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创造灵感的十二种方式。

1、 “如果”大法。当你读到每一个故事、看每一条新闻都问“如果呢”,大脑就会想出了不起的点子。我在B站直播的时候跟大家玩过如果大法,5分钟就搜集到了20个不错的点子,比如有位童鞋通过一位路人见死不救的新闻发散出了这个点子:“如果每个人都会显示善良指数”。

是不是有点像《心理测量者》的犯罪指数?人们结交朋友选择合作伙伴会因此方便很多,肯定选择善良指数高的人。但其他童鞋又继续发散,善良指数可以造假或钻空子,比如我天天扶老太太过马路或上公交车抢座位然后给老人让座,哪怕她们并不需要……一个具有科幻感的黑色幽默故事就此诞生。

2.      随机大法。如果你是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或者厌倦了永远想不出好点子的自己,想要立刻开始,那就用随机大法听从命运的安排吧。方法是在一堆图片(明信片、塔罗牌、桌游卡牌等等)里随机抽出两张,然后用这两张图片里的元素组合成故事。

3.      在与写作邻近的艺术领域寻找灵感来源,比如音乐与绘画,不要局限于他人的解读,而是全凭自己的感受。我在直播里用了一种随机歌名写作法:打开音乐浏览器,随机播放歌曲,记下歌名,然后用这些歌名的寓意进行创作,效果真的不错。再举个知名的例子,Chevalier在欣赏维米尔画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时获得灵感,以维米尔创作此画为核心写了一本小说,后改编成电影,由斯嘉丽·约翰逊主演,不仅票房大卖,更让画作在现代人中间获得了更广泛的影响力。

4.      坐班。这个坐班的意思并不是一定要你去上班,而是逼自己像上班一样前往固定地方、固定时间进行写作,就算没有灵感、写不下去也要"坐班",形成自己的写作"作息",找到自己的写作癖好,甚至是适合自己的写作姿势和环境。很多知名作家和漫画家都喜欢去咖啡馆创作就是出于这个原因,典型的比如井上雄彦。

5.      将社会热点事件进行改编。比如最近很火的争议人物杨超越,就是很好的创作素材。首先厘定自己的立场,你是支持她还是反对她?第二步很关键,就是替你的对立面想出辩护理由:你觉得杨超越“德不配位”,可你要知道,农村出身的她并没有其他小偶像的优越条件。最后,主角最好是选一个关心正反两方面的理由、而不是持单极观点的人,比如杨超越的队友,一方面需要她为团体带来人气,另一方面又不满她的演出总是拖后腿……你看,一个完整的故事设定就此诞生,你一定像我一样现在满脑子的点子。

6. 重读自己的作品。如果是从零开始,就读自己以前的作品;如果是长篇连载,就从头开始读。《食梦者》里提到过这种方法,当漫画家主角才思枯竭时,编辑建议他重读一遍作品,在这过程中,主角发现了很多先前埋的伏笔或小设计,因连载时间过久而忘却,又或者当时没有想到的设定如今却可以制造惊喜……他也因这个方法而走出创作瓶颈期。

7. 职业型写作。世界上存在很多有趣的职业,光听名字就能产生许多灵感,比如“试睡师”——在各种酒店体验睡眠;我大学上社会学课时老师讲过湘西有一种赶尸人,在夜间驱赶尸体行走,有人可能已经看过了赶尸题材的漫画或影视。阿瑟·黑利是职业型写作的大师,他笔下的角色包括饭店经理、机场空管和新闻编辑,是小说爱好者绝不能错过的大师。

8.      研究型写作。“你的问题是想得太多而读书太少”,杨绛的这句话适合许多作者,你冥思苦想得不到的点子,也许只是肚子里没货的表象。选一个你感兴趣的领域,去读书——注意,是非文学类书籍——去查找网络上一切相关的资料。年初平昌冬奥会上,中国选手武大靖夺得男子500米短道速滑金牌,我在兴奋之余,也对这项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北京将在4年后承办冬奥会,我认为冰上运动会受到国人更多的关注,于是开始阅读相关的资料,灵感越积越多,现在我的滑冰题材漫画即将于7月上线。

9.      抄写大师的作品。找一段你喜欢的作家写的段落或漫画的台词,抄写一遍。不要图省事只是重新阅读一遍,而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写(打)出来,你会注意到更多东西,文字将带给你的大脑更多灵感,你甚至能感受到作者所写的每一个标点符号的用意,誊抄是创作者的朝圣旅行。

10.  建立自己的灵感库。最后的这个方法最有效,但却是最难操作的,它需要你成为时间的朋友。你要随时记录下对自己有所触动的念头,因为好的灵感通常不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而是会在你工作时、娱乐时、吃饭时、约会时,或者读书时随机地闪现。哪怕是凌晨两点从你的睡梦中冒出来的好点子,你也应该立刻记录下来,你以为睡醒以后你会记得,但你不会。人到了二十七八岁以后,往往会凭借经验进行创作,真正能捕捉到的灵感创意越来越少,这时翻看年少时写的东西,常会感到那时的自己真是个天才——不要为这种厚古薄今的想法感到羞愧,相反,有把灵感记录下来的习惯的你是幸运的;大部分人甚至都没有足够的材料去审视自己的过往,在不知不觉中就平庸了。

​​​

你可能感兴趣的:(【转载】创造灵感的十二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