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传习录》(7.4)

读《传习录》(7.4)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爱曰:伊川云:传是案,经是断。如书弑某君,伐某国。若不明其事,亦恐难断。先生曰:伊川此言,恐亦是相延世儒之说。未得圣人做经之意。如书弑君,即弑君便是罪。何必问弑君之详。征伐自天子出,书伐国,伐国便是罪……

    现实生活中,当事情做得不尽人意时,我们总是在为我们自己的所做作为找到各种的理由去证明我们所作所为的合情合理,那些说辞更多的是在为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的不充分的准备做辩驳而已。但是,一次一次不面对真实必将让我们越来越虚伪,一个虚伪的自我生活在真实的现实,那便是“神”一般的存在。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本是一件事。若是没有蓄意的伪装,我们所有做的已成的事实反应出来的便是我们的内心所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会发现我们很多的辩驳都是无谓的,少了一些无谓的辩驳,生活应该会多几分宁静。既然事实反应我们的内心,那么我们有什么必要对我们所作所为做解释呢?我们实际到达的终点与我们既定到达的终点有差距。我们看看对这个距离的认识差异会带来什么?

      若是我们将归因于外在客观事物,我们产生的就是辩驳,这个归因不过是想逃避责任而已。为什么这样说?我们在考虑一个问题的时候,第一件事情便是对可行性进行充分的探讨,这个探讨的过程是所有最关键的,它决定了我们是否去做一件事情。这个过程就应该所相对应事物的所有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考虑越全面一件事情的未来走向的判断应该是更加清楚。人不是万能的,但是世界给我提供了万能的互联网,在进行事物分析判断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未知的事情,有人在盲点选择了逃避,有人在这个盲点选择了面对。面对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做出很多的努力去突破这些盲点,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比较艰难的。但对每一个盲点的突破就意味着我们对一件事情的判断的精准度多了一分。每一个对盲点的回避就是给未来增加多一点不确定性。所以既定距离与结果的差距就是我们主管对客观事实认识不够的距离。如果我们将归为自己,这样才可能有反思的可能。对于归因于自己并非漠视客观事实,想法确实更加全面的看待客观事实。客观事实的认识主体本身就是我们自己,对于客观事物出现的原因基本是应为主观认知不足造成的,客观世界实际就在我们的主观世界里,这应该就是王阳明说的“心外无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传习录》(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