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随想

冬至随想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朋友

懵懂的、遗忘的、坚持的,一切都写在岁月里!

朋友发微信问我冬至日是否要大展身手,尽显家庭煮妇本色,上演煮饺子、蒸炊圆的年度大戏。我略显羞赧,对于冬至这个节日,我实在是过得并不娴熟。

以前我们家过元宵、过端午、过中秋、过新年,好像并没有很重视冬至这个节日。上学了,老师讲节气的时候说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日子。在年少的岁月里,为了应付考试,这只是一个知识点。小的时候,日子是掰着手指头过的,从早上上学到中午吃饭都有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寒暑假完全是在时间的尽头才会出现。长大了一些,大概也无从分辨太阳投射在大地上的影子,出远门读书,恋爱、结婚、生孩子,生活被五光十色的事情填得满满的。等我领略冬至日的短暂的时候,我知道世界开始以相同的面貌呈现在我的面前。

每个工作日的下午五点,我会经过那座大桥。夏至车窗外的太阳还很刺眼,我拿着一张不知谁发的海报挡住阳光,怕自己因此黑了一圈。春分秋分的时候,一轮落日如歌如诉,染红了整片天空以及天空下浩浩汤汤的大河。到了冬至,桥上的车灯连接成一条长龙,桥下的流水没有一点颜色,淹没在深邃的黑色中。车窗外的世界时光流转,车窗中的我似乎是一成不变的家长里短,鸡毛蒜皮。明明是忙忙碌碌的生活,忧心忡忡、欢欢喜喜、悲悲切切总是轮流上演,仔细寻去,却没有一点点痕迹。冬至像一根标杆,提醒我日子短了又长了,就像走过一盏盏路灯照亮的路,看着自己的影子长长短短地变幻着,不知不觉就走了好远。

早晨上班的时候,草地上有一层薄霜,像是明月光。这几日都能看到微霜覆盖的样子,气温是一天天低了。婆婆打电话叫我们回家过冬至节,婆婆总说冬至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那地上的霜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婆婆年年都过冬至,我自然就被带进了节日氛围里。用本地话说,这是一个日节。刚开始我觉得好生奇怪,不应该是节日吗,怎么叫日节。后来有人告诉我日节和节日还是有点不一样的,比起各种新式的节日,日节是传统的,敬神祭祖的,更隆重一些。婆婆的冬至节过得颇为隆重,提前一天要做冬至圆,到了冬至还要做一桌好饭好菜敬神祭祖。婆婆的冬至圆很有特色,用鲜肉、虾米、蔬菜做馅,味道鲜美。用糯米粉和小麦粉掺在一起和成面,然后一个个捏成中空的圆,放好馅,若是肉馅,收口的时候就留着点口,若是菜馅,就把口收完。婆婆说这是因为肉馅,不易熟,留着口给蒸汽通过。我胃不好,耐受不住糯米,一般不敢多吃。婆婆知道后总是在冬至圆外另外再包一些饺子,让我不至于挨饿。

做炊圆,再加上丰盛的一大桌菜,不免要劳心劳力。婆婆在她自己的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总是记挂着有时候不在家的弟弟妹妹,炊圆每年都做得特别多。有好些年,一到冬至,婆婆就会咳嗽不止,想必是这些杂事太过劳累。刚开始几年,我总是劝她,不要这么兴师动众,原本就是一年中寒冷的时候,如此这番折腾,她又不属于身体强健的,自然容易感染风寒。可惜我的话大多被当成不懂事的孩子话,婆婆的心中这是一件神圣的大事,岂可等闲待之。说了几次后,我也放弃了。到了冬至节,能早点回家帮上忙就帮一些。

要去婆婆家过冬至节,我把最厚的羽绒服翻了出来,免得婆婆又念叨我穿得少。前些年,买衣服颇有兴致,就算不买,也隔三差五地到相熟的服装店走走。现在好像兴致渐少,通常是有什么穿什么。这是一件湖蓝色的羽绒服,我想着是去年还是前年买的,一时间竟推测不出来。忽然想起第一次穿的时候,有人说:“这是今年的新款哦!你穿的真合身。”她的声音清脆悦耳,说话的时候总是带着笑意,眉眼弯弯的。那时候,我们还是同事,现在她另谋高就,本来就没有深交,天长水阔的自然也就没有鱼雁往来。我想她肯定忘了曾经说过这句话,若不是重新翻出这件羽绒服,我也不会想起那弯弯的笑着的眉眼。时空真是一个顽皮的小孩,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开个小差,原本熟悉的人就不见了。大概是年岁渐长,怀旧的心一日日就显现出来。

冬至阳生,先生是极喜欢冬至的,白昼渐长,他总是有一种万物生长的新生的喜悦。我本来无所谓冬至的,也会慢慢娴熟地过节了。懵懂的、遗忘的、坚持的,一切都写在岁月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冬至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