以不成功,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政府、发展商、市民各方的角度不同,站在了不同的利益上看待问题。

政府希望通过旧城改造,使广州更好地发展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剔除所谓的“破败”的因素。直接拆迁能整顿市容市貌,也能提供更多的空间进行再利用,例如重建住宅区、发展商业。

而站在市民的立场上,对待恩宁路更多的是对老广州传统文化保留的情怀。是对西关文化代表的惋惜。诚然,传统街区生活可以说是文化的活化石,是广州区别于其他城市风貌的重要载体,把老区拆了就无法复原了。

各方的意见真的无法融合吗?

其实无论是从政府的角度还是从居民的角度看恩宁路改造比较片面。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不重视文化保护,广州多一条雷同的商业街也不一定能发挥很好的经济效益。同样,只一味的保留原貌还不去思考如何盘活,最终也可能只剩下一条冷冷清清的街道,无法使恩宁路代表的西关文化传播出去。

思考一个共赢的方式,才是有效的旧区改造方案。

聚焦|不同群体对话旧区改造——以广州恩宁路为例_第3张图片

在这样的背景下,恩宁路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再生中美联合工作坊则是一个有趣的存在,他提供了一个来自各方抒发意见的平台。中方学生对这片土地最为了解,但同时又会束缚于对这片街区的固有形象的理解。美方学生可以以一个外来者的角色,为城市的微手术提供大胆的设想。

聚焦|不同群体对话旧区改造——以广州恩宁路为例_第4张图片

对话

市民说原住民才是旧城区的根。”

恩宁路自07年纳入旧城改造以来,其拆迁的问题就一直没停止过争论。虽然最终,恩宁路的骑楼街得以保存下来,但由于拆迁等等的原因,原住民很多都搬离了这里,只剩下伶仃的几家铜器店和五金店。

聚焦|不同群体对话旧区改造——以广州恩宁路为例_第5张图片
聚焦|不同群体对话旧区改造——以广州恩宁路为例_第6张图片

每每经过这里,那冷冷清清的街道与“广州最美老街”这称号总是不太吻合。

聚焦|不同群体对话旧区改造——以广州恩宁路为例_第7张图片

旧区“保育”,保是保了旧区的皮,是相对容易达到的目标;“育”却是旧区的根。

旧区改造不仅是对旧楼的翻新,改造,更需要恢复的是街区生活原貌,让土生土长的西关人安住于西关。

“如果西关街坊都搬到很远的地方,谁来讲述西关历史?重塑西关历史文化又从何而谈?让本土居住的人留在本地才是最重要的,根的传承还得依靠原住民”。

改造者说“保持其原真性的前提下创新是旧城改造的根基。”

公共景观的好坏对一座城市的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好的景观环境不仅可以吸引人流,还会让本地区的居民更加乐于留下工作生活,旧城区的活力从而得以恢复。

城市更新中,改造者常常以怀旧为吸引点、文化遗产为道具,旧区成为卖弄怀旧情怀的商品,即商品化景观,仅供游客驻足拍照而已。历史给抽空后,古迹不再是“真实历史”的载体,再没有实质的历史意义可言。

聚焦|不同群体对话旧区改造——以广州恩宁路为例_第8张图片

诚然,旧区改造不一定是全然复旧,一定的新材料新构造的引入可以减弱旧区浓厚的历史感,对年轻一代市民的吸引力更强。但新材料新构造的引入如何能保证旧城原貌的原真性完整性,是旧城改造带给改造者们一个首要的问题。

如今城市更新成为热点,然而越来越多的旧区更新成为商业行为后,青砖、灰麻的运用,嫁接铝板钢材的所谓创新,每个街区变得千人一面。

聚焦|不同群体对话旧区改造——以广州恩宁路为例_第9张图片

作为成功的旧区改造的代表,上海新天地,吸引人的是它那上海老式石库门弄堂的海派文化风韵。

聚焦|不同群体对话旧区改造——以广州恩宁路为例_第10张图片
△上海新天地

而广州文化代表的恩宁路是否可以更多地挖掘其趟栊门,花窗等等的南粤元素?而不仅仅是复制下一个“佛山岭南新天地”?

聚焦|不同群体对话旧区改造——以广州恩宁路为例_第11张图片

除了修旧如旧,解决旧城区的环境问题,整合景观资源,进行景观设施营造,则是改造者对旧区改造的另一个使命。由于解决环境问题是旧城区改造的基础,景观设施的营造就被视作旧城区改造的关键。例如在选择地面铺装形式和材质时,选用植草路、面砖等透水结构铺装,一定程度上能解决积水和内涝问题。

运营者说只有通过有效的业态盘活,旧区才能持续地获得生命力。

纵观国内成功的旧区改造项目,可以发现,修复旧区的独一无二的文化风情是盘活它的基本要求,而能吸引人流不断地来到这个地方,必然是这个地方有他们需要的场所,可能是饮食、可能是文化元素,甚至是工作的需要。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引入合适有效的业态产业,才是旧城改造后能自身达到一个良好的自循环的有效机制。

现在比较流行的旧区业态多为餐饮和文创产业,在已建成的永庆坊,我们基本也看到已开业的多为这两个类别。然而,商家的终极目标始终为盈利,对盈利追求的保险看法,使得旧区改造的业态引入逐渐变得千篇一律。

以“食在广州”为傲的西关做餐饮,却变味为轻餐饮西餐厅;广州的小吃点心却一律变为咖啡厅;

聚焦|不同群体对话旧区改造——以广州恩宁路为例_第12张图片

连所谓的文创产业也不过是在每个城市都可能看到的手工作坊。

聚焦|不同群体对话旧区改造——以广州恩宁路为例_第13张图片

这些毫无西关特色的业态的引入如何能保存一定的人流?

恩宁路处于广州荔湾区,虽然曾经是广州的心脏,但是对于广州东进的发展趋势来说,它已经逐渐被边缘化,同时,作为老城区,原有的街道规划也不可能满足巨大的人流交通压力。周边也没有大型的停车场地满足突发的同一时间的停车压力。因此它不应该也不可能建成像下一个珠江新城CBD商务区。

要想一座城市的竞争力得到提升,不仅仅是看GDP,还应包含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居民生活质量、幸福感等一系列因素。而恩宁路则可以承担这一方面的作用。

传统街道,几乎都有自己固有适量的“专业”, “专业街”往往就是“特产街”、特色街、品牌街,具有相应的生命适应力。从不同角度来透视需要重点保护的恩宁路骑楼街,可采取上述理念,用类似手法,构建特色文化产业整合成完美的形象。

那么,什么样的专业街才是合适的?笔者认为可以有几种方式。

● 粤剧博物馆为中心的名人名伶故居艺术史展一条街

广州粤剧界的泰斗大多曾住在西关。历代行会组织:琼花会馆、吉庆公所、八和会馆都在恩宁路一带。李小龙父亲李海泉也是粤剧名伶。

名伶故居大都很有特色,家具、剧照、练功道具、戏服、楹联、匾额,蕴涵着丰富的粤剧史料,洋溢着浓郁粤剧艺术风采。如銮舆堂是著名武生靓少佳故居,其房屋为满足戏剧武工练习的要求,净空增高而堂深。如红线女、邵昆仑、瞻宫女、芳艳芬故居的一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小型住宅群,质量好且具有很高的观赏性。门前门后河涌柳、露台天井小花园、小街小巷的石板路、大榕树下的公共石桌石凳……足以让游人陶醉不已。

聚焦|不同群体对话旧区改造——以广州恩宁路为例_第14张图片

已建好的粤剧博物馆可以说是带动这一产业的发动机,而李小龙祖居的恢复重建可形成恩宁路的一个景观亮点,并借此带动周边众多的文化产业。

聚焦|不同群体对话旧区改造——以广州恩宁路为例_第15张图片

聚焦|不同群体对话旧区改造——以广州恩宁路为例_第16张图片

● 文化产业孵化工作坊

广州作为9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的潮流地,虽然近年逐渐式微,但广州依然可以成为音乐人才的孵化地。开辟露天剧场,提供街舞舞台,可以形成恩宁路上第一个、 第二个空间高潮。

聚焦|不同群体对话旧区改造——以广州恩宁路为例_第17张图片

利用历史建筑,兴办文娱产业———这里包含利用旧有建筑物设置群众性自游自乐会所,还可以设立教学基地或培训场馆,开办预定演出签约市场公司。

聚焦|不同群体对话旧区改造——以广州恩宁路为例_第18张图片

除了音乐产业,设计产业工作坊也可以成为恩宁路改造的一种方式。

聚焦|不同群体对话旧区改造——以广州恩宁路为例_第19张图片
△已建好的万创天地就是其中一个尝试。

永庆坊设计师宋刚介绍,该片区内的旧房是传统西关大屋,又叫“竹筒屋”,房子呈长条形状,因进深太大造成采光通风较弱。

聚焦|不同群体对话旧区改造——以广州恩宁路为例_第20张图片

为此,设计师将永庆一巷和永庆二巷背靠背相连的两个开间打通,并在整个区域的中心置入两个大天井,同时把这个天井空间设计为办公共享的“玻璃盒子”———全玻璃会议室与天台花园,诗意十足。同时,工作坊提供给设计创业者或者学生工作室,为艺术的创作提供可能性。

聚焦|不同群体对话旧区改造——以广州恩宁路为例_第21张图片

●  体验西关风情的民宿一条街

西关地方风情在广州是最浓郁、最纯朴的。将西关大屋开辟为特色民宿,实质上是一种民族文化转播、传承的过程。民宿最容易同民族民间时令节日、习俗风情结合起来开展活动,如设家宴、粤菜坊,吃团年饭、庆人日等; 让旅客亲近西关趟拢门、骑楼街、小洋楼、竹筒屋; 体验南粤人家的中秋节、乞巧节、冬至日、重阳节; 共娱鳌鱼舞、咸水歌、行花街……世界上每个旅客都会带走西关文化悠长而深刻的记忆。

聚焦|不同群体对话旧区改造——以广州恩宁路为例_第22张图片

同时,民宿的建设,还可以填补该区旅店不足的问题,又可以让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历史街区获得第二次生命,达到双赢的状态。

期许

任何一个建筑或街区,几十年、一百年以后,只有两个选择——或者被拆迁,或者被列为人类的文化遗产。历史上曾有过不少城市由于各种原因而衰退,甚至消失。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生命体,所以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不断调整结构与改进自身素质,才能保持旺盛持久的生命力。

旧区改造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是一项城市更新的计划,通过更新使衰退的区域机能重生、活力再现。我们不能抵触抗拒旧城的改造,相反,倾听各方对话达到一个共识后的改造后应更具竞争力,人们也可以在这里找到舒适的生活。

聚焦|不同群体对话旧区改造——以广州恩宁路为例_第23张图片

本期文章作者:

张施琪

风景园林高级工程师

华南理工大学风景园林硕士

现任棕榈教育咨询课程研发经理

获奖经历:

番禺可逸江畔景观设计获得 “广东省2015年度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

南沙滨海花园滨海半岛景观设计获得 “广东省2011年度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

龙门南昆山温泉旅游大观园获得 “广东省2009年度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

江南新苑景观设计获得“广州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

聚焦|不同群体对话旧区改造——以广州恩宁路为例_第24张图片

棕榈教育在线学习平台上线啦!

200+中级职称以上级别专业讲师,

800+全国优秀项目案例资源尽在这里!

点击进入平台(https://www.palm-edu.com/

抢先成为会员可以获取免费课程哦!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留意棕榈教育(id:palm-edu)。

添加小编小棕老师(id:pedu01),加入棕榈教育实战沟通群,与园林大咖一起探讨实战内容。

责任小编:温馨

图片来源于网络,有棕榈教育整理,转载请联系小编授权。

你可能感兴趣的:(聚焦|不同群体对话旧区改造——以广州恩宁路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