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学画三天卖画,是艺术奇迹还是又一个莆田系?

甲:听说你辞职回家画画了?

乙:是的,都半年了。

甲:不错啊,怎么样?卖了吗?

乙:卖了,卖了不少。

甲:厉害啊,卖啥了啊?

乙:先卖了手上的股票期权理财产品啥的,后来把车也卖了,最近准备把房子也卖了。

甲:.....

当我第一次知道林正碌的时候,不知怎么的,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则网络上的老笑话。这位没有经过任何科班绘画基础教育的中年男子,正在一个古村落里免费对一群同样没有基础,甚至连文化功底都一贫如洗的原生农民进行绘画培训,这些零基础的农民朋友在林先生的指导下可以在几小时内就能产出一幅纯原创的绘画作品,更为神奇的是,他还能帮着把这些画,卖!出!去!


林正碌:

1971年出生,福建莆田人

哲学家,经济学家,艺术家

经历:

1993-2007 年经商

2005-2007年著《数性宇宙论》

2008年从事油画创作,无师自通

2009年至今担任海安523文化产业主题公园策划总监

开展“人人都是艺术家”公益艺术教育普及活动

百度里除了这条关于他的个人简历之外,便是有关于他的各种“神迹”了。

农妇学画30天PK艺术家周春芽
人人都能当画家 台湾画家林正碌在沪进行免费油画培训
4次破产,一天没学过绘画的他,却一分钱不收教会了5000人画画。
海安:林正碌艺术教育实践展“人人都是艺术家”

除了以上各种角度的采访以及报道,还有各路媒体人深入古村实地考察的直播帖,甚至还有跟着学了几天且有了颇有成效的作品展示,有个姑娘画的第二幅画是一个墙角的纸箱子,结果就立即被人看中买了去。看的人热血沸腾,恨不能立即放下手边俗事,一奔去了那逍遥的世外古村,开始一幅画架纵横天下的写意人生。

网传林正碌早年是在深圳的大芬村卖画。(关于大芬村,建议大家百度“油画流水线”以便对此处有更深入的了解),但林先生本人是矢口否认的。同时,通过林先生的自述,他对于大芬村的文化“标品化”也是非常不屑的,他认为人家3D打印都可以打印属于你个人需要的唯一画子的时候,你几千几万人在做一模一样的画子,它是没办法改良以精神满足的。所以,他把目标投放到了一个个性化潜力更为广阔的产业基地:农村。生产方式为:免费培训农民。

谁来培训?

当然是林先生自己。可是,林先生本人也没有经过任何系统化的绘画训练和艺术教育,不过对此林先生自己的说法是:我都卖行画生意见过很多名画了,领教过很多所谓的艺术家了。他们都没办法让我觉得这是对的,而我真正在画的时候完全应验了光学原理,在我看来每个色彩、造型、转折的地方清清楚楚,我只要把它色彩对跟着这个光的逻辑去走的时候,它就马上画出来。而我用的就是光学原理和对人性心理学的把握。我教别人也是基于这两点。

为什么是农民?

我今天如果教一个北大的物理系教授他画一下,人家会说他教授本来就比较厉害,那好,我教一个社会上最底层的最没自信的整天迫于生计的人,突然间个性焕发靓丽转身,那么有人看到什么叫文化创意的力量。

教学难度?

必须要懂教学心理学,与其你整天茫然若失劳劳碌碌在虚度光阴的时候,一我又没有收他学费二我又没逼他又不是骗他去赌博喝酒吸白粉的话,明明是让他玩一玩,结果这里面有一个就是玩一玩,人有效的画画,他越画越把握到要点,这是一个自证系统,他通过画画理念自我证明说啊我可以把它画出来啦!这种自证系统本身就让他画画的过程中很开心,而且我们教学效率特别高。他很快就自我证明出他是有能耐的,可以画出来。

据说,林先生经常将自己学生的作品发到朋友圈,并以200-1000不等的价格出售,竟然真的就有不少学生的画作因此被订购一空。当地的农民看到绘画也可以成为谋生手段,便开始更自信更向上,于是他们也学着去买智能手机,回来自己在朋友圈“卖画”。并以此提升了人生定位,同时自我认知上也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当农民们在懂得绘画,懂得欣赏艺术之后,才会明白保存古村落的文化遗迹真正的艺术含义,这种行为意识的升华,就是对中国古村文化的一种维护。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最好奇的倒不是古村落里刚刚过了温饱线的农民盆友们是如何能立即下笔,短时期内有原创作品产出的,也无所谓生计上尚且捉襟见肘的农妇大姐,勇于承担油画这个舶来品的大量原材料消耗,从而实现了精神和自我认知的飞跃与升华的励志故事。作为一个十年浮沉的小小生意人,目光狭隘的我最好奇的倒是,林先生到底是怎么把农民的画卖出去的?

林先生如是说:

1980年之前的全是以物理性商品为核心的工业时代,所谓物理性产品就是衣食住行里面可以用物理性质来度量的,比如体积、物理空间、一台车啊等等。但是互联网时代过后,它互联网支持了每个人个体的精神层面的追求跟创造力的被认可,成为了可能。《长尾经济学》它早就预言了实体店会大量的关门,等等。它是带出来一个无限可能的一个新的生活模式来定义这种财富的文化创意来定义,也就是说如何符合每个个体的耐心点的人性化的需求来定义经济价值。

介于林先生是一位写过《数性宇宙论》的哲学家,所以他的这番有些拗口的行文方式,我举个栗子解析下,正好我也浅读过《长尾经济学》。

很久以前想买件裙子,它是件裙子就可以了。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提升,裙子的这个基础要求就会慢慢演变成:

裙子

长裙

红色长裙

红色带钉珠长裙

红色带钉珠,钉珠图案是花的长裙

红色带钉珠,钉珠图案是花,花上还有个瓢虫的长裙

红色带钉珠,钉珠图案是花,画上还有个瓢虫,瓢虫还有翅膀的长裙

...

这一切一切的附加需求,就是所谓的“长尾”,它会不断的因为各种叠加的需求而被延伸,但是,也会因为长尾的不断延伸,受众群体会不断的缩小,但越缩小越精准,越容易戳中消费痛点,完成价值到价格的转换。中国有句老话:有钱难买心头好,就是这个道理。人们对于越集中内心长尾需求的产品,越容易立即转变成消费。难怪,林先生的百度解析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是“哲学家”,第二位的便是“经济学家”的名头了。

可是光有经济学理论和认知,似乎也很难使得林先生如此强大的“卖画”能力顺理成章。因为即便是长尾经济理论,小众的经济学定位,也是需要有巨量的受众基数作为基础,从而才能筛选出需求精准的“买家”来,当然,林先生有多年的行画生意经历,同时也兼做艺术指导之类的职位,头戴“艺术家”光环的他所积累的人脉与圈子可能是我等平民无法望其项背的。

他免费培训,即便帮自己的学生卖画,收取的也仅仅只是20-30元的材料费。他对农民群体的极大热情与悲悯心,让我想到了《毛选》中的毛爷爷。也许正是有了这些无视规矩漠视权威的“异类”存在,我们才有幸领略,什么叫“偏执”,那是一种普通人看不懂的坚持。

林正碌这样一位半路出家的“民间艺术家”显然是与“名门正派”水火不容的,他一些颇具争议性的言论似乎也激怒了一些科班出身的正统人士。所以,网上对这位“哲学家,经济学家,艺术家”褒贬不一也就显而易见了。但这就是个无争议不传播的美好时代,眼见着一位“公益免费培训农民画画”的新网红冉冉升起,能走多久,我们大家一起拭目以待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天学画三天卖画,是艺术奇迹还是又一个莆田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