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者只关心幸存者

对于加强战机防护提高飞行员的存活率,英美军方和沃德产生了根本性的分歧,前者考虑幸存飞机上的弹痕情况,而后者考虑的是非幸存者。换个说法,假如存活率可以用数字衡量,设定满分为100,存活线为60,那么前者的出发点是提高本就达到存活线飞行员的存活率;后者则想方设法提高存活线以下的生还几率。

为什么英美军方两个团队都没有看清的本质,却被一个学者看清了?

这不仅仅是现象与本质、假象与真相的问题,在幸存者偏差下面,还隐藏着更简单的道理——出发点不同,得到的结果自然就不同。

一个简单的例子。

单位里来了个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上海某大学毕业,本科学历。他和其他刚到单位的没什么不一样,整天也是坐在电脑前处理文件,但只有一点与众不同——捡垃圾。他这个人有点特殊,塑料瓶不捡,衣服裤子不捡,纸箱子不捡,只捡纸,尤其是没用完的纸。同事们都觉得一个穿着工装经常掏垃圾桶的人可能是个精神病,领导也找他谈话,但都没有改变他捡垃圾的习惯。假如你身边也有这样一个人,天天坐在你身边,你也会讨厌吧。所以,同事们排斥他,背后议论他骂他……幸运的是,在众人的一齐努力下,离职手续终于有了他的签名。从此,办公室恢复了干净祥和。

小伙子离职后变成了流浪汉,还是捡垃圾。捡到报纸、旧书就会靠着垃圾桶坐下读很久,就这样持续了许多年。一天,一个路人跟他聊了几句,打开抖音随手录了一段之后,垃圾桶旁边陆陆续续地出现了很多衣着光鲜的慕名者——每天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手机横着竖着,盾墙似的把他围个水泄不通。

这些手机都是来听流浪汉讲课的。

很快,他火了,全国人民都知道了他的名字“沈巍”,有叫他沈大师的,也有叫他沈先生的。火了过后,沈巍放弃了拾荒身份,收拾起来,跟着某个公司走了。后来听说他参加同学聚会了,又听说他上讲台了,消息真假不得而知,但奇怪的是,一批讨厌他的人又出现了。

“有后台的,肯定有公司包装他。”

“其实都是炒作,骗流量的。”

“辞职、流浪、网红、挣钱,沈大师这波操作6啊!”

……

同事们只想拥有一个干净祥和的工作环境,所以他们辞退了沈巍;路人们只想赚钱,所以他们天天围着他拍;键盘侠们只想炫耀自己的世界观,所以他们喷他;可怜的是,没人真正关心他本身。

幸存者只关心幸存者,这才是幸存者偏差。

最近我跟许多教育品牌在谈写作教学合作,其中有个很有意思的规律:公司规模越大的领导人,越注重产品背后的文化责任,更看重产品带来的软硬两方面的综合效益;相反,规模越小的领导人只看重产品眼下的经济效益。

同样,我跟学生和家长谈写作教学的时候,也有一个规律:家庭文化背景深厚的学生除了提高作文分数,更希望得到写作能力的培养,更想真正写出好文章;而文化背景相对较浅的学生和家长,则只要求提分,他们也更倾向于模板、公式化的写作。

不管是教育品牌还是家长学生,他们都没有对错之分,但确有目光长短之别。同样是沈巍,同样是写作,不同的人对待它的态度完全不同,根本原因就在于出发点不一样。有人只想赚钱,所以举起手机、满口经济效益;有人只想得分,所以抄范文、背公式模板。对于他们来说,钱和分数才是幸存者,这才是他们的幸存者偏差。

所以,无论是生活还是写作,看清出发点,才不至于迷失方向,才能纠正“幸存者偏差”这种逻辑谬误。

你可能感兴趣的:(幸存者只关心幸存者)